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玫瑰采用大棚越冬生产时,采用扦插苗栽植,一次定植可采收4~5年,嫁接苗可采收6~7年,一年栽植,多茬生产。
二、配套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玫瑰消费以纯色为主,主色系为红色,其次是粉色和白色,再次复色。种植比例为红色:白色和粉色:复色3:1:1。品种选择红色系卡罗拉、黑魔术、法国红、卡马拉、金焰;粉色系戴安娜;白色系雪山、坦尼克、蜜桃雪山;复色系金辉、红袖、诱惑。
2.定植
(1)整地。土壤选择疏松透气的黑钙土、草甸土和沙壤土。首先深翻25~30厘米,每亩沟施有机肥4~5立方米,然后做畦,畦高25~30厘米,畦面宽70厘米,畦面间距60厘米。在畦上中间铺滴灌管。
(2)定植。定植采用畦内双行拐子苗,行间距40厘米,株距15~20厘米。一般亩保苗量为4500株左右。可根据土壤肥力、种植品种特性、株型大小、施肥量和管理水平适当增减亩保苗株数。定植时间选在5~6月份,经3~4个月的养护,在9~10月份产花。
3.栽培管理
(1)温度管理。玫瑰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白天18~26℃,夜间10~16℃。夏季7~8月高温季节采取遮阳网遮阴降低棚内温度;春、秋天采取多层覆盖提高温度。进入休眠期后,采用棚内张挂二层膜加上种植畦上铁线搭设小拱棚并在地面扣地膜四层覆盖。特殊极寒天气年份(零下32℃以下),采取大棚周围围草帘、大棚内熏烟等防寒措施。
(2)水分管理。玫瑰生产采用滴灌。玫瑰较耐旱而不耐湿,浇水时应掌握“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原则,浇水的时间在早晨为好,如果早晨发现玫瑰叶缘边沿没有露水,是土壤缺水,应立即灌水。
(3)肥料管理。除了每年春天一次有机肥以外,结合滴灌浇水时施化肥补充。施肥氮、磷、钾元素比例生长期3:1:2,开花期3:1:3。土壤主要指标控制:pH6.5~7.5;含盐量不超过12‰,氮200毫克/升;磷60毫克/升;钾663毫克/升;镁413毫克/升;铁800毫克/升;锰80毫克/升;硼0.36毫克/升。施肥应根据指标灵活调整。
(4)光照管理。在充足的阳光下才能生产出良好的切花。当夏季最强光达到129000勒克司时,应遮阳降低光强的一半,秋季棚内光强低于54000勒克司时,去除遮阳网并清除棚膜灰尘。
(5)通风和湿度管理。早春和秋季采用棚顶放风和腰风;如果清晨棚内有雾则需要适当提前通风,即使出现连续低温的天气也要适当通风。玫瑰萌芽和枝叶生长期、开花期需要的相对湿度分别为70%~80%和40%~60%,白天、夜间湿度控制在40%和60%为宜。根据棚内安装的湿度计数据通过通风和浇水来调节湿度。
(6)越冬管理。我省在11月中旬大棚玫瑰就不能生产切花了,要增加大棚内通风量,降低棚内温度,促使玫瑰进入休眠期。大约在11月20日左右土壤封地前3~5天平茬,扣地膜、安装小拱棚准备越冬。如果在准备越冬期间遇回暖天气,可适当通风,降低棚内温度,防止玫瑰发芽。尽量少浇封冻大水,保证含水量19%~22%,土色深,发暗,手捏成团,抛之破碎,手上留有湿印即可。
(7)修剪和花期控制。折枝管理:小苗定植后,待新萌发的枝条长至25厘米以上时,及时摘除花蕾外,在枝条基部5厘米左右处将其弯折,但不折断韧皮部,并使这些枝条沿水平方向伸展。当植株基部开始抽出竖直向上的粗壮枝条时,即可留作开花母枝,其粗度应大于0.6厘米。高桩修剪技术:高桩修剪就是不采取折枝措施,在切花采收或平茬时根据不同品种和不同时期保留一定高度的桩,使得植株的切枝高度逐步提升或阶段提升的一种高产栽培措施。由于玫瑰大棚种植冬季必须平茬越冬,第二年开始每年开始髙桩修剪。髙桩修剪要选择枝条粗壮、饱满的留高桩,细枝必须低留桩,剪除弱枝和病枝。髙桩修剪结合抹芽、抹侧蕾等技术来生产高质量的切花。花期控制:通过温度、光照、水分、肥料、修剪平茬、激素等措施来调节花期,让玫瑰花在母亲节、七夕节、国庆节、教师节等节假日开放,从而提高效益。
(8)主要病虫害管理。白粉病:白粉病是玫瑰最重要的病害之一,采用硫磺熏蒸的方法。每亩地悬挂80~100个熏蒸罐。作为预防性熏蒸时,可5~7天熏蒸一次,每次熏蒸(指熏蒸器工作时间,下同)1~1.5小时。作为治疗性熏蒸时,在病害发生初期,可每隔3~5天连续熏蒸两次,每次熏蒸2~3小时;感病较重时,应每天熏蒸2~3小时;感病严重时,熏蒸时间可延长到每天8小时,连续熏蒸不超过3天,然后恢复到2~3小时熏蒸时间,同时要根据植株长势、感病状态、温湿度、自然条件等不同情况,加强管理、合理控制熏蒸时间,并配合使用杀菌剂。同时硫磺熏蒸的方法还能预防红蜘蛛。灰霉病:灰霉病是玫瑰切花生产中最常见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严重影响切花品质。后期用药防治也很难控制其蔓延,因此应早期预防。空气湿度接近饱和状态或闷热天气,发病最为严重,此外,植株种植过密或通风不良,也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主要采取栽培管理方法降湿和药物预防相结合。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40%嘧霉胺1500倍液加氟吡菌酰胺防治灰霉病有特效。棚内湿度大的时候采用10%腐霉利烟剂每亩用200~250克,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克,熏3~4小时。霜霉病:霜霉病属真菌侵染性病害,发病速度快、危害广,是玫瑰切花生产中危害最迅速、最彻底的一种病害。空气湿度达到100%,叶片上有水滴存在3小时的条件。早春、秋季夜间大棚内湿度过大易发生此病,光照不足、植株生长密集、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氮肥过多时霜霉病易于发生。主要防治方法是从环境管理上下功夫,如避免低温、高湿、通风不良等,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培育健壮植株,棚内保持通风、透光。药物防治喷施代森锰锌、百菌清、甲霜灵、霜霉威、嘧菌酯等药剂,72.2%霜霉威800倍液和40%烯酰吗啉1000倍液防治霜霉病有特效。
4.采收和保鲜
玫瑰最佳采收成熟度为花萼松散,花瓣伸出萼片。花瓣多的品种以及早春和秋冬季气温低时适当晚采;夏季高温时适当早采。玫瑰鲜切花采收时间为清晨或傍晚。在基部向上3~6片叶上剪取。注意保护花蕾,避免枝杆上的刺互相划伤和磕碰等机械伤。剪切后必须5分钟内插入盛有保鲜液的桶中;保鲜液深度15~20厘米,其中保鲜液为玫瑰专用,PH值4.3±0.1,保鲜液使用前要完全溶解和充分搅拌,以确保浓度准确。冷库预冷至少6小时,温度5~8℃、相对湿度85%,然后尽早销售。不能当天销售的要冷库保存并且每天要更换保鲜液。
5、产量和效益分析
亩产量20000枝,地头零售价0.8元/枝,亩产值16000元,亩效益8200元,亩成本7800元,其中租地600元、种苗2800元、肥料320元、农药200元、人工3020元、水电费120元、设施设备折旧680元、其它60元。
相关知识
农业科普 | 玫瑰大棚越冬多茬栽培技术模式
大棚玫瑰种植技术
温室大棚玫瑰花扦插苗高产栽培技术
玫瑰花种植技术视频教程大全玫瑰嫁接育苗方法大棚玫瑰种植技术视频
北京地区日光温室黄瓜越冬茬生产,做好这几点,高产又高效
大棚花卉种植技术视频 牡丹玫瑰菊花月季百合花郁金香栽培技术 U盘 书籍花卉育苗技术手册
海涂杨梅大棚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河南开封早春大棚礼品小西瓜绿色简约化栽培技术
亩产5万斤!设施丝瓜大茬密植栽培技术,赶紧收藏!
云南红塔切花月季大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网址: 玫瑰大棚越冬多茬栽培技术模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3072.html
上一篇: 花卉温室,花卉温室供应商,花卉温 |
下一篇: 这个年产3000万枝鲜花的温室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