首页 > 分享 > 走进乞巧之乡珠村,“沉浸式”体验非遗古今魅力

走进乞巧之乡珠村,“沉浸式”体验非遗古今魅力

近日,广州乞巧·七夕节非遗活动周拉开帷幕。以“七夕天河 幸福广州”为主题,今年七夕节非遗活动周除了举办摆七娘、拜七娘、睇七娘等传统仪式,还将开展“粤韵村晚”、惠民演出、非遗雅集、七夕嘉年华等主题活动,全方位展示乞巧文化习俗传承。

13e28d7157e58e6cb20aa0acf2b36515.jpg

据了解,“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是天河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乞巧文化与民俗在有着百年历史的珠村得到保留和传承。随着七夕节非遗活动周的启动,摆七娘、非遗市集、惠民文艺演出等系列文化活动在乞巧之乡珠村陆续上演,以更加多元丰富的方式展示乞巧这一传统民俗的内涵和魅力。

巧姐亮巧艺,展示地道乞巧民俗

“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一首《珠村七夕吟》,记录了旧时珠村乞巧节的盛况。被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的珠村,乞巧民俗由来已久,传统活动包括迎七娘、摆七娘、拜七娘、送七娘等,每年举办的乞巧文化节已成为天河区、广州市的文化品牌。

995abdfa02a48b7bc14069441cafc8d7.jpg

近日,珠村明德堂、北帝古庙、沂江潘公祠和元德陈公祠“摆七娘”展示点以及乞巧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市民游客纷至沓来,在游览、观赏和体验中感受珠村乞巧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走进各展示点,各式各样的乞巧作品在供台上摆得满满当当,其中,七娘盘、珠村牌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是各展示点必不可少的“三件套”,它们作为核心元素,精心布置于供案上,既喜庆又庄重。各展示点各有特色,有茨菇、杨桃、莲藕等瓜果,有红棉树、玉兰春、牡丹等盛放的花卉,有展示肠粉制作、农家小院等岭南特色的场景模型,有融入民间故事与戏剧元素的七夕公仔,更有广州塔、神舟号系列飞船等现代题材作品。

珠村巧姐潘慧君是天河乞巧习俗区级传承人,从小就喜欢乞巧文化,她紧跟着时代创作创新,不断丰富乞巧供案的题材,各类材料在她手中都能巧妙地变成绽放异彩的乞巧精品。为了让珠村乞巧文化和技艺能够代代传承,她还常常到学校广授技艺,培养“小巧姐”“小巧哥”,推动乞巧名村复兴乞巧文化,让这项民间艺术生生不息。

5e0a28caf71f2260f2e7cb2b3467c5bb.jpg

一套套精致小巧的衣裳、鞋子也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珠村巧姐贞姐献给七仙女的礼物。“每年都会做一套献给七仙女和牛郎,由我自己挑选的布料、设计样式和裁剪缝制,衣领的纽扣、鞋面上的珠花也十分逼真,尽可能地呈现每一个细节之处。”贞姐从小就跟在大姐姐旁观察她们制作供案,10岁时就开始学做米花,进而钻研学习做粽子、衣裳等精巧的供案,一转眼70年过去,她也成为珠村资深的乞巧匠人。多年来,作为外嫁女的贞姐热情不减,不仅在家制作各式各样的供案,还常常回到珠村和巧姐们交流,每年乞巧期间都能看她和一众巧姐忙碌的身影。

此次展出的数百件栩栩如生、内涵丰富的乞巧作品均出自珠村的巧姐巧哥,他们能编善织、能描善绣,贡献了一大批具有本土特色的乞巧作品,是珠村乞巧文化传承和弘扬的使者。据了解,珠村乞巧习俗传承人众多,他们热爱并致力于乞巧文化传承,共同推动乞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其中,“天河乞巧习俗”市级传承人潘剑明、区级传承人钟丽波、潘尧珊、潘慧君今年还获得了“天河乞巧习俗”传承特别贡献奖。

非遗市集开张,体验非遗魅力

珠村作为乞巧文化传承地,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相融合的非遗市集也在七夕文化广场热闹开张,创意十足的手工艺品、传统小吃、非遗项目展示和体验等应有尽有,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繁华街市,往来市民游客不仅能观看欣赏,还能参与体验非遗项目,留下深刻独特的记忆。

50f6562169366ce98dbeab74d0a53d5a.jpg

非遗市集各个主题摊位各具特色,精彩的非遗技艺展示、香甜的非遗糖画等美食、体验感十足的岭南押花创作、汇聚各种工艺的非遗文创产品,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穿梭其中观看购买,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

15727595b1a5b9beb44c82d6bde925f0.jpg

在岭南押花非遗展位,押花团扇、押花书签、七夕主题押花艺术画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观看,还有青少年跃跃欲试,前来体验制作押花小镜,只见他们挑选好干花瓣和叶子,拿起镊子等工具,将其拼贴在镜面背面,不一会儿,个性十足的押花小镜就制作完成了。

8a417e137de6e926d53539455252f50e.png

“非遗市集展示了一个个非遗项目,市民游客也更加了解非遗、认识非遗,体验非遗项目的玩法,购买到独具特色的非遗创意产品,让非遗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体验岭南押花,助力非遗艺术发扬光大。”该展位负责人岭南押花培训师吴老师说。

惠民演出精彩开演,文艺精品点亮乞巧之夜

连日来,广东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粤韵村晚”珠村专场、“文化有约”2024年广州市群众文艺精品巡演暨广州乞巧·七夕节非遗活动周惠民演出等精品巡演在七夕文化广场上演,为市民群众带来一场传统文化与时尚融合的视听盛宴。“粤韵村晚”珠村专场特别邀请了优秀文艺团队带来系列精品节目,有来自珠村的非遗舞狮表演,有活力四射的舞蹈,还有热情洋溢的歌曲串烧,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0f4c5aa85973600543b1f540435a3d2d.jpg

在广州乞巧·七夕节非遗活动周惠民演出中,少儿粤剧《红的传承》、融合“花腰傣”舞韵的广场舞《傣·魅》、杂技《川剧变脸》等文艺精品节目轮番上演,生动展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655f400c1374b3b30dae9c75f8c70143.jpg

此外,演出现场还进行了“凉茶制作技艺”“碌鹅制作技艺”“糕点制作技艺(广式马拉糕传统制作技艺)”等9个天河区第十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授牌仪式,展现天河区非遗保护传承丰硕成果,颁发“天河乞巧习俗”传承“特别贡献奖”以及珠村非遗传承人画作收藏证书。

接下来,七夕当天,“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将在珠村七夕文化广场举办,届时,乞巧传承人将展示广州乞巧文化习俗,邀请手工艺人现场展示刺绣、剪纸等传统技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文记者 章乔晖】
【编辑 黄惠雅】

相关知识

七夕乞巧邂逅“中式浪漫”,华裔青少年走进珠村体验非遗魅力
2024广州乞巧七夕节非遗活动指南
线上线下“7”天“N”场主题系列活动,广州乞巧·七夕节非遗活动周即将启动
“穿针引线”非遗活 织就古今“双面绣”
2024广州七夕节非遗活动周有哪些主题活动?
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乾县举办非遗沉浸体验活动!
云游七夕线上启幕!天上鹊桥会,广州珠村乞巧时
清明假期:非遗与科技交融,沉浸式花旅体验重塑文旅消费新潮流
【视频+图集】行花街咯喂!来天河迎春花市领略非遗文化魅力
【预约开启】烧箔画、刺绣、年花插花与春联书写,新年邀您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

网址: 走进乞巧之乡珠村,“沉浸式”体验非遗古今魅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2871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郧西:多彩非遗传承中国年
下一篇: 珠村“巧姐”巧手迎七夕!今年乞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