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入药”——药茶,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饮食养生文化!
“以茶入药”——药茶,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饮食养生文化!
3344
<p class="ql-block">药茶,它和气功一样,是我国传统医学预防保健的一种常见方式。药茶兼食用、药用价值于一体,既是日常饮品,又是治疗药物,在传统保健方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饮食养生文化。</p><p class="ql-block">药茶文化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最早记载药茶的是三国时期张揖所著的《广雅》:“荆巴问采茶作饼成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其饮醒酒。” 此方具有配伍、服法与功效,当属于药茶方剂无疑。</p><p class="ql-block">书于公元2世纪的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以后历代医药学著作均有茶剂的记载。</p><p class="ql-block">如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用茶治疗下痢脓血。至梁代,名医陶弘景认为“苦茶能轻身换骨”,并提出以天冬等药物也可代茶饮用……</p> <p class="ql-block">唐宋时期,茶疗理论基本形成,《唐本草》对茶叶的功效记载已趋完善:“(茶叶)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消宿食”。</p><p class="ql-block">唐代《外台秘要》中有“代茶饮方”的记载,应是较早的茶疗方。宋代茶疗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各种医药专著收载的茶疗方也比较多。</p><p class="ql-block">尤其是由朝廷组织有关专家编撰的《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由官方颁布的带有法典性质的专著中都有专章介绍“药茶”,如《太平圣惠方》九十七卷中载有“药茶诸方”,列有茶疗方10余种。</p> <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至此,“药茶”一词首次载于医书。宋代以后,药茶的应用日益增多,元代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记载了各地多种药茶的制作、功效及主治,是记载茶疗法内容较全面的专著之一。</p><p class="ql-block">明代朱棣等编的《普济方》设有“食治门·药茶”篇,收载有葱豉茶等茶疗方8首。</p><p class="ql-block">李时珍对茶的药用研究极为深入,在《本草纲目》中除了对茶的功能主治有精辟的论述外,还载有治疗“气虚头痛”、“热毒下痢”“解诸中毒”等茶疗方16首。</p><p class="ql-block">清代茶疗法的研究和应用更为普遍。从近代编撰出版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可知药茶为清代宫廷用药的组成部分,如安神代茶饮、清热代茶饮、利咽代茶饮、平胃代茶饮等颇有效验。</p><p class="ql-block">图片</p> <p class="ql-block">随着茶疗法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茶剂由最开始的单纯茶叶剂型,逐渐发展为茶叶单用、茶叶与天然药物合用和不含茶叶以药代茶三类剂型。</p><p class="ql-block">茶叶单用剂型也由最原始的绿茶一种发展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砖茶、沱茶以及现代的冰茶数种。</p><p class="ql-block">茶叶与天然药物合用始于花茶,如菊花茶、桂花茶、茉莉花茶等,继之就有了人参茶、姜片茶、栀子茶、蛇胆茶、午时茶、芝麻养血茶、连梅止痢茶、慈禧珍珠茶、降脂减肥茶以及酥油茶、果茶等数百种。</p><p class="ql-block">将茶叶置于杯中,开水一泡,即成茶剂,既制作简单,又服用方便。</p> <p class="ql-block">借用茶剂的优点,将茶叶与天然药物分用即出现了不含茶叶,以药代茶的“药茶”,如独参茶、净菊茶、五花茶、干金茶、苦丁茶、绞股蓝茶、溪黄草茶、万应甘和茶、王老吉凉茶等近千种,广泛适用于内、外、妇、儿、骨伤、五官诸多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p><p class="ql-block">「古代药茶」</p><p class="ql-block">▍慈禧清热止嗽代茶饮</p><p class="ql-block">【来源】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p><p class="ql-block">【组成】 甘菊2钱,霜桑叶2钱,广皮1钱,枇杷叶2钱(炙,包煎)。</p><p class="ql-block">【功效】 清肺热,止嗽。</p><p class="ql-block">【用法】 水煎,温服。</p> <p class="ql-block">▍慈禧清热化湿代茶饮</p><p class="ql-block">【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p><p class="ql-block">【组成】鲜芦根2条、竹茹5克、焦山楂9克、炒谷芽9克、橘红3克,霜桑叶6克。</p><p class="ql-block">【功效】清热化湿、清利头目。可用于恶心、呕吐、胃脘胀闷、食欲减退、头晕目眩、小便黄赤等症。</p><p class="ql-block">【用法】将鲜芦根洗净、切碎与诸味药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静置药汁变温后,过滤去渣取汁随意代茶饮。</p> <p class="ql-block">药茶制法简单,服用方便,近年来药茶的种类在逐渐增多,医治疾病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已广泛用于防治四时感冒、神经衰弱、心血管病、老年病等。</p> 相关知识
药茶治百病是个饮食误区 老年饮食
德国药茶文化 一种病一种茶
侗族饮食养生保健文化的特点
保健类药茶之花卉茶(二)
记者提菜篮︱价格只需个位数“养生局”!养生中药茶饮包在东莞热销
茶疗概念及方子346.doc
华妍茶疗-茶疗茶药茶饮方
[正版新书][18.8]图解家庭实用药茶大全//中医养生花茶药茶常见花草茶阅读书籍茶疗图解养生茶家庭实用药茶大全药怎么样
20余种中药茶饮!专家坐诊开方!就在长沙县…
“花式养生”受热捧 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众生活
网址: “以茶入药”——药茶,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饮食养生文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3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