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施肥原则
(一)抢抓墒情追施速效肥料。在基肥不足、长势较差情况下,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目标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下,追施尿素4—5公斤/亩;目标产量水平300—400公斤/亩,追施尿素5—8公斤/亩和氯化钾1—3公斤/亩;目标产量水平400—550公斤/亩,追施尿素8—12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
(二)叶面补充营养元素。墒情好、地表湿泞的田块可结合肥药同施、一喷三防,采用无人机或高秆喷雾机械进行叶面追肥。缺锌或缺硼地区,每亩可在起身到拔节期叶面喷施1—2次0.1%—0.2%的硫酸锌或硼砂溶液30—50公斤。在小麦灌浆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0.5公斤的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喷施时注意避开烈日晴朗、天气炎热的正午时间,以免叶片灼伤。
(三)蔡甸、东西湖、汉南等江汉平原地区,针对土壤酸化的地块应施用生石灰、钙镁磷肥等进行改良,确保农产品品质。
二、油菜施肥原则
(一)在基肥用量不足的地块,尤其是对长势较弱的直播油菜,及早增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料,氮肥(N)用量2—3公斤/亩、磷肥(P2O5)用量0.5—1公斤/亩、钾肥(K2O)用量1—2公斤/亩,也可施用相应养分量的油菜专用配方肥。
(二)磷钾肥用量不足的地块,在角果发育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一般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3—0.5公斤/亩,可有效防止油菜早衰。
(三)依据土壤有效硼状况,补充硼肥,注意使用合格硼肥,可与防治菌核病进行“一促四防”,一般叶面喷施硼砂0.2公斤/亩,浓度0.2%左右,或其他高含量、水溶性好的硼肥。
(四)酸性土壤地区、高产区域近年缺镁现象时有发生,可在花期结合防治菌核病进行肥药喷施,一般喷施硫酸镁0.5—1.0公斤/亩,浓度1—2%,也可在角果发育期喷施。
(五)针对受冻害严重的油菜,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难以形成产量的田块,水稻种植前整地翻压做绿肥。
三、水稻施肥原则
(一)“基肥+追肥”模式
一季中稻:基肥推荐配方为N:P2O5:K2O=(22—24):(9—10):(10—13),目标产量450—55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30—35公斤;目标产量550—65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35—40公斤;目标产量650—75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40—50公斤,分蘖期追施尿素5公斤/亩。
双季早稻:基肥推荐配方为N:P2O5:K2O=(17—20):(14—15):(8—10),目标产量400—45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30—35公斤;目标产量450—50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35—40公斤;目标产量500—55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40—50公斤,分蘖期追施尿素5公斤/亩。
双季晚稻:基肥推荐配方为N:P2O5:K2O=(20—22):(8—10):(14—15),目标产量450—50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30—35公斤;目标产量500—60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35—40公斤;目标产量600—70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40—50公斤,分蘖期追施尿素5公斤/亩。
(二)“一次性施肥”模式。
一季中稻:N:P2O5:K2O=(25—28):(8—10):(8—13),其中,20—30%的N为控释期40—45天的树脂包膜尿素。目标产量450—55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35—40公斤;目标产量550—65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40公斤;目标产量650—75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40—50公斤。
双季早稻:N:P2O5:K2O=(20—25):(14—15):(8—10),其中,20—30%的N为控释期40—45天的树脂包膜尿素,目标产量400—45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35—40公斤;目标产量450—50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40公斤;目标产量500—55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40—50公斤。
双季晚稻:N:P2O5:K2O=(25—28):(8—10):(14—15),其中,20—30%的N为控释期40—45天的树脂包膜尿素,目标产量400—50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35—40公斤;目标产量500—60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40公斤;目标产量600—700公斤/亩,基肥推荐用量为40—50公斤。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锌肥和硅肥,尤其冷浸田、早稻田、泥脚浅、易倒伏等田块。
(四)提倡增施有机肥。前茬作物秸秆实行粉碎翻压还田,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减少20%—30%。前茬种植绿肥的田块,还田绿肥鲜草量在1500公斤/亩以上,每亩减少氮肥用量3公斤。
(五)施用方式。氮肥施用提倡少量多次原则,60%的氮肥基施,分蘖肥、穗肥各占20%或者70%的氮肥基施,穗肥占30%;磷肥全部基施;钾肥按照80%基施、穗肥20%追施,或全部基施。推荐采用侧深施肥技术,实现插秧施肥一体化,推荐应用缓释配方肥一次性施肥技术。采用机插秧侧深施肥的田块,氮肥用量可减少10%—20%,施用缓释配方肥的田块氮肥用量可减少10%。
四、玉米施肥原则
(一)推荐氮肥定额用量。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氮磷钾与中微量元素合理配比,适当调减氮肥用量。目标产量350—450公斤/亩,亩施氮肥(N)用量不低于10公斤,不高于14公斤;目标产量450—550公斤/亩,亩施氮肥(N)用量不低于11公斤,不高于14公斤;目标产量550—650公斤/亩,亩施氮肥(N)用量不低于12公斤,不高于16公斤。
(二)磷钾肥用量。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提倡汉南、东西湖、蔡甸等鲜食玉米种植区结合地膜覆盖,重视硫、锌等中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推荐基施七水硫酸锌1—2公斤/亩或其他含量锌肥。酸性土壤视土壤pH状况配合施用60—150公斤/亩生石灰,或者4—8公斤/亩硅肥,于玉米播种前15天施用到田。
(四)施用方式。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中以穗肥为主,粒肥为辅。氮肥分次施用,高产田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比例。推荐智能配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结合种肥同播技术,科学施用缓控释肥料,保持玉米生育中后期养分供应平衡。如选择种肥同播一次性施肥,推荐28-6-9(N-P2O5-K2O)或相近配方。
五、大豆施肥原则
(一)施肥原则
1.施足有机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有机肥资源等确定有机肥用量,一般亩施用充分腐熟的畜禽粪肥1—2方。如大豆接种根瘤菌菌剂,有机肥料作基肥施用,结合翻地或耙地时施入到土层中。
2.根据测土结果。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减少磷肥施用比例,对于高产大豆,可适当增加钾肥施肥量,并提倡施用根瘤菌剂。
3.适宜肥料品种。在偏酸性土壤上,建议选择生理碱性肥料或生理中性肥料,磷肥选择钙镁磷肥,钙肥选择石灰。
4.补充中微量元素。补施镁肥、铁肥、硼肥和钼肥,在缺乏症状较轻地区,提倡接种根瘤菌剂。接种根瘤菌菌剂时,铁肥使用0.2%的硫酸亚铁溶液,在植株新叶出现发黄时喷施,一般喷洒2次,每次喷溶液600kg/hm2—750kg/hm2。硼肥可基施、拌种和叶面喷施,基施施用时,用7.5kg/hm2硼砂,与有机肥充分拌匀,均匀撒施后翻耕入土;拌种施用时,使用0.1%硼酸溶液与根瘤菌菌剂混合后,再进行拌种,阴干后播种;叶面喷施时,硼酸配制成0.2%的溶液,在大豆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每次喷溶液600kg/hm2—750kg/hm2。钼肥可拌种和叶面喷施,拌种施用时,使用0.05%—0.1%的钼酸铵或钼酸钠溶液与根瘤菌菌剂混合后,再进行拌种,阴干后播种;叶面喷施时,使用浓度为0.2%钼酸铵溶液,在大豆花期时进行喷施,每次喷溶液600kg/hm2—750kg/hm2。
5.喷施叶面肥。大豆在结荚期需要大量的营养,为了防止出现脱肥减产的情况,可以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和1%的尿素溶液,加强补磷增氮的效果。
(二)施肥建议
1.依据大豆养分需求,氮磷钾(N-P2O5-K2O)施用比例在高肥力土壤为1:1.2:0.3—0.5(1:1.5:1.2,接种根瘤菌时);在低肥力土壤可适当增加氮钾用量,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1:0.3—0.7(1:1.2:1,接种根瘤菌时)。
2.目标产量130—150公斤/亩,氮肥(N)2—3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1—2公斤/亩。
3.目标产量150—175公斤/亩,氮肥(N)3—4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2—3公斤/亩。
4.目标产量大于175公斤/亩,氮肥(N)3—4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2—3公斤/亩。
5.接种根瘤菌时,目标产量150—200公斤/亩,氮肥(N)1.5—2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1.5—2.5公斤/亩。
6.接种根瘤菌时,目标产量200—250公斤/亩,氮肥(N)2—2.4公斤/亩、磷肥(P2O5)2.5—3.5公斤/亩、钾肥(K2O)2—3公斤/亩。
7.接种根瘤菌时,目标产量大于250公斤/亩,氮肥(N)2—2.4公斤/亩、磷肥(P2O5)3—4.5公斤/亩、钾肥(K2O)2.5—3.5公斤/亩。
六、马铃薯施肥原则
(一)依据测土结果和目标产量,确定氮磷钾肥合理用量;依据土壤肥力条件优化氮磷钾化肥用量,马铃薯属喜钾作物,应注重增施钾肥。忌用氯化钾、非硫酸钾型复合肥等含氯肥料。
(二)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忌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
(三)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适当增施钾肥。
(四)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结合为主,追肥以氮钾肥为主。
(五)依据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状况,在马铃薯旺盛生长期叶面适量喷施中微量元素肥料。
(六)肥料施用应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尤其需要注意病害防治。
(七)氮肥建议基肥与追肥结合,基肥占50—60%,追肥占40%—50%,追肥在马铃薯现蕾期进行。磷肥建议一次性基肥施入,钾肥可一次性基肥施入或基追2次施入,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施肥用量适当调整。控释肥一次性施用。
(八)建议采用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每亩施用有机肥(商品有机肥)200—400公斤或完全腐熟农家肥1000—2000公斤作基肥。不建议施用含氯较多的肥料。若基肥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15—20%。
七、蔬菜施肥原则
(一)结球叶菜类
1.合理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的施用应遵循控氮、稳磷、增钾的原则。
2.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结合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增效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养分损失。
3.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结合,以充分发挥水肥耦合效应,提高肥料利用率。
4.注意在莲座期至结球后期适当地补充钙、硼等中微量元素,防止“干烧心”等病害的发生。往年“干烧心”发生较严重的地块,注意控氮补钙,可于莲座期至结球后期叶面喷施0.3%—0.5%的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钙溶液2—3次;菜园土壤pH<5时,宜在整地前施用生石灰100—150公斤/亩;土壤pH<4.5时,施用生石灰150—200公斤/亩。
5.提倡使用有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500公斤或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2—3方。加大沼液使用力度,稀释3倍后施用到田,两次施用间隔在15天以上,亩沼液年用量不超过3方。
6.产量水平4500—5500公斤/亩,氮肥(N)13—15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产量水平5500—6500公斤/亩,氮肥(N)15—18公斤/亩,磷肥(P2O5)6—10公斤/亩,钾肥(K2O)12—14公斤/亩;产量水平大于6500公斤/亩,氮肥(N)18—20公斤/亩,磷肥(P2O5)10—12公斤/亩,钾肥(K2O)14—16公斤/亩。氮钾肥30%—40%基施,60%—70%追施,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
7.对于缺硼的地块,可基施硼砂0.5—1公斤/亩,或叶面喷施0.2%—0.3%的硼砂溶液2—3次。同时可结合喷药喷施2—3次0.5%的磷酸二氢钾,以提高净菜率和商品率。
(二)茄果类
1.因地制宜地增施优质有机肥,调整氮磷钾化肥用量。推荐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果菜专用复合肥、高钾复合肥、水溶肥等。优质农家肥2—3方/亩作基肥一次施用,或者优质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300—400公斤/亩,结合施用果菜专用复合肥。重视秸秆类高碳氮比、高碳磷比有机肥料的施用,培肥改良土壤。长期不揭棚淋雨的地栽大棚,应少用或不用以畜禽粪便为原材料的有机肥,减轻土壤盐渍化问题。
2.开花期控制施肥,从始花到分枝坐果时,除植株严重缺肥可略施速效肥外,都应控制施肥,以防止落花、落叶、落果。幼果期和采收期要及时施用速效肥,以促进幼果迅速膨大。移栽后到开花期前,促控结合,以薄肥勤浇。
3.产量水平2000公斤/亩以下:施氮肥(N)6—8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9—12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4000公斤/亩:施氮肥(N)8—16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10—18公斤/亩;产量水平4000公斤/亩以上:施氮肥(N)16—20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18—24公斤/亩。
4.一般情况下氮肥总量的20%—30%作基肥,70%—80%在花后至果实膨大期间每13—20天追施一次,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过
4公斤/亩。如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在开花坐果期、结果期和盛果期每间隔7—10天追肥一次,每次施氮(N)量不超过3公斤/亩。磷肥可60%作基肥,留40%追肥;钾肥总量的30%—40%作基肥,60%—70%作追肥。
八、棉花施肥原则
(一)肥料养分推荐用量:氮肥(N)18—20公斤/亩,磷肥(P2O5)5—7公斤/亩,钾肥(K2O)10—12公斤/亩,硼砂0.5—1公斤/亩。建议施用棉花专用复合肥,对于锌缺乏的棉田,注意补施硫酸锌1—2公斤/亩,严重缺硼棉田,配合喷施硼肥(浓度为0.1%—0.2%)。
(二)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养分含量20%—35%。采用秸秆(麦秆、油菜秆壳、稻草)覆盖还田,保墒、增肥和压制杂草,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有机肥在犁地前全部施入土壤作基肥。氮肥25%—30%作基肥,25%—30%初花期追肥,25%—30%盛花期追肥,15%—20%铃期追肥;磷肥85%—90%作基肥,10—15%作启动肥;钾肥60%作基施,40%初花期追肥。从盛花期开始对长势较弱的棉田,喷施0.5%—1.0%尿素和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25—30公斤/亩,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
(三)对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田,基肥采用穴施肥垫土再栽钵苗,或栽钵苗时不施肥,待钵苗成活后及时追施,追肥采用条施后中耕覆土,或条沟施覆土,或兑水灌施。
九、柑橘施肥原则
(一)增施有机肥,坚持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秋季未施用有机肥的晚熟柑橘园注意春季补施;提倡橘园行间种植绿肥,春季翻压或者覆盖还田,培肥土壤、保持水土。土壤酸化严重的果园施用生石灰、钙镁磷肥等进行改良。
(二)根据柑橘园土壤肥力和不同熟期柑橘品种的生长势及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磷钾肥用量;中微量元素采用“因缺补缺”的施肥策略,补充镁、钙、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尤其是在春季柑橘萌芽前及开花前后补充硼和锌。
(三)肥水管理应与绿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结合,春季施肥前注意果树的整形修剪;夏季易出现高温伏旱,提倡橘园生草覆盖和穴贮肥水技术,有条件的果园提倡水肥一体化技术;秋季注意深施有机肥。
(四)施肥用量。推荐施用柑橘专用复合肥。产量3000公斤/亩以上果园,氮肥(N)用量25—35公斤/亩,磷肥(P2O5)8—12公斤/亩,钾肥(K2O)20—30公斤/亩;产量1500—3000公斤/亩果园,氮肥(N)用量20—30公斤/亩,磷肥(P2O5)8—10公斤/亩,钾肥(K2O)15—25公斤/亩;产量1500公斤/亩以下果园,氮肥(N)用量15—25公斤/亩,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10—20公斤/亩。如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肥料用量可减少30%—40%。
(五)施用方式。30%—40%的氮肥、30%—40%的磷肥、20%—30%的钾肥在开花前后施用。30%—40%的氮肥、20%—30%的磷肥、40%—50%的钾肥在6—7月采果前施用。20%—30%的氮肥、40%—50%的磷肥、20%—30%的钾肥、全部的有机肥在采果前后施用。每亩施用硼砂0.5—1公斤、硫酸锌1—1.5公斤,与有机肥混合在秋季施用。
附件:武汉市2025年主要农作物施肥建议
附件
武汉市2025年主要农作物施肥建议
作物
肥料配方(N-P2O5-K2O)
目标产量
基肥
(公斤/亩)
追肥
一季中稻
(22—24):(9—10):(10—13)
450—550
公斤/亩
30—35
分蘖肥追施尿素5公斤/亩。
550—650
公斤/亩
35—40
分蘖肥追施尿素5公斤/亩。
650—750
公斤/亩
40—50
分蘖肥追施尿素5公斤/亩。
25:8:12
(缓控释型)
450—550
公斤/亩
35—40
不用追肥。
550—650
公斤/亩
40
不用追肥。
650—750
公斤/亩
40—50
不用追肥。
双季早稻
(17—20):(14—15):(8—10)
400—450公斤/亩
30—35
分蘖肥追施尿素5公斤/亩。
450—500
公斤/亩
35—40
分蘖肥追施尿素5公斤/亩。
500—550
公斤/亩
40—50
分蘖肥追施尿素5公斤/亩。
23:12:10
(缓控释型)
400—450公斤/亩
35—40
不用追肥。
450—500
公斤/亩
40
不用追肥。
500—550
公斤/亩
40—50
不用追肥。
双季晚稻
(20—22):(8—10):(14—15)
450—500
公斤/亩
30—35
分蘖肥追施尿素5公斤/亩。
500—600
公斤/亩
35—40
分蘖肥追施尿素5公斤/亩。
600—750
公斤/亩
40—50
分蘖肥追施尿素5公斤/亩。
25:10:15
(缓控释型)
400—500
公斤/亩
35—40
不用追肥。
500—600
公斤/亩
40
不用追肥。
600—700
公斤/亩
40—50
不用追肥。
玉米
15-6-9
一般产量
50—60
大喇叭口期和孕穗期分别追施尿素7—9公斤/亩、5—7公斤/亩。
高产目标
55—65
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8—10公斤/亩,孕穗期追施尿素5—7公斤/亩、氯化钾3—4公斤/亩。
22-9-14
一般产量
40—50
大喇叭口期和孕穗期分别追施尿素6—8公斤/亩、5—7公斤/亩。
高产目标
45—55
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6—8公斤/亩,孕穗期追施尿素5—7公斤/亩、氯化钾2—3公斤/亩。
24-7-7
(缓控释型)
一般产量
45—55
不用追肥。
高产目标
55—65
不用追肥。
马铃薯
13-15-17
1500公斤/
亩以下
40
苗期到块茎膨大期分次追施尿素3—5公斤/亩,硫酸钾4—5公斤/亩,或追施配方肥(15-10-20)10公斤/亩。
1500—2000公斤/亩
40
苗期到块茎膨大期分次追施尿素5—10公斤/亩,硫酸钾5—10公斤/亩,或追施配方肥(15-10-20)10—15公斤/亩。
2000—3000公斤/亩
50
苗期到块茎膨大期分次追施尿素5—10公斤/亩,硫酸钾8—12公斤/亩,或追施配方肥(15-10-20)15—20公斤/亩。
3000公斤/
亩以上
60
苗期到块茎膨大期分次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硫酸钾10—15公斤/亩,或追施配方肥(15-10-20)20—25公斤/亩。
棉花
23-8-14
一般产量
20—25
苗期、蕾期和盛花期分别追施尿素4—5公斤/亩、9—10公斤/亩、7—8公斤/亩,花铃期追施配方肥(20-9-16)用量40—45公斤/亩
高产目标
25—30
苗期、蕾期和盛花期分别追施尿素4—5公斤/亩、9—10公斤/亩、7—8公斤/亩,花铃期追施配方肥(20-9-16)用量45—50公斤/亩
20-6-14
(缓控释型)
一般产量
20—25
花铃期追施(20-6-14)用量40—45公斤/亩
高产目标
25—30
花铃期追施(20-6-14)用量45—50公斤/亩
茄果类蔬菜
18-8-16
(缓控释型)
2000公斤/亩以下
40—50
不用追肥。
2000—4000
公斤/亩
50—100
不用追肥。
4000公斤/
亩以上
100—120
不用追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知识
武汉市2023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2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3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4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武汉市2024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运城市2024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1年宜昌市主要农作物秋冬播施肥指导意见
咸宁市2021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咸宁市2023年春夏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通知
【科学施肥指导】2024年泗县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网址: 武汉市2025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40838.html
上一篇: 养花如养人,施肥就像“喂饭”。全 |
下一篇: 夏季猕猴桃怎么施肥,要抓住花后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