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无意之中发现一个问题:西方病毒文化入侵,挤压中国文化生存空间,摧毁中国文化精神。西方话语霸权太强大,而大众不具有理性,盲目接受外来文化,失去中国文化主体性,继而失去自主原创能力,因此,中国文化现在真是处于危亡之际!(注:本文为节选)
神圣的中国菊花文化
菊花原产中国,周代已有文献记载,据目前的所知,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人自古有圣人传统,聪明睿智,不断发明创造了菊花的文化意义和药用价值,以证实天道正义,形成了浓郁的东方特色的菊花文化史。
菊花一般在秋冬开放,古人认为其具有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的品格,赞誉其为“君子之花”和“隐逸之花”,是中国文化精神、天道正义的象征。文人画之中,梅兰竹菊,谓之四君子。钟葵《中国菊花文化内涵尽在“五美”》一文说:“在历代文人画家笔下,菊花已不再是普通的自然之花,而是君子之花、隐逸之花、长寿之花,呈现出或娇艳,或雅致,或冷峻,或野逸,或清高的精神风貌,寄寓着文人画家不慕荣利、甘于平淡、独具风骨的人格理想。”
菊花之黄金色,是尊贵的黄中土德,即黄帝仁爱之德、圣人精神,是为天道正义。三国曹魏时,钟会《菊花赋》云:“故夫菊有五美焉: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此赋说菊花有黄中天德,“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易·坤·文言传》云:“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说文》云:“黄,地之色也。” 《论衡·騐符》云:“黄为土色,位在中央。”《礼记·郊特牲》云:“黄者,中也。”《白虎通义·号篇》云:“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王船山《黄书》云:“述古继天而王者,本轩辕之治,建黄中,拒间气殊类之灾,扶长中夏以尽其材,治道该矣。”黄中,即黄庭,为太极,也是元气之所在。
在长期的实践之中,医药学家发现菊花是一味中草药,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可服食以养生治病,称其为“长寿之花”。《神农本草经》云:“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屈原歌咏芳草美人,服食菊花,其《离骚》曰:“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后人制作成菊花酒,九月九日饮之。《西京杂记》云:“汉武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盖相传自古,莫知所由。”
稽考文献,中国古代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曹丕《与钟繇书》云:“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孟浩然《过故人庄》云:“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李群玉《九日》云:“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畅当《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云:“同倾菊花酒,缓棹木兰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翻看历代文献,中国人喜欢种菊、采菊、饮菊、赏菊、咏菊、画菊等。历代礼赞菊花的诗词歌赋画,不计其数。陶渊明独爱菊花,菊花遂成为陶渊明的象征,有高洁、淡泊、孤傲的君子品格。其《饮酒》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九日闲居》云:“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持胶靡由,空服九华。”又云:“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赏菊佐以饮酒,风尚由斯也。”其《归去来兮辞》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其《和郭主簿》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宋朝道学开山祖师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云,“晋陶渊明独爱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当然,也有两怪人写过咏菊诗,一是黄巢,二是朱元璋,他们似乎不是什么君子了,心中只有妖魔鬼怪,所以比较霸气。黄巢《题不第诗》云:“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题菊花》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朱元璋《咏菊》:“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骇煞。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唐宋以来,各地普遍栽培菊花,各种载录菊花的专著大量涌现。在宋朝,刘蒙撰有《菊谱》,是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一本专著,记有菊花品种26个。《百菊集谱》《菊话》《菊谱》《群芳谱》《花镜》《广群芳谱》《东篱中正》《艺菊志》《养菊法》《艺菊简易》《艺菊须知》《菊说》《艺菊琐言》《徐园秋花谱》等,或为菊花专著,或为综合性著作。
文人以菊花自喻,寄托其思想,表达其人格。菊花傲雪凌霜,不畏惧苦难,有从容不迫之仪,恬淡疏散,宁静贞定。宋末元初,有花鸟画家郑思肖,其父号“菊山”,故郑思肖自号“菊山后人”。他对菊花的傲雪凌霜之精神推崇极致,有题画菊诗云:“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明清时期,梅兰竹菊四君子在文人画中占主角,菊花作为四君子之一家喻户晓。晚清至民国,人人都画菊花,臻于高潮。历代画菊名流有唐伯虎、徐渭、王铎、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赵之谦、蒲华、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潘天寿、林风眠、王友智等。
一朵冷淡清贞的菊花,代表着中国君子的人格,表示着中国君子永不屈服的顽强生命意志!文人画之菊花,与梅兰竹一样是向上向善之精神,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引擎,开显了中国文化精气神,凸出了中国文化的崇高品格,澄明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生生不息的圣人精神!
菊花传入日本,有几种说法,我没具体考证。有资料说,观赏菊传入日本是奈良时代(710—784),相当于唐朝中期。成书于八世纪中叶的《万叶集》收录4516首和歌,其所歌咏的植物多达157种,但没有菊花。而成书稍前的《怀风藻》(751)却收录六首咏及菊花的汉诗。也有人说,大约在公元386年前后,菊花就经由朝鲜传到了日本。日本《类聚国史》卷七十五《岁时部》记载从大同二年(807)开始,每年重阳日宫中都举行“菊花宴”。到后来,菊花成为日本王室的家徽,十六花瓣八重表菊纹,象征高洁和威严等,更象征着日本温和尚礼的国民精神特质。如今,菊花已成日本国徽,还印在日本护照上。
屈原祭祀神灵用芳草
稽考中国古代文献,祭品有用人、牺牲、玉帛、酒鬯、粢盛(五谷)、笾豆盛品(蔬菜、果品)等,也有用芳草祭祀神灵祈福的案例。《诗经》里面有大量以花草起兴及以花草、水果互赠表达男女爱情的案例,也有采摘花草以供笾豆盛品和祭神祈子的案例。屈原《九歌·礼魂》云:“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这是用春兰、秋菊送神祈福,并礼赞神灵有兰草、菊花洁身自好、不随流俗、不同流合污的节操。屈原用芳草美人比喻为美德,有独特的用意,目前也无法考证个中详情。
周公制礼,开显圣人精神,正当其时!传统祭品的合理成分,可以继续保持。考虑到环境正义和方便之法,用花祭祀也有一定的现代合理性。但是,要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祭祀对象各有合乎时宜的花色、花种,不可滥用。
中国表达哀伤类的丧葬、祭祀应采用外来白花
中国菊花传入欧洲,大约在明末清初开始,据说1688年荷兰商人将菊花引入荷兰,1689年荷兰作家白里尼发表《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之作。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比尔塔又将菊花带到法国。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茶叶大盗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菊种带到英国。不久,又由英国传入美国。从此,菊花遍植于全球。特别说明的是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之所以被指责为茶叶大盗,是因为他盗窃中国茶苗、茶种子、茶叶技术,将其带到了斯里兰卡和印度,并由此使得西方人逐步将中国茶叶排挤出国际市场。
可是,我们东方人,即中国人、日本人,千万不要误以为欧美人当初很善良!欧美人引种中国的菊花,吸收“外来文化”,却是有意践踏、侮辱东方文化价值,将菊花种植在墓地,视为墓地之花,用以表达哀悼、忧伤、痛苦的意思。在欧美,菊花是禁忌。在拉丁美洲,菊花竟然被称作“妖花”。
近三百年来,病毒菊花文化在欧美已成为一种传统。随着欧美话语霸权的四处扩充,欧美病毒菊花文化侵入到世界各地。自然,也侵入了中国。
说到这里,我是义愤填膺!对于中国菊花文化而言,西方菊花文化是病毒文化,是木马,曰欧美病毒菊花文化,应当禁止侵入中国!可是,在清朝末年,随着花圈侵入中国,欧美病毒菊花文化居然开始在中国流行!
我本对这个问题没有关注。黄历戊戌,2018年,清明祭祀谭嗣同殉难120周年,看见了菊花花篮。后来,又有人问我,为什么祭祀用菊花?我第一反应是认为西方病毒入侵,应当洗涤西方污染。
可见,目前的一些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盲目迷信西方文化,不加审判地接受西方病毒文化,乱我中国文化,摧毁我中国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之罪人!
我们不能继续如此,久而久之,形成默认的事实,西方病毒文化挤压中国文化生存空间,最终摧毁我中国文化精神。
各界人士要达成共识,同心同德,清除西方病毒,保卫中国菊花!各大专门院校的教师,花店、花艺师,都要懂得这段历史,明白这个道理。各类教材,要讲清楚这个事情。
自鸦片战争以来,对于外来文化,改吸收的不吸收,不该吸收的却吸收了。真让人伤心!
我考虑了一年,多次咨询他人的意见,暂时无法废除这种西方样式,最终主张中国文化可暂且引入外来文化的白色改良花卉用于哀伤类的丧葬、祭祀,以表达哀悼、忧伤、痛苦、沉重的意思,避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如白色狗蔷薇、白玫瑰、白车轴草、白色铃兰、白色大丽花、白色紫罗兰等,对其品种改良,并命一个新的名称,可曰永生花,或曰安息花,或曰又生花。如此,也不伤害外国。
对于天地、山川、圣人、神仙、英雄等之祭祀,可以采用红色花种,如红月季、红玫瑰改良品种,用以表达神圣威武、崇高伟大、庄严肃穆的意思。此花可命名为“正气花”。
一言以蔽之,中国人不可照搬西方病毒文化,要依据中国文化精神制礼,在基本原则上,丧葬场所,用白色永生花;祠堂、文庙、雕像等场所,用红色正气花。一些地区有“喜丧”风俗,作为特殊现象,可以因地制宜,但不能上升为普遍原则。
菊花是一种观念经济,是一种意识形态。中国菊花文化是延续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文化价值的承载体,有一些城市以菊花为精神象征物;不少地方以种植菊花为产业,湖南还有菊花石产业,因此必须保卫中国菊花文化!中国菊花文化一旦被摧毁,中国文化精神也就会倒塌,君子沦为禽兽,中国文化失去合法合理性,而我们的活着,也失去了意义的依据,不再是一个纯正的中国人了!如果我们听任西方病毒文化入侵而摧毁中国菊花文化,上对不起历代祖先,下对不起未来子孙!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还是一个纯正的中国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清除西方病毒文化,保卫中国菊花!
黄守愚于阙一庐
黄历三月初六改订
2019年4月10日
网友热议
反对声:
......
支持声:
......
你怎么看?
来源丨红网网友@黄守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悼念祭祀用什么花合适?有什么讲究?
清明节祭祀扫墓用什么花
用鲜花代替纸火用信件传递思念---文明祭祀蔚然成风
祭祀用什么花:祭奠已故的人用什么花好?拜祭可以用什么花?
杭州这面见证杭州老人浪漫爱情的“网红花墙”,获数万海外网友点赞!
祭祀用什么鲜花好?数量有什么讲究?
祭奠用什么鲜花,祭奠烈士用什么鲜花(菊花)
请你用鲜花替代纸钱
为什么老司机花5块钱在排气管上绑根绳子?网友:后悔没早点知道
祭奠用花指南,祭祀鲜花必备攻略手册
网址: 网友吵翻了!为什么祭祀用菊花,背后原因令人毛骨悚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3207.html
上一篇: 央媒看河南丨开封:以菊为媒助力产 |
下一篇: 做大“菊文章”,做强“菊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