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超300亿元的家电巨头海信家电,同时也是位购买信托理财的大户。
现在,它又开启了“买买买”模式,硬是在一年中花掉了2024年归母净利润近4倍的数额。
在2024年年底,曾担任海信家电财务负责人的高玉玲,正式出任公司董事长。在她掌握帅印的半年中,海信家电延续了善于投资理财的“老传统”,并且出手更为大方。海信家电也在今年一季度实现了营收、净利的双双上扬。
但这只是个开始。炎炎夏日中,已是存量市场的空调业搏杀更为激烈,海信家电在这位精通财务的“80后”女掌门带领下,一边努力“赚钱”,一边也要拓展市场,来实现更高阶的突围。
海信家电买理财有多“豪横”?
根据6月30日海信家电的公告,它的附属子公司在今年6月26日至6月30日期间,和西部信托签订了理财协议,涉及的金额分别为5.87亿元、3亿元、3亿元、2.7亿元和4.13亿元,共计花了18.7亿元。
它认购的产品是西部信托“永宁1号”债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属于固定收益类,风险评级为中低风险。
这并不是海信家电第一次认购信托产品了。
就在6月26日,海信家电发布公告称,在2024年9月10日至2025年6月26日期间,公司及附属子公司已认购重庆信托3款集合信托产品,认购金额为17.48亿元。
此外,今年2月27日至3月18日期间,海信家电还花费26.10亿元,认购金谷信托的“信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从2024年的12月17日至今年4月17日期间,海信家电花费18.95亿元,认购中粮信托的6款集合信托产品。
从2024年6月至今,一年的时间内,海信家电信托理财规模已超124亿元,涉足了6家机构,是妥妥的“信托理财大户”。
(近一年来海信家电信托理财认购情况)
实际上,海信家电在信托理财方面一向出手大方。
根据公司公告披露的数据,从2023年到2024年期间,海信家电就曾认购过中粮信托的信托产品,认购金额分别为19亿元和16亿元,此外还认购过重庆信托产品16.6亿元、陕国投信托产品22.3亿元等。
海信家电认购信托的规模,在逐年攀升,从2023年的68亿元,跃升到了2024年的111亿元。在2025年,它的理财布局更加积极,仅半年时间,公告认购规模就突破了124亿元。
把时间线拉长来看,自2024年至今,海信家电发布的理财认购公告中,还包括对银行系理财产品的认购,其中涉及渤海银行理财产品、浦银理财产品、华夏理财产品、兴银理财产品,累计认购金额为183.14亿元。保险理财产品中,海信家电则对永诚保险的多款产品进行过认购。
但信托理财产品仍是海信家电的第一大理财通道,累计认购金额已经达到了237.87亿元,涉及的机构数量也最多。
但海信家电选择主要落子信托理财产品,也说明了它在投资方面的谨慎性。从其认购的信托理财产品来看,海信家电主要投资的是中低风险的固收类、现金管理类信托产品,它也更倾向于选择百瑞信托、中粮信托、重庆信托这类具有央国企背景的信托公司,来降低投资风险。
用自有资金理财,早已成为上市公司创收的一大途径。
目前,上市公司常见的委托理财类型主要包括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券商理财产品和基金理财等。
2025年,信托产品成为不少上市公司资产配置中的“新宠”。
不仅是海信家电,包括百大集团、沙钢股份、东鹏饮料、网宿科技、迪阿股份、正海磁材等上市公司也都纷纷披露了委托理财信息。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初,已有38家上市公司认购了信托产品。而从认购金额来看,海信家电位居榜首。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与资本市场波动交织的当下,与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相比,信托产品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上有优势。信托公司也可根据投资者的需求,设计多元化组合,既符合上市公司对资金安全性的要求,又能获取较有竞争力的收益。
在2024年期末,海信家电的账上,还趴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1.91亿元。海信家电也在认购理财产品的公告中强调,理财所用的是短期闲置资金,额度经董事会审批,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海信家电投资理财,是“老传统”了。
在2020年,海信家电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额为26.21亿元,等到了2024年,已经增长至162.09亿元。
理财产品的收入,也为它提供了不少收益。2024年,海信理财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收益为1.35亿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收益为3.61亿元,合计达到4.96亿元。和当年的归母净利润相比,这笔收益占到了15%。
尝到了甜头的海信家电,也在2024年财报发布当天公告称,拟使用不超过230亿元自有闲置资金委托理财。
通过投资理财“创收”,几乎是有闲置资金的家电企业们共同的选择。“大部分家电企业没有发布类似的公告,但用闲置资金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投资,这是正常情况。”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说。
据老板电器7月5日发布的公告,公司在过去24个月内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的已到期理财产品,已累计投入25.3亿元;未到期的理财产品有15.9亿元。老板电器认购的理财产品类别也比较多元化,主要为兴银理财、信银理财等银行固收类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只有交银国信的相关产品。
根据美的集团财报,在2024年期末,其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达到了551.19亿元。坐拥强劲的现金流,其理财也必不可少。2024年,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为69.36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中,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653万元。当年的投资收益中,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为3.83亿元。不过,公司在2024年并未进行委托理财。
金融一直是海尔集团的支柱性业务之一。2007年,海尔集团还将旗下金融资产及业务整合,组建海尔金融集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其旗下公司也仍在进行投资理财。像海尔智家,其交易性金融资产2024年期末总额为12.36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中,银行理财产品期末公允价值为7.46亿元。
四川长虹也在进行投资理财。根据其2024年财报,以“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银行理财产品,这部分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为7.40亿元。银行理财产品期末余额为2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为22万元。
但比起来,公开发布认购公告,可查询投入规模超过百亿元,且以认购信托理财产品作为主要理财渠道的,只有海信家电一家,在众多家电巨头中可谓特立独行。
外界也关注到,即使在去年经营现金流下降的情况下,海信家电仍然保持了大手笔理财的传统。2024年,海信家电的经营现金流净额51.32亿元,同比下降了51.64%。而这一年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扩大至382亿元,同比增加了25%;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9亿元。
一位具有财务背景的新任董事长,也成为海信家电理财的“底气”。
海信家电背靠的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集团”),是一个营收超2000亿元的巨无霸。后者旗下,拥有海信家电、海信视像、三电控股、乾照光电、科林电气5家上市公司,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其中海信视像主攻显示终端,海信家电主营业务以暖通空调、冰洗、厨电为主,共同成为集团的两大支柱。
刘步尘认为,在以黑电业务知名的企业中,海信可以说是“白电做得最好的”。海信家电在去年贡献了近1000亿元营收,几乎撑起了海信系营收的半壁江山,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2025年,也是海信家电“换帅”后的第一个财年,行业正在等待着它的答卷。
2024年11月,海信家电发生了一场人事变革。前董事长代慧忠因达到退职年龄并结合个人意愿,决定辞去职务,新一任董事长由海信家电原财务负责人、总会计师高玉玲接任。
1981年出生的高玉玲,也是海信家电董事会中最年轻的一位高管。尽管很多投资者对海信家电这一变动表示了惊讶,但也很快就接受了。毕竟,在海信集团近年来展现的调整策略中,管理层的“年轻化”,正是其中的一个标志。
2022年3月,65岁的周厚健在执掌海信集团30年后宣布退休,由副董事长林澜接任。一年的过渡期后,海信集团董事长的接力棒又传到了“70后”贾少谦的手中。同时,同为“70后”的于芝涛被任命为海信集团常务副总裁。消息发布的前一天晚上,海信视像也公告称,于芝涛出任海信视像董事长。由此,海信集团的核心高管团队全面迈入了“70后”时代。
现在,海信家电也把帅印交到“80后”女高管高玉玲手中,被外界视为海信集团在管理层年轻化方面的又一个体现。在刘步尘看来,这也体现出,海信家电具有较强的财务安全意识。
在高玉玲接任之前,海信家电的业绩表现稳健,但也并非高枕无忧。
回顾过去,代慧忠在2021年10月上任,他初掌帅印的这一年,海信家电的营收为675.6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73亿元。2022年和2023年,海信家电营收分别为741.15亿元和856亿元,同比增长了9.70%和15.5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5亿元和28.37亿元,同比增长47.54%和97.73%。
2024年,海信家电实现营收927亿元,同比增长8.35%;净利润33.48亿元,同比增长17.99%。但纵向来看,2024年海信家电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为近3年来的最低点。
2024年,海信家电在国内市场的营收为479.9亿元,同比下降了2.12%。海信家电的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暖通空调、冰洗产品、汽车空调压缩机及综合热管理等业务。其中,暖通空调一直是海信家电的营收主力,2024年这部分业务营收为402.84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达43%,仍是第一大主营业务,但同比增长仅为4.22%,出现了大幅下滑。在2022年和2023年,该业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48%和12.04%。
与此同时,海信家电的利润率也有所下降,毛利率为20.78%,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5.53%,同比下滑0.07个百分点。利润率下滑的同时,在2024年海信家电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也同比出现了大幅下降。
空调市场已经步入存量竞争时代,行业内格力、美的、海尔三巨头称霸,并不断在扩展业务边界。在AI浪潮席卷家电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海信家电也面临了增长的压力。
海信集团对年轻管理者的重视,或许也体现出,它对海信家电未来的发展,也作出了更高的期待。如何实现公司营收进一步增长、赚得更多的利润,并在空调战场上攻城略地,是摆在海信家电面前的考验,也是高玉玲的考题。
“中国家电企业未来的主战场,不在国内市场,而是在海外。”刘步尘对《财经天下》说,不出海,就出局。
而这也是高玉玲的长项之一。如果说机械专业出身的代慧忠是“技术派”,那么身为管理学硕士、财务出身的高玉玲,“财务高手”曾是她身上显著的标签之一,在资本运作和并购、收购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高玉玲在2015年加入海信系后,参与过海信集团一系列并购动作,包括海信集团出资2370万美元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全部股权及资产,2017年海信电器并购东芝映像系统公司电视业务等。2018年,海信集团斥资2.9亿欧元,拿下欧洲四大家电集团之一Gorenje公司95%的股份,大举进入欧洲白电市场,高玉玲也参与其中,并得以在外崭露头角。
正是在高玉玲担任财务负责人期间,海信家电在2021年以13.02亿元收购了日本三电控股株式会社,由此切入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
在2006年海信就提出过“大头在海外”的策略,并强化品牌在海外的突破。虽然没有赞助今年的“苏超”,但海信的目光显然投向了全球。在赞助过2018俄罗斯世界杯、2022卡塔尔世界杯后,2025年海信还将正式以FIFA世俱杯第一位全球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与国际足联携手。2024年海信系冰箱在欧洲的额占率为10.3%,南非额占率突破34%。
根据海信家电去年的财报,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增长数据也颇为可观,收入突破356亿元,同比增长28%。但与此同时,问题同样也很明显:境外业务的毛利率却仅为11.38%,仅有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也拖累了公司整体毛利率。
“一个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毛利率还不够高,就意味着它做得还不够好。”刘步尘说。在他看来,进入海外市场,企业就要做好长期难以高盈利的准备。毕竟在海外,品牌营销、研发、售后服务、渠道等等的搭建,都是个长期投入的过程,都需要钱。
如何利用在海外并购方面的经验,优化海外业务结构,以及通过对公司自身财务状况的分析,把好利润这一关、算好投入产出这笔账,也是高玉玲肩上的担子。
与此同时,在国内空调市场上,高玉玲也需要带领海信家电,寻找新的增长点。
高玉玲带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2025年以来,在“以旧换新”等政策支持下,国内家电市场回暖,空调的销量也迎来增长。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中,海信管理层提到,海信推出新风空调这种特色新产品,以“AI空气管家”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空气服务,年销量和销售额都实现突破,位居行业前列。海信集团的品牌代言人林更新,也为新风空调拍了宣传片,大大带动了一波销售。
在今年第一季度,海信家电实现营收248.38亿元,同比增长5.76%,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28%;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4.89%。
在5月,海信集团与美的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准备围绕AI应用、全球先进制造、智慧物流等多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代表海信集团在协议上签字的,正是高玉玲。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担任海信家电执行董事、总裁的胡剑涌,在2023年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29.49万元,但在2024年,已经调整为406.13万元。
面对海外、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一边给高管降薪“降本”,一边加大投资理财力度“增收”,高玉玲这位年轻的“舵手”,在拓展市场和财务数据之间,也在寻找新的平衡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天下WEEKLY”,作者:阳一,编辑:朗明,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知识
海信家电买信托理财,一年花了120亿
AI棋局:海信视像“落子”高端化,胜负几何?
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为何涨价?消费者咋选择?
探查Z世代的新颖需求,京东成为家电精准营销的先锋官
火了!疫情当前,海信新风增氧空调成为新“王者”!
如何理财2015年,苹果7升级ios13怎么样?
小雪球理财(小雪球理财怎么买)
家电品牌纷纷创建绿色全产业链:促进绿色消费 扩大绿色供给
海信洗衣机以中国创新定义全球健康洗护标准
投资理财
网址: 海信家电买信托理财,一年花了120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41304.html
上一篇: 玉龙雪山公募REITs招标有新进 |
下一篇: 三峡能源山西分公司昔阳斯能风电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