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园林网:苏农特色花卉:研发硕果激发产业新活力 助力乡村振兴绽放贵花

中国园林网:苏农特色花卉:研发硕果激发产业新活力 助力乡村振兴绽放贵花

点击查看》》

江苏省特色花卉工程研究中心自2021年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城科技园挂牌以来,携手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合作单位,致力开展球宿根花卉和花灌木新品种创制、种苗繁育、高效栽培和景观应用等科技创新研发,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不仅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特色种质保存评价不足、新品种缺乏、优质种苗供应不足、标准化生产体系不健全、景观应用面窄等“卡脖子”问题,而且有力推动花卉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至今,仅优质种苗就累计推广36.5亿株,累计产值82.7亿元。

四月的苏州,阳光明媚。记者在春意盎然、风景如画的相城科技园看到,既可用于花境、花海营造,又可作切花的‘曼谷’、‘卡门’、‘上海’等球根鸢尾示范品种花枝招展,一朵朵花型奇特的花朵,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又宛若神圣的白鸽,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而在朱顶红种质资源圃,植株健壮的朱顶红花开正好,五彩缤纷、花大色艳的花朵,让人心情愉悦。

而采用水肥一体化新技术栽培的‘澳洲魔法’、‘封口费’、‘唤醒苏西’等路易斯安那鸢尾品种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青秀的叶色、腰高的花枝和饱满圆润的花蕾含苞待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些品种不仅具备常绿和水生特性,可广泛应用于花坛、花海的营造以及水体绿化和水环境治理,还可作为切花,丰富市场切花品种,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实际上,记者看到的仅只是相城科技园的冰山一角。这个总面积达380亩的科技园目前已收集保存朱顶红等球根花卉、鸢尾等宿根花卉、月季等花灌木等特色花卉种质资源3200余份。其中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朱顶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江苏省球根花卉种质资源库负责人娄晓鸣团队不仅收集保存了300多份朱顶红种质资源,还成功筛选出30余份适宜盆花、切花和花境应用的朱顶红优质资源。而中国园艺学会宿根花卉协作组副组长、鸢尾专家委员会委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朱旭东团队,收集保存来自巴西、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江苏、安徽、辽宁、四川等省的鸢尾品种资源多达近500种(品种)。

在丰富的种质资源基础上,该中心成功培育出包括萱草新品种‘金宛’、‘古彤’、‘金焰’、‘金云红纹’、金鱼草新品种‘奇秀’、‘星悦’等在内的70余个特色花卉新品种(系)。其中月季新品种 ‘秾粉佳人’、‘苏子霞’和朱顶红新品种‘苏农红蝶’、‘苏农红舞’、‘苏农红丝’分别获得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种授权。在朱旭东团队成功选育的一系列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且养护水平低的鸢尾属新品种中,路易斯安那鸢尾新品种‘紫霞’、‘黄玉’、‘蓝纹白蝶’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做庭园绿化、花坛、花境等材料的德国鸢尾新品种‘九天玄女’和‘金舞曲’,在美国鸢尾协会完成新品种国际登录。

与此同时,该中心还制定了由农业农村部颁布的《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有髯鸢尾》行业标准和《丰花月季水肥一体化盆栽技术规程》、《月季种苗全光雾扦插繁育技术规程》等3个省地方标准,以及《百子莲组培苗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油用牡丹育苗技术规程》、《落新妇盆栽技术规程》等5个企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稳固的基础。

而“花卉新优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技术集成推广”、“特色花卉新品种与集成技术示范推广”、“特色花卉百子莲种质创新及关键栽培技术研发与应用”和“油赏药兼用凤丹种质创新和栽培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四项研发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则更是彰显了该中心在花卉新品种选育、产业化技术创新和栽培技术研发的卓越实力和领先地位。

为加速成果转化,该中心不仅在苏州相城、南京高淳、无锡江阴等地建立了年产40万株常绿水生鸢尾、花凤梨、红掌、大花常绿萱草、紫娇花、朱顶红、欧洲水仙、风信子等球宿根花卉优质的推广示范基地,成立了长三角球宿根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还通过构建“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团队和建立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示范基地、示范点和经营主体“五体联动”的花卉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枇杷+鸢尾”“乡土树种+鸢尾”的荷兰鸢尾的创新模式应用,为助力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朱旭东告诉记者:应用“乡土树种+鸢尾”创新模式,通过采剪鲜切花,每亩的销售收入就达到12万—20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中心不仅为江苏东海、安徽阜阳和山东临沂等地区编制了62个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为江苏大丰、张家港和、杭州等地的36个花卉主题公园提供策划方案,还为长三角地区300余个花卉企业和基地园区,苏州30个美丽乡村和57个共享农庄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贵州江口量身定制了产业脱贫方案。目前,中心服务范围遍布全国20个省市,覆盖了江苏省三分之二的县(市、区),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我国花卉产业种子种苗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还依托“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等各级各类项目、科技创新平台和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建立了“苏州农民学院-县(市)分院-田间学校”三级网络,面向基层开展生产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和对口帮扶、创业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现场培训293场,线上培训62场,累计发放技术资料4万余份,培训4.3万余人次,科普教育1万余人次。以“校地联动、教产衔接、开放共享、终身学习”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苏南模式”,得到了孙春兰副总理的高度认可。

在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中,中心组建了特色花卉科技创新与服务团队,构建“工程研究中心(学校)+推广中心+核心基地+示范基地”的推广联盟,致力于花卉种苗繁育、标准化生产和景观应用等技术的推广。针对农户需求,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精准解决花卉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形成了一系列易于理解和操作的产业技术方案。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54个花卉新品种(其中自主选育12个),示范了37个新技术,转化了15件许可专利,推广了28个技术规程。累计推广优质种苗36.5亿株,产值达到82.7亿元。其中,疫情期间,中心指导苏州华冠、上海艾莫等花卉企业开展直播带货,线上销售额累计增加1.5亿元。连云港市咫尺花卉园艺有限公司在中心的支持下,建立了朱顶红生产基地,商品球成本仅8元左右,为进口球价格的五分之一。

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分会副会长、陕西省花卉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科学家、陕西省西安植物园研究员原雅玲研究员对该中心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该中心的花卉种类丰富多样,品种繁多,且栽植精细、科学合理,充分展现了江苏花卉产业的独特魅力和创新实力。“江苏一花,引领着引种潮流,具有极高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期待未来、中心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更上一层楼,为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城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江苏省特色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庆魁先后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0余项,荣获科技奖励8项,是中国园艺学会萱草专委会副主任。

李庆魁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朱顶红、鸢尾、萱草、百子莲和月季等特色花卉种质保存与利用、新品种创制、标准化苗木生产、花期调控与贮运保鲜及景观应用技术开发等进行科技攻关,把工程中心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花卉工程技术开发的高地、花卉产业技术示范的标准园、花卉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和花卉产业人才培养的领跑者,进一步擦亮“苏农一枝花”特色品牌,进一步擦亮“苏农一枝花”特色品牌,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苏农力量”。

相关知识

“苏菊”飘香助力乡村振兴!盐城射阳县举办特色菊花节
【中国园林网】福建清流花卉产业研究院揭牌
文化赋能焕发新活力 乡村产业振兴大有可为
临夏市大庄村:花卉产业绽放致富之花 特色种植助推乡村振兴
水富特色兰花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2023陕西长安花卉大会启幕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广州从化|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美丽经济”振兴乡村
乡村振兴结硕果,崇明花漾小镇再发力
产业 | 广西灵山:“农文旅+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
武鸣区:农文旅融合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网址: 中国园林网:苏农特色花卉:研发硕果激发产业新活力 助力乡村振兴绽放贵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319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欢迎关注《创新园艺》,走在园艺创
下一篇: 昆明花卉园艺“三个创新”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