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生活了三十年,习惯了陆家嘴的钢筋森林和弄堂里的烟火气,直到踏上江门这片土地,才惊觉岭南侨乡竟藏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哲学。从骑楼老街到碉楼村落,从陈皮飘香的市井到潮玩与非遗碰撞的新场景,这座被《狂飙》带火的城市,正用慢节奏的诗意颠覆着我对 "广东" 的所有想象。
一、初到江门:颠覆想象的岭南小城当高铁驶入江门站,扑面而来的不是上海虹桥的熙攘,而是带着陈皮清香的湿润空气。出站打车时,司机阿叔用带着广府口音的普通话跟我闲聊:"靓女第一次来江门啊?我们这里没什么高楼,但每条巷子都有故事哦。"
沿着蓬江区的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漫步,骑楼群的南洋风情让我恍若穿越。不同于上海石库门的精致内敛,这里的骑楼更显粗犷奔放 —— 巴洛克式雕花混搭岭南灰塑,骑楼底层的凉茶铺、修表摊与现代奶茶店比邻而居。在 "河记肠粉" 老店,老板娘熟练地舀起米浆铺在蒸笼上,"我们这店开了三十年,阿公那辈就在这里摆摊了。" 她递来的牛肉拉肠,米香裹挟着豉油的鲜甜,瞬间征服了我的味蕾。
转角遇到一家名为 "旧时光" 的书店,推门而入竟发现满墙的老唱片和绝版漫画。店主是土生土长的江门人,"这些都是我从街坊手里收来的宝贝,现在年轻人都爱网购,但总有人怀念这种慢慢淘货的乐趣。" 他泡上一壶柑普茶,跟我聊起江门的侨乡往事,窗外骑楼下,阿婆们坐在竹椅上择菜,孩童追逐着花猫跑过青石板路,这样的市井烟火,在上海早已难觅踪迹。
二、舌尖上的江门:老广味的极致演绎在江门的五天,我彻底沦为 "吃货博主"。每天清晨,被街头的竹升面香气唤醒 —— 竹杠压打的面条爽滑劲道,配上云吞和牛腩,连汤都要喝得干干净净。朋友推荐的 "古井恒益烧鹅" 果然名不虚传,刚出炉的烧鹅油亮酥脆,咬开时汁水在口腔迸发,老板透露秘诀:"我们用的是开平马冈鹅,炭火要烧足一小时,皮脆肉嫩才是正宗。"
让我惊艳的是新会陈皮村的创意美食。在 "陈皮人家" 餐厅,陈皮骨、陈皮鸭舌、陈皮红豆沙组成的 "陈皮宴" 让人大开眼界。年轻的厨师说:"新会陈皮是 ' 广东三宝 ',我们不仅用它做菜,还研发了陈皮咖啡、柑普茶蛋糕,连冰淇淋都要撒上陈皮粉。" 在陈皮文化体验馆,我亲手制作了柑灯,看着自己雕刻的陈皮在灯光下散发琥珀色光泽,终于明白 "千年人参,百年陈皮" 的深意。
夜幕降临,赤坎古镇的骑楼夜市亮起灯笼。坐在摇橹船上,听着船桨划水的声音,两岸的灯笼倒映在潭江,恍惚间仿佛穿越回民国。岸边的柴火煲仔饭香气四溢,老板现场炒制的陈皮红豆沙,绵密中带着柑香,配上外海面,这顿宵夜吃得心满意足。
三、市井烟火:藏在骑楼里的生活哲学江门人的 "慢",体现在对生活的极致讲究。在蓬江区的启明里,我遇见正在修剪花草的阿叔。他的祖屋是栋百年骑楼,"我每天早上都要给这些三角梅浇水,下午就坐在天井喝茶听粤剧。" 阿叔泡的柑普茶回甘悠长,"上海人讲究效率,我们江门人更看重 ' 叹生活 '。"
在水街市场,阿婆们为了一条新鲜的西江鱼讨价还价,鱼贩熟练地刮鳞去鳃,"这条鱼你拿回去清蒸,放点陈皮丝,鲜甜得很!" 市场旁的凉茶铺,老板用二十几种药材熬制 "癍痧凉茶","我们江门人从小喝到大,上火了来一杯,比喝饮料健康。"
让我触动的是江门人的人情味。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我向路边阿婆问路,她不仅详细指点,还带着我走了两条街,直到看到目的地才放心离开。"我们江门人就是这样,来了就是客,总要照顾周到。" 阿婆的话,让我想起上海弄堂里的邻居,但这里的温暖更显质朴纯粹。
四、侨乡秘境:时光沉淀的南洋风情江门的侨乡文化,藏在一座座碉楼和洋楼里。在开平自力村,清晨的薄雾中,碉楼群宛如童话中的城堡。瑞石楼的主人是旅居美国的华侨,楼内的罗马柱、彩色玻璃和中式木雕巧妙融合,"当年华侨们把国外的建筑元素带回家乡,才有了这些 ' 中西合璧 ' 的碉楼。" 导游的讲解,让我看到了华侨们的家国情怀。
赤坎古镇的改造堪称 "活化典范"。耗资 60 亿的项目保留了 600 多座骑楼,新增的 AR 科技表演和烟花秀让古老街区焕发新生。在和平广场,我看到游客们穿着旗袍与 "高启强" 人形立牌合影,而本地人则坐在骑楼下喝早茶,"我们不担心商业化,只要老建筑还在,江门的魂就在。" 茶馆老板梁伯的话,道出了这座城市的坚守。
在台山草坪里,百年洋楼与稻田相映成趣。村里的咖啡馆老板是归国华侨,"我在国外待了十年,还是觉得家乡最舒服。" 他的咖啡馆用旧粮仓改造,落地窗外是金黄的稻田,"周末很多年轻人来这里拍照、喝咖啡,老房子也能有新活力。"
离开江门那天,司机阿叔特意绕路带我去看西江日落。"你看这江水,不急不缓地流,就像我们江门人的日子。" 车窗外,晚霞染红了江面,远处的古劳水乡升起袅袅炊烟,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江门的魅力,不在于它有多繁华,而在于它守护着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相关知识
广东江门:“绿化”将作为实绩考评重要依据
江门人的“阿勒泰”,藏着绿美科研硬实力
江门花店排名,江门前十大花店都在这儿,订花送花就这么简单!
历时半年讨论 蒲葵终成江门市树
非遗传承丨她用穿越千年的技艺把日子过成了诗
江门蒲葵,藏在城市里的小众秘境
把日子过成诗,只需要一座院子,看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四季变换
把日子过成诗
把“红心”日子过成诗 把“甜猕”岁月酿成酒
梧桐,上海人的乡愁
网址: 作为上海人,去了趟江门才发现:原来广东江门人把日子过成了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31823.html
上一篇: 《花园生活美学》新书首发 阐释“ |
下一篇: 清香木能放在卧室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