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某个领域的顶尖类群称为行业天花板,那么荷兰,差不多可以看作是超脱天花板的水准。
我将它称为天际线外的园艺天地。
2023年7月,我前往荷兰,花了12天深度探访了荷兰的花卉园艺产业。
从最现代的生物育种项目到最领先的温室园艺再到最尖端的农业学府,这一路与荷兰园艺的近距离接触,我对荷兰的产业生态、中荷之间的对比有了更多的思考。
天际线外的园艺天地
—荷兰见闻和思考
/
在荷兰
处处可以看到天际线
ONE
荷兰是个低洼又超平整的国家,也没什么高楼大厦,走在路上,站在房间内,处处可以看得到远处的天际线。
对比我所在的江南,要想一眼看到天际线很难做到。
当你经过荷兰与德国的交界处时,还可以根据周围树林状况判断出是荷兰还是德国。曾在德国留学过的小方提醒我说,这个差异之大不是一点点。
数字更能说明问题:
截止至2020年,荷兰土地面积为3.3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10.97%。
德国土地面积为34.9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32.68%。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荷兰是真正重视农业的,能用来生产的地则尽可能的用来生产,也没有为要绿化率而占用土地。
旅途结束后,想再多看看天际线的感觉再次产生,只不过不是看风景,而是站在中国花卉园艺产业的角度看荷兰的同行。
荷兰的温室园艺就像是天际线以外的产业,哪个国家都不容易轻易挑战它的地位,包括美国德国日本。
/
哪里有园艺前景
他们就去哪里
TWO
17世纪的荷兰是海上马车夫,现代的荷兰同行则延续升级成为了特种兵能力。
他们会因为哪里有园艺前景,就一定会去到那里。不论这个地方在全球的哪个角落,只要气候对园艺生产友好,只要有消费市场,他们就一定会拖家带口去哪里。
哥伦比亚、肯尼亚、智利、巴西、越南、印度尼西亚,处处是荷兰人的身影。
这些国家的花卉产业,大部分都是由荷兰人投资的企业在支撑着。
在全球这些最先进的花卉产地、企业,如要发现老板有荷兰背景,你一点也不用惊讶,这再正常不过。有点像在世界各地开中餐馆,背后都是中国背景运营是一样的道理。
特别是在荷兰擅长的球根花卉产业。
百合最初由日本人先搞起来,现在百合是荷兰第二大的种球,日本百合的生意被压缩在了本土那么一点点;
彩马最初的育种开发源于新西兰,美国也曾参与,而现在彩马基本就被荷兰给垄断了,已是荷兰生产的第三大种球;
我们就更不用说第一大种球郁金香了。
/
我们在努力追赶,
他们也在持续进步。
THREE
我从1996年开始从事花卉园艺产业,到现在已经快30年了。
这些年一路在追赶,以期缩短与发达花卉园艺国家的差距。的确,我们发展了,还发展得不错,但他们也没有在原地等我们,同样在积极地向前发展
所以追赶一直在进行,但是靠近并不简单。
荷兰的园艺动力
荷兰是世界园艺的典范,他们的温室园艺、苗圃产业具有优厚的历史底蕴,但也一直依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与时俱进。
进步的动力来源于产业和企业的需要,他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经费丰厚,大多数来自于园艺企业发展所需的委托攻关。
今天去看这个古老产业,处处彰显其先进性。随处可见太阳能直接应用在园艺生产,全智能控制温室比比皆是。
本土的园艺优势
而我们中国的优势是本土就能够实现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能够依靠国内内循环达到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基本平衡,不必非要靠出口而生存,也不必非要依赖进口而实现消费。
线上线下零售场景的不同和长久的趋势将使我们与欧洲同行真正走向差异化。
我们要学习荷兰已成熟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这一定是我们未来的主攻目标。商业要回归商业,小而散将回归玩家层面,两者不会象现在这样混杂在一起。现在中国切花高标准和大规模生产能力的突飞猛进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而不可能一步登天。
离开时,看着荷兰到处是马场、牛羊牧场,不时会有这样的念头向我飘来:是否应该在内蒙、甘肃那一带搞园艺,至少周边景象与荷兰比较一致。
对比荷兰和我国比较核心的园艺区,即我所在的江南,荷兰纬度高,晚上10点天空还很亮,江南纬度低,四季分明。
相关知识
荷兰园艺为什么这么强?
荷兰花卉产业案例
这两种植物为什么这么“羞答答”?丨园艺“门诊”
【2012年荷兰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
荷兰花卉行业协会,莆田市花卉行业协会会长
荷兰园艺专业大学排名
荷兰的花卉产业为什么这么发达
园艺强国荷兰的可持续大担当:因地制宜的可持续荷兰模式
红玉珠为什么这么贵
蓝色妖姬多少钱一朵?蓝色妖姬为什么这么贵?
网址: 荷兰园艺为什么这么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46162.html
上一篇: 大丰荷兰花海招募志愿者 |
下一篇: 荷兰郁金香旅游:以花为媒 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