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种子休眠萌发特性研究

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种子休眠萌发特性研究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 2008年

收藏 |

论文排版

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种子休眠萌发特性研究

何志   唐宇丹   姚涓   石雷   开通知网号

【摘要】:<正>本文以中国极危种大花黄牡丹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常规种子形态特征观测、含水量与活力、生物抑制物测试、胚培养、变温层积、激素处理等方法,对其种子生物学特性、休眠与萌发及其与激素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解决了迁地保护过程中种子繁殖难度大、效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秀;张二豪;李芳;杨雪;蔡皓;禄亚洲;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种胚快速成苗技术研究[J];生物学杂志;202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仇云云;11个种源紫斑牡丹种子休眠原因与破眠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2 郭丽萍;种子休眠原因及休眠解除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生军;鲍隆友;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的野生资源现状与栽培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9年02期 2 王文华;西藏大花黄牡丹资源保护与利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13期 3 付友;生物学技术在濒危植物保护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6年11期 4 全国舆情[J];大社会;2015年07期 5 杨星宇;梁玉婷;陈永勤;田姗姗;陈益娴;钟昌龙;濒危植物粗梗水蕨孢子高效无菌萌发及成苗技术[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04期 6 刘卓;陈占英;长白山濒危植物的概念设计[J];印染;2023年08期 7 李维芬;云南省濒危植物的现状与管护[J];绿色科技;2017年23期 8 谢计平;濒危植物独叶草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06期 9 高齐云;日本发现新品种兰花[J];中学生英语;2023年25期 10 黄仕训;骆文华;唐文秀;王燕;陈泓;广西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评价[J];广西植物;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唐宇丹;姚涓;石雷;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种子休眠萌发特性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2 何志;唐宇丹;姚涓;石雷;濒危植物蝟实种子休眠萌发特性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3 王诗云;叶其刚;徐惠珠;王畅;湖北及其邻近地区的稀有濒危植物及其保护[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4 苏应娟;王艇;欧阳蒲月;江宇;孙宇飞;丁炳扬;金孝锋;胡绍庆;中国特有濒危植物白豆杉的系统发育地理和遗传结构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董必慧;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濒危植物-绶草[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张志祥;刘鹏;康华靖;浙江省境内濒危植物香果树的FTIR光谱研究[A];浙江省第三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曾庆文;高泽正;邢福武;张奠湘;龚洵;濒危植物观光木传粉生物学的初步研究[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叶其刚;陈树森;王诗云;三峡库区稀有濒危植物异地保护群落的组建研究[A];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戴振伦;程传宏;杨彦华;李守峰;张品华;朱红军;李黎娜;刘同;王俊青;濒危植物小勾儿茶的资源与繁殖初报[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10 邱英雄;傅承新;中国特有濒危植物明党参的保护遗传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荣;资源冷杉的濒危机制与种群保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吴小巧;江苏省木本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3 张云飞;濒危植物四合木生境破碎化过程中种群动态研究[D];武汉大学;2000年 4 陈香波;夏蜡梅遗传多样性及迁地保护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茹文明;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生态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6 魏晓慧;风箱果(Physocarpus amurensis)繁育特性及繁殖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刘贤安;地质环境对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的制约与维持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21年 8 孙卫邦;濒危植物三棱栎的保护生物学与园林应用前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张俊杰;金丝李(Grcinia paucinervis)的遗传多样性及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10 李建辉;濒危植物长叶榧不同尺度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动态[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繁育及保护对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23年 2 王雄;濒危植物沙冬青害虫及其防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3 万基中;气候变化压力下东北森林濒危植物原地保护能力模拟评估[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4 刘丹娟;基于GPRS的濒危植物生态环境因子动态监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5 李正宏;濒危植物取样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余柳依;濒危植物信息可视化设计应用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23年 7 黎阳;海拔对濒危植物水青树繁殖特征的影响[D];西华师范大学;2021年 8 丁琼;共生菌在濒危植物沙冬青引种栽培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9 李建平;西藏大花黄牡丹抗絮状表皮癣菌和断发毛癣菌活性物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陈远征;濒危植物沉水樟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谭元斌 陈霄;中国科研人员在非洲发现已百余年未见的濒危植物[N];新华每日电讯;2022年 2 记者 邬慧颖 孙楠;赣州:濒危植物的守护人[N];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 3 本报记者 沈佳;濒危植物有了诺亚方舟[N];山西日报;2018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为濒危植物撑起“保护伞”[N];深圳特区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李林;中国“绿发会”提起首例保护濒危植物公益诉讼[N];中国青年报;2015年 6 本报记者 范立新 通讯员 刘刚;中德海关联合破获走私濒危植物大案[N];人民公安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薛倩;保护濒危植物刻不容缓[N];中国花卉报;2013年 8 记者 王晶通讯员 刘颖 蒋厚泉;专家眼中的濒危植物保护[N];湖北日报;2007年 9 赵鲁;濒危植物拉响生物多样性危机警报[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0 记者 李洁尉 通讯员 周飞;濒危植物珙桐回归保护区[N];中国科学报;2012年

相关知识

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种子休眠萌发特性研究
大花黄牡丹是我国西藏特有的濒危植物.主要通过种子进行繁殖.其种子具有休眠特性.某实验小组为探究解除其种子休眠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大花黄牡丹种子分成五组.置于5℃冰箱保湿冷藏.分别保存0.20.40.60.80天后进行萌发测试.测试方法为.从各组处理结束开始测试.每5天统计各组种子的萌发率.共测6次.结果如图A所示.表明 大花黄牡丹种子的萌发率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西藏大花黄牡丹繁殖方法初步研究
大花黄牡丹是我国西藏特有的濒危植物.主要通过种子进行繁殖.其种子具有休眠特性.某实验小组为探究解除其种子休眠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大花黄牡丹种子分成五组.置于5℃冰箱保湿冷藏.分别保存0.20.40.60.80天后进行萌发测试.测试方法为.从各组处理结束开始测试.每5天统计各组种子的萌发率.共测6次.结果如图A所示.表明低温保湿时间越长.大花�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大花黄牡丹SRAP遗传多样性研究
大花黄牡丹访花昆虫的种类及活动规律
大花黄牡丹,幽谷奇花自然珍宝
半日花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幼苗抗旱性研究
大花黄牡丹的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
痛心!珍稀保护植物大花黄牡丹遭遇大面积挖掘,栖息地变成工地

网址: 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种子休眠萌发特性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29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小花蝽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下一篇: 2023年花卉学实验报告新编.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