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奉橘”与“送梨”

“奉橘”与“送梨”

“奉橘”与“送梨”

羊城晚报 王太生

□王太生

橘在野,青黄相间,如词、如铃,或在风中摇曳,一树青黛,忽明忽暗。

东晋时,有个人,在橘子成熟时,选了三百枚,送给远方的朋友,并附了一封简短的信:“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写信人是大名鼎鼎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世事真是如此巧合,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亦有《送梨帖》:“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他将三百只梨送与好友,说冬天雪来得迟,天气情况不是很好。

这两人说的都是客气话,家乡产橘和梨。橘子和梨压弯树腰,摘一些送给朋友,聊表一点心意。

传统农耕时代的丰收季节,不但文人间相互馈赠,普通人之间也很慷慨大方。一个即便是住在城里的人,或多或少会感受到乡村丰收的讯息。

小时候,水稻收割季,忙过农活,乡下亲戚上门来了,送来一袋刚刚碾轧的新米。农人不会写送米帖,那些心意和诚意都写在脸上。一袋米,沉甸甸,新米煮粥,吃起来真香。

花生是表舅送的,南瓜是姨妈送的。还有红薯和玉米,外祖母留他们吃酒喝茶,买些衣物作为回赠。

话题又回到两位书法大家的“奉橘帖”与“送梨帖”上。

橘子在北纬16°~37°的阳光地带欢愉生长,霜降之后,口感犹佳。天气变凉,酸度降低,糖度提高,橘皮由青变黄。我曾在浙江丽水的农家果园里近距离地触摸过一树橘,望着漫山遍野的橘树,橘子成熟了,挂在枝上,体会奉橘人的心情。

“奉橘帖”虽没有王羲之尺牍中常见的“羲之白”、“羲之顿首”、“不具”之类的书写格式,想来它是便函,信中所说“奉橘三百枚”,是送给亲友的。虽然“奉橘”二字已损,但可依稀辨识,主人的情谊犹存,千年不破。

梨树南北皆有,主人从树上摘下,望着远处的山和天空,与朋友说些送梨之外的家常话,谈及天气,说今年雨雪姗姗来迟。

“奉橘帖”与“送梨帖”,都有普通人的情怀,将自己的水果拿出来与人分享,只不过他们写得一手好字,就有了好帖,从此在民间流传。

1500年前的橘与梨,老早被吃掉或烂掉了,果核又回到泥土爆芽长成树,花与果,生生轮回。

这样还想到王義之家的橘树,王献之家的梨树,它们曾经是房前屋后,两棵美丽的树。

橘与梨,是两位大师拿得出手的礼物,在两只竹篮筐里,写幅漂亮的字,好物配好字,一个口感甘甜,水份充足;一个珠圆玉润,体态舒朗。

两幅帖真是绝妙,一个“奉橘”,一个“送梨”,“奉”与“送”二字,凸现出来,如水退石出。

帖子的背后似乎还有些话,要对朋友表达:我们的家乡有橘和梨,都是很好的品种,它们一夏天风调雨顺,阳光充足,到了秋天送一些给你品尝。

奉的是家乡的特产,送的是情谊,这在今天,是很好的农产品推介形式,通过奉与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地方和它的物产。

在我的家乡,没有成片的橘林。所能见到的橘树,长在庭院一隅,秋天结果,不算大观,只做观赏。橘虽不堪出手,但可送大米、银杏、红薯、鱼与螃蟹,我如果学古人,可写纯朴厚道的“奉薯帖”,意趣横生的“送蟹帖”。奉蟹帖或许会这样写:“奉蟹八只,四公四母,由于西风未起,不够膏腴”;送薯帖则写:“今送红薯一蛇皮袋,无它,为了身体健康,多吃粗粮。”

这个世界的人情之美,拳拳心意,应该还有很好的“送鱼帖”、“送豆帖”、“送瓜帖”……这些纯美的心意书贴,写在过往的时空,或在路上,或即将抵达,将一个季节的耕种与生长,写在纯美的宣纸上。

“奉橘帖”与“送梨帖”,几个字,轻轻念,三百枚橘子和梨,挥之不去。主人的情谊,留在帖上,历经千百年,墨迹未干。

(《“奉橘”与“送梨”》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相关知识

“小砂糖橘”归,“小冻梨”来!泼天的“富贵”,广西接住!
关于橘花的诗句有哪些?
哈尔滨大冻梨们分身乏术, 小土豆都接不过来, 又来一群砂糖橘殿下
橘子名句
送梨的寓意
“橘”里“橘”气的你,家族居然这么繁盛
黄岩橘俗漫谈
广西南宁十一个砂糖橘小朋友上春晚,东北大冻梨4000公里来赴约
关于橘花的诗句有哪些(共52条)
红梨树苗基地全红梨树苗繁育基地

网址: “奉橘”与“送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4261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表白贺卡暖心文案(精选510句)
下一篇: 陈冰出道七周年出镜庆祝 粉丝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