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善治讲堂·农业篇】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

【善治讲堂·农业篇】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农村微课堂》,今天演播室我们有请到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张海生老师。张老师,您好。

张老师: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在上期节目当中张老师向大家讲述了大豆在发展过程当中对于植物病害的相关知识,那么今天张老师要给我们带来什么知识?

张老师:我重点讲讲大豆花叶病毒病的侵染过程和防治。大豆花叶病毒病的侵染循环,主要病源是通过种子带病毒与流行的关系,种子带毒率小于0.5%,发病率就相对推迟一些,如果种子带毒率不超过2%,一般很难形成病害流行。另外花叶病毒病寄主范围也相对较窄,除了侵染大豆外,某些株系可以侵染蚕豆、豌豆、扁豆等部分豆科植物,所以大豆在生产上种植的品种如果是有高感当地流行株系,那么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的风险就会增加。显症的初始温度一般是9度左右,最适宜的温度是26度,当温度超过30度,这个时候经常出现带毒隐性症的现象,就是虽然带毒但是不发病。在我国南方春播大豆生长期前,气温一般在20度左右,最为适合大豆花叶病毒病繁殖并且发病,一般在夏大豆花期之前,正值高温季节,病毒比较容易出现带毒隐症的现象,虽然带毒但是它不发病,就跟我们人类的乙肝一样,带乙肝病毒但不一定是乙肝病。

主持人:那它有防治方法吗?

张老师:首先要掐断它的传染途径。蚜虫是以非持久方式传播,造成SMV再侵染的一个途径,大豆蚜虫是传播花叶病毒病的主要介体,对流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主持人:我们经常说植物会受到外界病毒的侵染,这是不可避免的。那有没有什么抗性比较好的品种?

张老师:有。首先要通过推广抗病品种来降低它发病的风险,一般在这个品种审定过程中都要做抗病性鉴定,专门给它接上病毒种,再到田间进行鉴定,看它的抗性如何,来确定它是不是抗病品种。下面我们谈一下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办法。第一个办法是通过药剂方式来防治蚜虫。用3%的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或者用2%阿维菌素液300倍或者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来掐断它的传播途径。第二个防治办法是农业防治。首先要选择抗性好的品种进行种植,另外要掐断减少早期传播的侵染源,还要建立无病的种子。无病的种子要在种子四周100米范围内,没有该病毒寄主植物。

主持人:节目最后感谢张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详细讲解。以上就是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天下粮实

相关知识

【善治讲堂·农业篇】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
大豆花叶病毒病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和防治方
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鉴定与抗性评价技术规程
吉育202大豆品种的特性,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
大豆花叶病毒病,发生普遍危害重!该如何预防?
南京地区夏大豆田蚜虫的消长与大豆花叶病毒(SMV)病的流行
农作物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17部分 大豆抗病毒病 》编制说明(10页)
T BJNZJ 0001—2025 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大豆花叶病毒病转基因抗性研究进展

网址: 【善治讲堂·农业篇】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3441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昆虫病理学
下一篇: 第二节观赏植物病害的病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