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5月6日已“立夏”
但武汉真正入夏是在5月下旬至6月初
届时日均温会升高至22℃~30℃
且降雨量也会增多
这样的气候条件
极有利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各种害虫的发生与为害会有爆发的趋势
各类植物病害也会扩散蔓延
因此对于园林植保工作来讲
5月是全年防治工作最关键的一个月
目前病虫发生量较少,危害尚轻
若此时定期采取防控措施
可有效控制后期各种病虫的爆发与危害
如果你不能确认植物生了什么病
可以一一对照以下图片
保护植物,和病虫害斗争到底
Let's go !
近期病害
白粉病
症状与危害:
该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嫩叶、嫩梢、嫩芽及花蕾。症状为叶片上着生一层白色粉状物,染病后叶片翻卷、皱缩、变厚,有时为紫红色。近期应重点开展悬铃木、月季、紫薇、十大功劳等白粉病的防治工作。
发生与流行:
近日在硚口解放大道、青山和平大道监测点调查发现该病处于发生初期,危害较轻。预计5月下旬至6月梅雨季节爆发危害,较难控制,可在目前最佳防治适期内进行防控。
防治方法:
可用32.5%嘧菌酯苯醚悬浮剂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石楠叶斑病
症状与危害:
该病爆发、传播速度较快,主要危害石楠嫩叶。初期病状表现为具淡红色晕圈红色小斑点,严重时多个病斑汇合成一个较大枯死斑,后期中央部分呈灰白色干枯。
发生与流行:
该病在部分苗圃地发生较重,武汉地区每年3~6月、9~10 月为该病的危害盛期。
防治方法:
可用45%咪鲜胺水乳剂12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褐斑穿孔病
症状与危害:
该病对樱花、桃树、梅花、红叶李等蔷薇科植物危害较重。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点,后期病斑枯死部分脱落形成穿孔。
发生与流行:
近期在监测点武昌白鹭街调查发现该病危害叶片,在武汉地区一般5月始发,6月初蔓延,7~8月发病重。雨水多时有利于发病。且红叶碧桃、日本晚樱等植物较易感病。
防治方法:
可喷施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梅花炭疽病
症状与危害:
多侵染叶缘或叶尖,病斑呈半圆形或不规则状,后期呈灰色至灰白色,且有轮纹状小黑点(病原菌的子实体)。遇到潮湿气候,病斑还可形成穿孔。
发生与流行:
近期监测发现该病为初侵染阶段。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发生,空气湿度大、梅花植株密度大时该病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可喷施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半月喷1次,连喷3次。
八角金盘炭疽病
症状与危害:
该病可危害叶片、叶脉、叶柄和果柄。叶病斑症状为正面灰白色、疥癣状略增厚,背面圆形疣状突起明显,病斑中间开裂。
发生与流行:
近期在青山区监测点调查发现新叶感病,且已处于病斑扩展期,尚未形成枯斑。该病的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是16℃~22℃,该病于5~6月开始侵染新叶,7~9月高温条件下迅速蔓延。
防治方法:
可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合欢枯萎病
症状与危害:
合欢幼苗和大树均可感病,多发于长势较弱植株。表现为整株叶片萎蔫、变黄、脱落,枝条枯死,前后过程仅几天时间。树皮出现纵列伤口,病叶发酵的白色泡沫溢出。主干断面可见一整圈变色环,树根部断面呈褐色或黑褐色。
发生与流行:
病原菌为土壤习居菌,春季从根部伤口或直接侵入。每年5~6月出现症状, 6~8月为发病盛期,11月发病减轻。
防治方法:
可在发病前的5月下旬开始,开穴浇灌40%多菌灵3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每月1次,连续施药3~5次。
近期虫害
蚜虫
为害特点:
蚜虫仍是近期害虫防治的重点,目前蚜虫种群数量暴增,危害加重,已开始引发各种植物的煤污病,并造成植物叶片、嫩芽的畸形。
发生与危害:
武汉地区5~6月是蚜虫的危害盛期,7月进入高温季节以后蚜虫的危害会有所减轻。
防治方法:
发生期可用10%吡虫啉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红蜘蛛
为害特点:
主要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吸取汁液为害,受害叶片出现黄白色小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灰白色及至暗褐色,后期叶片焦枯提早脱落。
发生与危害:
近期在汉口江滩、园博园的监测点发现樟树有叶螨发生危害,江岸区沿江大道监测到红花酢浆草叶螨危害较重。几种红蜘蛛在武汉地区1年发生多在 20代以上。主要在枯枝落叶下或杂草根际等处越冬。在3月下旬开始出蛰活动,5月气温达20℃以上时危害加重。
防治方法:
5%霸螨灵乳油25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喷雾。
网蝽
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寄主植物叶片为害,受害后叶片发黄,反面有铁锈状分泌物。
发生与危害:
近期为网蝽越冬代产卵期,在沙湖公园监测到的梨冠网蝽多为越冬代,种群数量较少。网蝽一年发生4~5代,4月越冬代开始活动,5月第1代若虫出现。据调查目前网蝽种群数量较少,是防治最佳时期。
防治方法: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对悬铃木等高大乔木也可采取药剂灌根的方式。
青桐木虱
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危害青桐叶片,同时分泌大量棉絮状白色蜡丝,随风飞散,污染环境,另外其排泄物还能诱发煤病。
发生与危害:
一年发生4代,第3、4代有重叠现象。新洲区监测点发现该虫有少量发生,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对树体高大的青桐也可采取药剂灌根的方式。
梨小食心虫
为害特点:
以幼虫钻蛀桃、樱花、梅、石楠、海棠等蔷薇科植物的新梢,造成嫩尖枯萎。
发生与危害:
近期在戴家湖公园监测点发现梅花顶芽被害较重。该虫每年发生4~5代,5~6月是第1、2代发危害期,此时发生较整齐,及时防治易于控制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发现蛀梢可于枯萎处下方 2~3cm处剪除顶梢;药剂防治,5月中旬成虫期或产卵期用5%锐劲特悬浮剂1000倍液或48%毒死蜱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生物防治,释放天敌蒲螨对梨小食心虫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编辑:张轶)
相关知识
浅谈园林植物保护
浅析我国园林植物保护问题,植物保护论文
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试析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培养目标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doc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反思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初探
简析风景园林设计中园林植物保护的问题与措施
园林植物保护4499314566
园林虫害防治:园林植物主要虫害防治措施
网址: 看图治病虫害,园林植物保护5月最关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3856.html
上一篇: 月季花栽培管理、病虫害、养护修剪 |
下一篇: 花木病虫害防治图册/农业病虫害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