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种植中,细菌、真菌和病毒是引起植物病害的三大主要病原体,是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们导致的病害症状各异,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了解这些病害的类型和症状,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种植业中常见的细菌、真菌、病毒性植物病害类型和症状,并辅以图示解析,帮助您更好地识别和防治这些病害。
一、细菌性植物病害
细菌性病害的病原细菌都是杆状菌,大多数具有一至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和伤口侵入。在田间,病原细菌借流水、雨水、昆虫等传播。暴风雨能大量增加寄主伤口,有利于细菌侵入,促进病害的传播,创造有利于病害发展的环境,常是细菌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病原细菌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
1、斑点型
• 常见病害: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西瓜细菌性角斑病等。
• 症状特点:
通常发生在叶片和嫩枝上,叶片上的病斑常以叶脉为界线形成角形病斑。细菌为害植物的薄壁细胞,引起局部急性坏死。病斑初为水渍状,在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中部组织坏死呈褐色至黑色,周围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半透明的退色圈,称为晕环。例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黄瓜叶片上,初期病斑呈淡黄色,水渍状,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变为灰白色,后期病斑中央破裂,穿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常有白色菌脓溢出。
2、叶枯型
• 常见病害:黄瓜细菌性叶枯病等。
• 症状特点:
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病斑从叶片边缘或叶尖开始,逐渐向叶片内部扩展,初期为淡黄色小点,后变为褐色或灰白色,叶片枯死。
3、青枯型
• 常见病害:辣椒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番茄青枯病等。
• 症状特点:
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发病初期,植株顶部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全株叶片萎蔫下垂,不再恢复。将病茎横切,用手挤压,可见维管束溢出白色菌脓。
4、溃疡型
• 常见病害:柑橘溃疡病、番茄溃疡病等。
• 症状特点:
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在柑橘叶片上,病斑初期为针头大小的黄色或暗绿色油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环,后期病斑木栓化,表面粗糙,隆起呈火山口状。在果实上,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但更大更明显,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5、腐烂型
• 常见病害: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水稻基腐病等。
• 症状特点:
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植物多汁的组织受细胞侵染后通常表现腐烂症状,细菌产生原粘胶酶,分解细胞的中胶层,使组织解体,流出汁液并有臭味。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发病初期,白菜外叶在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外叶不再恢复,病部软腐,有恶臭味。
二、真菌性植物病害
真菌性病害是已知病害中最多的病害,症状类型多,出现在植物的各个部位。真菌在植物上形成的特征成为病症,是诊断病害是否属于真菌病害的主要依据。真菌性病害的病原真菌可以通过孢子进行传播,孢子可以在空气中飘散,也可以通过雨水、昆虫等传播。真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萌发,侵入植物体内,引起病害。一般来说,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真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1、白粉类
• 常见病害:黄瓜白粉病、草莓白粉病等。
• 症状特点:
在花、果、叶及嫩枝上覆盖白色粉状物,后期在白粉物上出现散生状针头大的颗粒,颗粒由白变黄,最后变黑。例如黄瓜白粉病,初期在黄瓜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
2、煤污类
• 常见病害:西瓜煤污病等。
• 症状特点:在叶、枝、果实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状物,很易用手擦去。这种病害发生通常与蚜虫、木虱、蚧虫密切相关,因为这些害虫分泌的蜜露为煤污病菌提供了营养。例如西瓜煤污病,西瓜叶片、果实表面被煤污状物覆盖,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
3、锈粉类
• 常见病害:小麦锈病等。
• 症状特点:叶、果、枝、干上出现疣状、条状、毛状或毡状突起,后期常破裂,散出淡黄色、桔黄色、锈褐色或黑色粉状物,常称为锈病。例如小麦锈病,在小麦叶片上,初期出现褪绿斑点,后长出夏孢子堆,呈橙黄色,表皮破裂后散出锈褐色粉末。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
4、霜霉类
• 常见病害:葡萄霜霉病、白菜霜霉病等。
• 症状特点:为害叶、果、嫩枝,以叶片最为明显,在叶片背面形成灰白色霜状物,霜状或稀或密,叶片正面往往黄色,无明显边缘。例如葡萄霜霉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水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病斑大小不一。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产生灰白色霜状霉层,这是霜霉病的典型特征。
5、白绢类
• 常见病害:花生白绢病等。
• 症状特点:通常危害靠近土面的叶、茎、根颈,环境潮湿时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后期产生油菜籽大小的菌核,菌核初期乳白色逐渐变黄变褐。例如花生白绢病,在花生植株基部,初期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大,在病部表面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呈辐射状扩展,后期菌丝体纠结形成白色至淡褐色菜籽状小菌核。
6、斑点类
• 常见病害:苹果褐斑病等。
• 症状特点:
花、果、叶上局部组织患病死亡后出现的症状。根据病斑形状、颜色、大小名称为圆斑、角斑、灰斑、褐斑、黑斑、轮纹、枯斑等等病名。例如苹果褐斑病,在苹果叶片上,初期产生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边缘清晰,有紫褐色晕圈,后期病斑中央变为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
7、炭疽类
• 常见病害:芒果炭疽病等。
• 症状特点:
与斑点相似,但颜色常常是黑褐色,病斑上有轮生状排列的小黑点,潮湿时黑点出现粉红色胶状黏液,其是炭疽病特有的症状。例如芒果炭疽病,在芒果叶片上,病斑初期为褐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上轮生小黑点。在果实上,病斑凹陷,呈黑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粉红色黏液。
8、畸形类
• 常见病害:桃缩叶病等。
• 症状特点:
植物受害部变大或缩小,生长不匀,失去原来形状。例如桃缩叶病,主要危害桃树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卷曲皱缩,呈红褐色,后期叶片增厚变脆,呈褐色,严重时叶片脱落。
9、腐烂类(按干湿分)
• 常见病害:根腐病、软腐病等。
• 症状特点:
常分为湿腐、干腐二种。多汁部位破坏解体后产生湿腐或软腐,含水量低植物组织软硬部位病死后产生的组织死亡,称为干腐。例如苹果轮纹病,在果实上,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很快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病斑,病部果肉腐烂,有酒糟味,为湿腐。在枝干上,病斑初期为红褐色,隆起,呈瘤状,后期病部龟裂,边缘开裂,病组织干枯下陷,为干腐。
三、病毒性植物病害
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蚜虫、叶蝉、粉虱等昆虫传播,也可以通过病株汁液接触传播。病毒只在活的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侵入植物后,不仅与寄主争夺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破坏植物的养分输导,改变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谢平衡,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植物生长困难,产生畸形、黄化等症状,严重的造成寄主植物死亡。
1、变色类
• 常见病害:辣椒花叶病毒病、苜蓿花叶病毒、马铃薯X/Y病毒、大白菜病毒病等。
• 症状特点:
变色是植物病毒病最常见的症状。在变色中又以花叶和黄化为最多。变色主要是由于病毒浸染使叶绿素发育受到抑制引起的。例如辣椒花叶病毒病,在辣椒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叶片皱缩,畸形。严重时,植株矮化,果实变小,出现畸形果。
2、坏死类
• 常见病害:烟草花叶病毒病等
• 症状特点:
坏死是病毒浸染造成寄主的某些组织或器官死亡,如叶片上形成各种坏死枯斑和环斑。此外,病毒有时还能引起全株性坏死。例如烟草花叶病毒病,在烟草叶片上,出现褐色坏死斑,严重时,叶片枯死,植株生长受阻。
3、畸形类
• 常见病害:葡萄扇叶病等。
• 症状特点:
病毒感染寄主后引起卷叶、缩叶、皱叶、萎缩、丛枝、癌肿、丛生、矮化、缩顶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畸形。例如葡萄扇叶病,在葡萄植株上,叶片变小,呈扇形,叶缘不整齐,叶片皱缩,节间缩短,植株矮化。
详细植物病害防治措施,请看下期!
相关知识
搞懂农业种植!细菌、真菌、病毒性植物病害类型和症状图示大解析
如何区分真菌、细菌、病毒性植物病害?
真菌、细菌、病毒性病害!如何分辨?
真菌、细菌、病毒病最新对比大解析!
病虫害图鉴:植物病害分类与识别.docx
植物病害:如何区分真菌、细菌、病毒性病害
植物病害的7大症状,10种类型,6个诊断方式
简述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所致病害的症状各有何特点。
如何快速辨别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病害
植物病害症状分解.ppt
网址: 搞懂农业种植!细菌、真菌、病毒性植物病害类型和症状图示大解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34183.html
上一篇: 植物细菌性的病害包括有哪些 |
下一篇: 性病细菌是怎么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