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识别的技巧和窍门

植物识别的技巧和窍门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它芬菲烂漫抚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婆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很多人在养花种花的过程中获得不一般的乐趣。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到底怎么样才能种植好花卉呢?爱花卉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植物识别的技巧和窍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植物分类学和任何其他学科一样本无技巧可言,同样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劳动,通过不断积累的。但其中仍有不少经验和规律可循。

植物识别有哪些经验和规律呢?
从事植物分类工作者,在长期的野外采集过程中,常常积累了丰富的识别植物的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用“看”、“摸”、“嗅”、“尝”的四字方法,对植物进行综合的判断。
一、看
“看”是认识植物最重要的手段。
那就是细致地观察植物的全貌,掌握其叶、茎、花、果和根的特点。
看植物的形、色、眼、点、毛、刺、翅、卷须及断面的特征

(1)看形
植物的叶形是多种多样的。仅叶的全形,就有针形、条形、披针形、镰刀形、矩圆形、卵形、心形、肾形、圆形、三角形、菱形、葜形、匙形、扇形、提琴形、钻形、剑形、带形、管形、鳞形等二十多种。
若看叶的顶端、基部、边缘、叶脉及叶序,那就更是丰富多彩了。
在植物名称中,就有很多是依叶形而命名的

如半边旗
叶的小裂片上边无分裂,下边有梳状分裂,宛如古代的旗子一样;
石莲花的基生叶莲座状,象一朵用粉蓝玉石雕琢而成的莲花;
梵天花通称“狗脚迹”,其叶子如同狗的脚痕印在叶上;落地生根的叶边缘有芽眼,易落地生根发叶;半枫荷下面的叶半边象荷叶,半边象枫叶。
还有金钱草、掌叶榕、马鞍藤、马褂木、犁头尖、破布叶、佛甲草、金鸡脚、蜈蚣草、马甲子等等,都是根据叶的特征命名的。
植物茎的体形也各有特色。有的扁得象腰带,如扁担藤;有的呈三角形,如香附子、水蜈蚣、咸水草等莎草科植物;有的呈四方形,如薄荷、紫苏、益母草等唇形科植物;
而大多数植物的茎是圆柱形。有些植物,茎上的节明显膨大,如爵床科、蓼科、禾本科以及苋科的牛膝、土牛膝等等
许多植物就是根据茎的形状而得名,如仙人掌、霸王鞭、竹节蓼、蟹爪兰、过江藤、佛肚竹等等。
有些植物的叶落后,在茎上留下明显的叶痕,如麻楝,木棉、大叶合欢、木薯等,尤其是木兰科、榕属植物,它们的枝条有很多托叶遗下的环痕,是识别这些科属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肉桂、厚朴、杜仲等植物茎的栓皮很厚,而白千层的树皮象很多白纸一样,一片片地剥落。紫薇的树皮易脱落,树干光滑。幼枝略呈四棱形,稍成翅状。
植物花的形状也是多姿多彩,各有特色。
如玉叶金花、鹤望兰一串红、红掌、吊灯花、马鞭草、鸡蛋花、鹰爪、绣球等等都是以花的形状命名。
半边莲的花开放时很象半边荷花,花冠偏在一侧
白鹤灵芝的花白色、唇形、花冠长筒状,生在叶腋或枝头,宛如成群展翅的白鹤。
植物果实的形状也很复杂
灯笼草的果实被膨大的花萼包藏着,状似灯笼;羊角拗两个双生果实连在一起形似羊角,类似羊角拗的果实在夹竹桃科和萝摩科中很常见。
在植物家族里,以果实形状命名的也不少,如龙珠果、人心果、鸡蛋果、佛手柑、蛇瓜、磨盘草、翼核果、刀豆、波萝蜜、面包树、腊肠树等等。
算盘子的果实象许多红色的算盘珠
山芝麻的蒴果如同家种的芝麻;
许多植物根的形状也很有特色。天葵的根形如老鼠屎,故俗称老鼠屎,紫茉莉的根形状如老鼠,故有'入地老鼠'之俗称;猪仔笠的块根纺锤形或球形,很似小猪形状;乌头的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略弯曲,形似乌鸦头。还有龙须藤、金毛狗、山乌龟、拳参、土茯苓等等都是以根的形状而命名的。
(2)看色
有些植物的叶、花、苞片颜色很特殊,让人一看就认识。如三白草开花时,顶端三片叶子全变白;一品红冬月花际,顶端几片较狭的叶子全变红;雁来红的叶暗紫色,可是秋天一到,大雁南飞的时候,顶叶变为鲜红色,十分壮观;鸳鸯茉莉花初开时紫蓝色,后变为白色。
有些外形相近的植物,可以通过辨色而区别,如狗肝菜和红丝线很相似,但前者叶很绿,干后还是青的,后者干后变黑。冬青科和卫矛科植物的叶子很相似,但前者在火上一烘会出现黑色弧圈。此外,以色命名的植物有叶下红、红背桂、紫苏、虎舌红、血苋、花叶芋、洒金榕、银边桑、金边虎尾兰、豹斑竹芋等等
(3)看眼
植物叶子上的腺体,茎上的皮孔通称为“眼”。
看“眼”可以区别叶形很相似的不同植物,如油桐和木油桐十分相似,但木油桐的叶柄顶部有二个具柄的腺体,而与油桐区别;
水团花和风箱树的花很相似,但因前者茎上有皮孔而区别。
叶、茎长'眼'的植物不少,如巴豆、乌桕、山乌桕、梵天花、石栗等植物叶柄均有腺体;银合欢、苦楝、梅叶冬青、裸花紫珠等植物茎上有皮孔。
(4)看点
有些植物的叶子上散生着一些凸起的痣点。如大沙叶透光一看,痣点象星星一样布满叶面,故也叫“满天星”;
含芳香油植物如桃金娘科、芸香科的植物,它们的叶片散布有很多油点,而这往往是辨识植物的依据。如九里香和米兰的叶子很相似,无花时很难区别,但前者叶片在阳光下一看,整叶布满了油点。
(5)看毛
马鞭草科很多植物枝、叶上生有茸毛、绒毛、星状毛,如野枇杷、大叶紫珠、红紫珠枝叶生有茸毛;裸花紫珠、全缘紫珠枝叶有褐色绒毛;珍珠枫、杜虹花叶背密生黄褐色星状毛

以毛命名的植物也不少,如毛地黄、毛冬青、毛瑞香、毛莨、刺毛杜鹃、毛野扁豆、金毛耳草、金毛狗、毛鸡矢藤、毛药红淡比等等

(6)看刺
芸香科、小檗科、蔷薇科、五加科、仙人掌科的植物常常长有刺,有的还因刺而得名。如葡萄科的刺葡萄,芸香科的勒党又叫'鹰不泊',冬青科的枸骨又名'鸟不宿',皆因它们的枝、叶长有硬刺,鸟不能在上面落脚做窝而得名。
(7)看翅
许多植物的茎、叶有翅。卫矛的茎上有翅,六棱菊的叶子下延成包茎的翅,葫芦茶的叶柄有翅很象倒放的葫芦.
柑桔属植物的叶柄也多少有翅,在叶的分类上均属单身复叶。
盐肤木和漆树很相似,但前者的叶上有翅可以与后者区别。
(8)看卷须
葡萄科植物在与花枝位置相当的地方长出卷须,它是茎的变态,葫芦科植物的茎也会变为卷须,但它却位于叶腋内。
在叶腋内长出卷须的还有苏木科羊蹄甲属的许多种植物。
由叶变态为卷须也不少,如豌豆及菝葜科植物。
(9)看断面

在识别植物时,折断根、茎,观察其断面是很必要的。
杜仲的枝折断后不但有乳液流出,还可见白色细丝和片状心;
鳢肠的茎折断时,伤口流出的汁液呈黑色;
大血藤、鸡血藤、山鸡血藤切断后都会流出红色象血一样的汁液,但大血藤是整个断面流,鸡血藤是皮下、木质的每一层都流,山鸡血藤只是皮下流'血',而且流出量少。
二、摸
就是用手触摸、揉捻的办法来观察植物。很多植物经过一摸一揉很快就能够辩认出来,如锦绣杜鹃的芽有粘液,木贼、笔管草的茎很涩,可用来打磨金属,所以又叫“锉草”。
有些植物摘叶后,叶子就流白色乳汁,如掌叶榕、薜荔、水同木、榕树、飞扬草、千根草、狗牙花、盆架树、番薯、铁榄、人心果等等。
线纹香茶莱、黄花倒水莲、栀子、姜黄的叶子揉后有黄色的汁液;红丝线、风箱树、大红花的叶子撕烂后,用开水一泡就成红色;蓝果南五味子液、潺稿树、大红花、黄葵、黄麻等植物的叶揉后有粘性;冬青科和卫矛科的植物叶柄拉断有胶质丝。

三、嗅
就是用鼻子嗅一嗅植物各种器官发挥出来的气味,根据不同气味来鉴别类似植物,常常需要把叶揉碎、剥开果实、切断根茎。
如毛麝香有麝香的气味;
薄荷、山香、山薄荷、球花毛麝香有薄荷味;
艾纳香、六棱菊有冰片味;
罗勒、毛罗勒、野香薷有香草味;
野芫荽、天胡荽有芫荽味;
海风藤、蒌叶有胡椒辣味;
罗勒、鱼腥草有鱼腥味;
鸡屎藤、毛鸡屎藤揉叶有鸡屎臭味;
山苍子的根既有豆豉气味又有姜味,故有“豆豉姜”之称;
樟、黄樟、阴香的叶及豺皮樟的根都有香樟味;香茅的叶揉捻后有姜味;
毛大丁草有煤油味;
桢桐、臭牡丹、臭茉莉三种植物很相似,但桢桐的叶子不臭,臭牡丹的叶子还没有揉捻便十分臭,而臭茉莉的叶子揉捻后才具臭味。

四、尝
就是用嘴舌来尝植物,根据舌、喉的感觉来辨别植物。
一般应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进行,通常微量而又不吞咽,是不容易引起中毒的,但对某些毒性较大或生物碱含量高的植物,如钩吻、洋金花、海芋、天南星、土半夏、巴豆、白木香(种子)等植物切勿尝试。
辣椒、胡椒、鹰不泊、飞龙掌血、山肉桂、九里香、姜类等有辛辣味;
金钮扣的花蕊、两面针的皮、九里香的叶子有麻舌感;
扛扳归马齿苋、酢酱草、酸果藤的叶有酸味;
三桠苦和穿心莲的叶、铁冬青的皮、黄连的根都很苦;
余甘子、秤星树的根先苦后甜;野甘草、相思藤的叶有甘味;龙须藤、桃金娘、大血藤、锡叶藤、番石榴、算盘子等的根有涩味;而牛大力藤、猪仔笠的根有薯味。

H325.com相关阅读

识别植物四字诀

从事植物分类工作者,在长期的野外采集过程中,常常积累了丰富的识别植物的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用看、摸 、嗅 、尝的方法,对植物进行综合的判断。

一、看 就是细致地观察植物的全貌,掌握其叶、茎、花、果和根的特点。看的内容是植物的形、色、眼、点、毛、刺、翅、卷须及断面的特征。看是认识植物最重要的手段。

(1)看形 植物的叶形是多种多样的。仅叶的全形,就有针形、条形、披针形、镰形、矩圆形、卵形、心形、肾形、圆形、三角形、菱形、葜形、匙形、扇形、提琴形、钻形、剑形、带形、管形、鳞形等二十多种。若看叶的顶端、基部、边缘、叶脉及叶序 ,那就更是丰富多彩了。正因如此,植物名称中,就有很多是依叶形而命名的。如半边旗的叶,上边无分裂,下边有梳状分裂,宛如古代的旗子一样;石莲花的基生叶莲座状,象一朵用粉蓝玉石雕琢而成的莲花;梵天花通称狗脚迹,其叶子如同狗的脚痕印在叶上;落地生根的叶边缘有芽眼,易落地生根发叶;半枫荷下面的叶半边象荷叶,半边象枫叶。还有金钱草、掌叶榕、马鞍藤、马褂木、犁头尖、破布叶、佛甲草、金鸡脚、蜈蚣草、马甲子等等 ,都是根据叶的特征命名的。

许多植物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叶的变异和变态。如山银花,植株下部叶常羽状分裂,上部叶却椭圆形、全缘。水毛茛的沉水叶是丝状全裂,气生叶却是深裂。

有些植物幼苗期和成熟期的叶变异也甚大。如橄榄的幼苗几片分叉的叶宛如七叶一枝花。小檗幼苗期的叶子全为叶形,但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再长出的叶逐渐转变为刺形。

植物茎的体形也各有特色。有的扁得象腰带,如扁担藤;有的呈三角形,如香附子、水蜈蚣、咸水草等莎草科植物;有的呈四方

形,如薄荷、紫苏、益母草等唇形科植物;而大多数植物的茎是圆柱形。有些植物,茎上的节明显膨大,如爵床科、蓼科、禾本科以及苋科的牛膝、土牛膝等等。有些植物的叶落后,在茎上留下明显的叶痕,如麻楝,木棉、大叶合欢、木薯等,尤其是木兰科、榕属植物,它们的枝条有很多托叶遗下的环痕,是识别这些科属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肉桂、厚朴、杜仲等植物茎的栓皮很厚,而白千层的树皮象很多白纸一样,一片片地剥落。许多植物就是根据茎的形状而得名,如仙人掌、霸王鞭、竹节蓼、蟹爪兰、过江藤、佛肚竹等等。

植物花的形状也是多姿多彩,各有特色。半边莲的花开放时很象半边荷花,花冠偏在一侧;白鹤灵芝的花白色、唇形、花冠长筒状,生在叶腋或枝头,宛如成群展翅的白鹤。此外,玉叶金花、鹤望兰、一串红、红掌、吊灯花、马鞭草、鸡蛋花、鹰爪、绣球等等都是以花的形状命名。

植物果实的形状也很复杂。山芝麻的蒴果如同家种的芝麻;算盘子的果实象许多红色的算盘珠;灯笼草的果实被膨大的花萼包藏着,状似灯笼;羊角拗两个双生果实连在一起形似羊角,类似羊角拗的果实在夹竹桃科和萝摩科中很常见。在植物家族里,以果实形状命名的也不少,如龙珠果、人心果、鸡蛋果、佛手柑、蛇瓜、磨盘草、翼核果、刀豆、波萝蜜、面包树、腊肠树等等。

许多植物根的形状也很有特色。紫茉莉的根形状如老鼠,故有入地老鼠之俗称;猪仔笠的块根纺锤形或球形,很似小猪形状;乌头的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略弯曲,形似乌鸦头。还有龙须藤、金毛狗、山乌龟、多须公、百眼藤、拳参、土茯苓等等都是以根的形状而命名的。

(2)看色 有些植物的叶、花、苞片颜色很特殊,让人一看就认识。如三白草开花时,顶端三片叶子全变白;一品红冬月花际,顶端几片较狭的叶子全变红;雁来红的叶暗紫色,可是秋天一到,大雁南飞的时候,顶叶变为鲜红色,十分壮观;鸳鸯茉莉花初开时紫蓝色,后变为白色。有些外形相近的植物,可以通过辨色而区别,如狗肝菜和红丝线很相似,但前者叶很绿,干后还是青的,后者干后变黑。冬青科和卫矛科植物的叶子很相似,但前者在火上一烘会出现黑色弧圈。此外,以色命名的植物有叶下红、红背桂、紫苏、虎舌红、血苋、花叶芋、洒金榕、银边桑、金边虎尾兰、豹斑竹芋等等。

(3)看眼 植物叶子上的腺体,茎上的皮孔通称为眼。看眼可以区别叶形很相似的不同植物,如肖梵天花和刺蒴麻十分相似,但肖梵天花的叶柄顶部有一个凹陷的腺体,而与刺蒴麻区别;水团花和风箱树的花很相似,但因前者茎上有皮孔而区别。叶、茎长眼的植物不少,如巴豆、乌桕、山乌桕、梵天花、石栗、千年桐等植物叶柄均有腺体;银合欢、苦楝、梅叶冬青、裸花紫珠等植物茎上有皮孔。

(4)看点 有些植物的叶子上散生着一些凸起的痣点。如大沙叶透光一看,痣点象星星一样布满叶面,故也叫满天星;含芳香油植物如桃金娘科、芸香科的植物,它们的叶片散布有很多油点,而这往往是辨识植物的依据。如九里香和米兰的叶子很相似,无花时很难区别,但前者叶片在阳光下一看,整叶布满了油点。

(5)看毛 马鞭草科很多植物枝、叶上生有茸毛、绒毛、星状毛, 如野枇杷、大叶紫珠、红紫珠枝叶生有茸毛;裸花紫珠、全缘紫珠枝叶有褐色绒毛;珍珠枫、杜虹花叶背密生黄褐色星状毛。以毛命名的植物也不少,如毛稔、毛冬青、毛果算盘子、毛排钱草、毛相思子、毛野扁豆、黏毛黄花稔、锦毛葡萄、毛药红淡等等。

(6)看刺 芸香科、小檗科、蔷薇科、五加科、仙人掌科的植物常常长有刺,有的还因刺而得名。如芸香科的勒党又叫鹰不泊,冬青科的枸骨又名鸟不宿,皆因它们的枝、叶长有硬刺,鸟不能在上面落脚做窝而得名。

(7)看翅 许多植物的茎、叶有翅。翅茎白粉藤的茎在棱上有狭翅,六棱菊的叶子下延成包茎的翅,葫芦茶的叶柄有翅很象倒放的葫芦,柑桔属植物的叶柄也多少有翅,在叶的分类上均属单身复叶。盐肤木和漆树很相似,但前者的叶上有翅可以与后者区别。

(8)看卷须 葡萄科植物在与花枝位置相当的地方长出卷须,它是茎的变态,葫芦科植物的茎也会变为卷须,但它却位于叶腋内,在叶腋内长出卷须的还有苏木科羊蹄甲属的许多种植物。由叶变态为卷须也不少,如豌豆及菝葜科植物。

(9)看断面 在识别植物时,折断根、茎,观察其断面是很必要的。

杜仲的枝折断后不但有乳液流出,还可见白色细丝和片状心;鳢肠的茎折断时,伤口流出的汁液呈黑色;大血藤、鸡血藤、山鸡血藤切断后都会流出红色象血一样的汁液,但大血藤是整个断面流,鸡血藤是皮下、木质的每一层都流,山鸡血藤只是皮下流血,而且流出量少。

二、 摸 就是用手触摸、揉捻的办法来观察植物。很多植物经过一摸一揉很快就能够辩认出来,如锡叶藤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很涩,故又叫涩叶藤;木贼、笔管草的茎也很涩,可用来打磨金属,所以又叫锉草。有些植物摘叶后,叶子就流白色乳汁,如掌叶榕、薜荔、水同木、榕树、飞扬草、千根草、狗牙花、盆架树、番薯、铁榄、人心果等等。线纹香茶莱、黄花倒水莲、栀子、姜黄的叶子揉后有黄色的汁液;鳢肠的叶揉后液变为黑色;红丝线、风箱树、大红花的叶子撕烂后,用开水一泡就成红色;蓝果南五味子、潺稿树、大红花、黄葵、黄麻等植物的叶揉后有粘性;冬青科和卫矛科的植物叶柄拉断有胶质丝。

三、嗅 就是用鼻子嗅一嗅植物各种器官发挥出来的气味,根据不同气味来鉴别类似植物,常常需要把叶揉碎、剥开果实、切断根茎。如毛麝香有麝香的气味;薄荷、山香、山薄荷、球花毛麝香有薄荷味;艾纳香、六棱菊有冰片味;罗勒、毛罗勒、野香薷有香草味;野芫荽、天胡荽有芫荽味;海风藤、蒌叶有胡椒辣味;罗勒、鱼腥草有鱼腥味;鸡屎藤、毛鸡屎藤揉叶有鸡屎臭味;山苍子的根既有豆豉气味又有姜味,故有豆豉姜之称;樟、黄樟、阴香的叶及豺皮樟的根都有香樟味;香茅的叶揉捻后有姜味;毛大丁草有煤油味;桢桐、臭牡丹、臭茉莉三种植物很相似,但桢桐的叶子不臭,臭牡丹的叶子还没有揉捻便十分臭,而臭茉莉的叶子揉捻后才具臭味。

四、尝 就是用嘴舌来尝植物,根据舌、喉的感觉来辨别植物。一般应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进行,通常微量而又不吞咽,是不容易引起中毒的,但对某些毒性较大或生物碱含量高的植物,如钩吻、洋金花、海芋、天南星、土半夏、巴豆、白木香(种子)等植物切勿尝试。辣椒、胡椒、鹰不泊、飞龙掌血、山肉桂、九里香、姜类等有辛辣味;金钮扣的花蕊、两面针的皮、九里香的叶子有麻舌感;扛扳归、马齿苋、酢酱草、酸果藤的叶有酸味;三桠苦和穿心莲的叶、铁冬青的皮、黄连的根都很苦;余甘子、秤星树的根先苦后甜;野甘草、相思藤的叶有甘味;龙须藤、桃金娘、大血藤、锡叶藤、番石榴、算盘子等的根有涩味;而牛大力藤、猪仔笠的根有薯味。(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广东潮州  陈蔚辉)

种花种草,不如来点儿特别的植物如何

比较好养的

碰碰香

植物宣言:别碰我,不然分分钟香你一脸!

你不碰它时,它只有余香淡淡,看起来一副岁月静好,此生安稳的模样,但只要你小心的碰到它,即使只是碰到了一片叶子,它就会发出浓烈的香味作为回馈,不造为啥,想起了某种动物……

碰碰香的香味浓甜,有点儿像苹果香味,故又有“苹果香”的美誉,听起来就很神清气爽的样子。

碰碰香有清热解暑,驱避蚊虫的作用,另外,碰碰香可以烹饪哦,煲汤,炒菜,泡酒,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凉拌取汁加少许蜂蜜直接饮用可缓解喉咙痛,泡茶热饮可缓解肠胃胀气及感冒,捣烂后外敷伤处能消炎消肿等,哇,好处简直太多了!赶紧在家里种上一盆,炒菜喝茶都省了!

了解了碰碰香的好处之后,就来看看他的种植方法吧!这种植物也是比较容易栽培的类型,

喜阳光,全年可全日照培养,光照不足叶子会变扁而薄。

喜温暖,怕寒冷,冬季需要0℃以上的温度,不然你就等着迎接它的噩耗吧!

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过湿则易烂根致死,请记住这一点,将你对浇水的热爱压下去。

跳舞草

植物宣言:看名字就知道了,我是舞林高手!

跳舞草对声波非常敏感,在温度和日照都适宜的条件下,受70分贝声波刺激时就会持续不断地上下摆动,像一只绿蝴蝶在轻舞。

纤细又灵秀的身姿,它是植物界天生的舞蹈家,光照、温度、声音都是为它搭起舞台的元素。

它的枝茎可泡酒服用,能强壮筋骨,治疗风湿骨疼;鲜叶片可泡水洗脸,可使皮肤光滑白嫩……

嗯,不能吃,但是可以用它强身健体呦~

知晓了它的作用后~就来看看家庭如何养殖吧!一般跳舞草都是用播种法进行繁殖的,花种的表面最多只能覆盖一层薄薄的培养介质。

喜欢阳光和温暖湿润的环境。在家中养殖的时候,要尽可能经常转动花盆,以便使植株枝叶各个角度接受阳光,不然长偏了之后可不要来找花花呀!

出芽后保持土壤偏干,所以浇水要注意!。种植方法有些略麻烦,资深花友可以尝试一下哦~

凤仙花

植物宣言:敢碰我,哼,炸你一脸!

凤仙花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指甲花啦~它的英文名字非常好玩儿,叫“Touchmenot”,意思是“不要碰我!”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像个微型的炸弹,轻轻一碰,果实马上“炸”开,把种子弹射出去。

据说这是进化后的一种能力,为了让它的子孙扩散范围更广。和碰碰香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茎有祛风湿、活血、止痛的作用,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痛、屈伸不利;

大概是因为种子爆炸的习性吧,也被称之为“急性子”,有软坚、消积之效,对于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闭经等都有一定功效。

又是中药的作用,哎,花花觉得,还是碰碰香种起来比较好~可以吃吃吃~

好了,说完了凤仙花的好处,我们就来看一下凤仙花的种植事项吧!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所以纬度位置较高的花友们,要好哈的注意温度喽~

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但是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以生长,所以施肥要记得薄肥多施,宁可饿着它,也不能一时不慎烧了它不是?

捕蝇草

植物宣言:维纳斯的捕蝇陷阱

这是一种专门骗虫子来吃的植物,捕蝇草的叶缘部分含有蜜腺,会分泌出蜜汁来引诱昆虫靠近。

当昆虫碰触到属于感应器官的感觉毛两次,是两次哦~它的叶子就会闭合起来,并分泌出消化腺,把昆虫吃掉,补充自己需要的养分,是天然的捕虫小能手。

如果想要消灭家中的小害虫,不如在家里种上一盆吧!就不用自己动手将那些烦人的虫子驱逐出境了!

我们来看看捕蝇草如何种植,捕蝇草常用叶插法繁殖。

捕蝇草喜阳光,家庭栽培时,春秋冬三季可全日照,南方的夏季应加50%遮阴,避免被晒伤。

另外,捕蝇草属于沼泽生植物,所以在家中我们可以用盆浸法营造一个类似原生地的小环境。

含羞草

植物宣言:别碰我,碰了的话,我我我,我躲还不行吗?

如果你轻轻地触动它一下,它那片开放着的羽状复叶,立即闭合起来,紧接着整个叶子又垂了下去,显出“害羞”的样子,含羞草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含羞草有宁心安神,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吐泻,失眠,小儿疳积,目赤肿痛,深部脓肿,带状泡疹。根可用于咳嗽痰喘,风湿关节痛,小儿消化不良。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生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株体健壮,生长迅速,适应性较强。

操作难度颇大的

山荷叶

植物宣言:遇水我就会变透明哦~

在日本本州岛北部至北海道的深山地区,存在着一种淋雨后花朵会透明化的植物,数量稀少,叫山荷叶,常见于阴湿的阔叶林间。

花瓣会变透明的原因便是水分非常容易侵入花瓣内的细胞间隙,由于水和细胞液折射率接近,透射部分增强,花瓣就显得透明了。

入药能散风祛痰,消毒解肿。因为它特殊的解毒功效,可以治蛇咬伤!

现已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所以,不能养,养了也要上交国家!没的说!

热唇草

植物宣言:爱我,你怕了吗?

这种植物第一次以“网红”身份出现在视野中时,花花一度以为是唇彩的广告。

其实不是啦,人家的名字就叫热唇草,一般生长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哥斯达黎加的热带丛林中。

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那鲜红的“双唇”中伸出来一朵精致的小花,真的是又萌又性感!

事实上,那看起来红彤彤的两片,是热唇草的苞叶哦~不仅能保护花和果实,吸引蜂鸟授粉也是它肩负的重任呢!在家里种上一棵,绿意萦绕还趣味十足~

如何,看了这几种神奇的植物,有没有兴趣养一养呢?

千差万别的根


根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它默默无闻地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它使植物固着在一定的地方,不让大风吹倒, 同时根还把从土壤中吸收的大量水分和无机盐,以及本身合成的有机磷、氨基酸等有机物质,源源不断地送往植物的地上部分。根对整个植物体的营养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的根千差万别。种子萌发后,由胚根发育成的根主根。主根一般垂直向地下生长,当生长到一定长度时, 就生出许多侧根。侧根又可生出新的侧根:这样反复分枝就形成了一个根系,叫直根系。裸子植物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都是直根系。还有一类根可以在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这种根叫不定根。如小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根,它们的主根长出后不久就停止生长或死亡,而由胚轴和茎下部的节上生出许多不定根组成根系,这种根系叫须根系。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又深又广,往往比树冠枝条伸展的宽度还要大,只有这样,它才能保证从土壤中获取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大量养分。 有些植物的根,长得并不像我们说的那样,而是在形态、构造和功能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人们熟悉的萝卜、胡萝卜和甜菜的根就是一种能贮藏养料的贮藏根;著名的药用植物人参的根也是贮藏根的一种。玉米在拔节后到抽穗前,在靠近地表面的节上,会生出几层不定根来。这种根结实粗壮,具有帮助稳固茎秆的作用,叫支柱根。榕树的树干和树枝上可以产生许多不定根,这些根向下生长,直达地面,穿入土中,可不断加粗,成为强大的支柱根。红树的气生根具有呼吸作用,叫呼吸根。常春藤用气生根吸着于墙壁上,赖以攀援蔓生,叫攀援根。菟丝子、槲寄生等寄生植物的根,构造十分简单,可吸取寄生的水分和养料,所以叫做寄生根。 这些花样繁多的变态根,是植物长期适应特殊环境条件的结果。

平阴玫瑰和月季的识别方法

玫瑰和月季都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色香俱佳。在西方国家,玫瑰、月季和蔷薇被泛称为R o se(玫瑰),在我国大城市中的鲜花市场上所售的“玫瑰”多是月季。许多人把重瓣红玫瑰(平阴玫瑰)和带玫瑰香味的月季相混淆,为便于广大爱花者识别这两种花卉,作者在形态特征等方面作一简要介绍来识别它们。

一、共同特征 平阴玫瑰和月季同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形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是落叶灌木,茎直立或攀缘,通常有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有托叶;花单生或成伞房花序,萼片及花瓣各五枚(重瓣花,花瓣多数);雄蕊多数;雌蕊多数,包于壶状花托内,花托成熟变肉质,内含多数或少数骨质瘦果。平阴玫瑰和月季的花和果,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二、平阴玫瑰和月季的区别

(一)、形态特征的区别

1.花颜色:平阴玫瑰只有玫瑰色(紫红);月季的花色繁多,有白、粉、红、紫、黄等颜色,变化多端,五彩缤纷。花型:平阴玫瑰有单瓣和重瓣(花瓣数38瓣~48瓣,肥沃土壤生长者花大,瓣数也多)两种,花径一般6厘米~8厘米;月季花也有单瓣及重瓣之分,花朵大小也变化多端,小花径只有2厘米~3厘米,大花径10厘米~20厘米,瓣形多样,有尖瓣、反卷瓣、甘蓝叶状瓣等多种变化。 花柱:平阴玫瑰花柱连合成头状,塞于花托之口;月季花柱离生,伸出花托口甚长,长约雄蕊的一倍(比雄蕊高出一半)。 花萼:花萼均为五片。平阴玫瑰的花萼多为瓣状,花开放时,花萼与花同时开展;月季花尚未开放时,萼片先张开,花开放时,萼片反卷,萼片通常羽状。

2.叶平阴玫瑰的叶由7枚~9枚小叶组成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2厘米~5厘米,表面有光泽、皱缩,背面稍有白粉及柔毛;叶柄有绒毛及刺;托叶为叶长之半。月季的叶由3枚~5枚小叶组成,阔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厘米~6厘米,端尖锐,有锯齿,表面光滑,有光泽;叶柄有刺或无刺;托叶为叶柄长的1/3。

3.茎平阴玫瑰茎直立,灌丛生状,嫩茎绿色,翌年变棕红色,老茎灰褐色附有白色粉状物,茎基部有粗大皮刺和尖细而密集的小刺,3年生以上的茎部粗大皮刺脱落,茎上部均为粗大皮刺。月季茎直立,有的品种枝条较长似蔓生,嫩茎绿色,稍有红晕,有刺或无刺,均无毛,皮刺钩状,分散而少,老茎灰棕色,皮刺脱落。

4.根平阴玫瑰和月季主根均不发育,支根和须根发达。玫瑰横走的根能生根蘖,用以繁殖新株。月季不发根蘖。

(二)、显微镜鉴别花粉 月季花花粉粒略大于平阴玫瑰花粉粒。前者花粉粒面观,横径较后者大5微米左右。两种花粉粒内孔直径,前者比后者要大1微米。

怎么正确识别玉米发霉?(精选养花技巧)

怎么正确识别玉米发霉?

正确识别玉米发霉的技术要领:

1.正常玉米籽粒多为黄白色,颗粒饱满,无损害、无虫咬、虫蛀和发霉变质现象。发霉玉米可见胚部有黄色或绿色、黑色的菌丝,质地疏松,有霉味。

2.发霉后的玉米皮特别容易分离。

3.观察胚芽,玉米胚芽内部有较大的黑色或深灰色区域为发霉的玉米,在底部有一小点黑色为优质的玉米。

4.在口感上,好玉米越吃越甜,霉玉米放在口中咀嚼味道很苦。

5.在饱满度上,霉玉米比重低,籽粒不饱满,取一把放在水中有漂浮的颗粒。另外,还要警惕不法商贩用油抛光已经发霉的玉米并进行烘干的处理,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将已经发芽的玉米用除草剂喷洒,再进行烘干销售。

6.玉米粒发黑的,是长时间高湿高温造成的;胚芽外皮有绿的,是脱粒早,来不及晒造成的;胚芽皮内发绿或发黑的,是闷时间过长的原因。

1、正常玉米籽粒多为黄白色,颗粒饱满,无损害、无虫咬、虫蛀和发霉变质现象。发霉玉米可见胚部有黄色或绿色、黑色的菌丝,质地疏松,有霉味。

2、发霉后的玉米皮特别容易分离。

3、观察胚芽,玉米胚芽内部有较大的黑色或深灰色区域为发霉的玉米,在底部有一小点黑色为优质的玉米。

4、在口感上,好玉米越吃越甜,霉玉米放在口中咀嚼味道很苦。

5、在饱满度上,霉玉米比重低,籽粒不饱满,取一把放在水中有漂浮的颗粒。另外,还要警惕不法商贩用油抛光已经发霉的玉米并进行烘干的处理,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将已经发芽的玉米用除草剂喷洒,再进行烘干销售。

6、玉米粒发黑的,是长时间高湿高温造成的;胚芽外皮有绿的,是脱粒早,来不及晒造成的;胚芽皮内发绿或发黑的,是闷时间过长的原因。

杨树褐斑病的识别和防治

杨树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主要危害毛白杨、小叶杨、馒头柳等。发病初期在表面出现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边缘颜色较浅而整齐,到后期病斑中心变为褐色,上面生有黑点。黑点破裂后,放出分生孢子,经风吹到其他叶片上进行再侵染,以七、八月发病危害最严重,病斑多数相连成片,9月常造成树叶焦枯而脱落。在种植过密,温、湿度都较高时,发病更严重。 防治方法: 1、于夏秋季扫集落叶,高温堆肥或烧毁,消灭病原菌。 2、于6~9月间喷6~7次160~200倍的石灰水,或500倍的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3、不要种植过密,注意修剪,使树林通风透光,减少发病条件。

教你火眼识别剑兰春兰(精选养花技巧)

种植花卉就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时间长了害怕它会干,时不时又担心它生病。但是如果学会了养花技巧,那就不用那么担心这些问题了。那么就让爱花卉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教你火眼识别剑兰春兰(精选养花技巧)',希望能带给您一些帮助。

教你火眼识别剑兰和春兰

春兰

剑兰

一.产地:春剑是春兰的变种,叶片直立性较强。春兰俗称山兰、草兰、扑地兰、朵朵香,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兰花之一。春剑主产于四川西部山区,云南、贵州也产。

二.花朵:春兰与春剑都是春季开花的品种,有香气。春兰开花1-2朵,春剑开花2-7朵而且花蕾比春兰多,花型也比春兰大;春兰花色中、东部以黄绿、嫩绿为多,大西南除黄绿、嫩绿外还有金黄、紫红色的。而春剑花色以浅黄绿、紫红及复色居多。

三.叶片:春剑叶4-7片,先端渐尖,叶色浓绿,略带光泽,直立性强,呈剑形,比春兰叶片宽长些,叶缘有细锯齿,比春兰叶齿粗糙、锐利,叶背有3条脉筋,中脉显著,断面呈V形。叶基无指环(离层)。春兰叶4-6片,叶姿多半立叶、半垂叶、垂叶,叶色黄绿及绿、碧绿。叶基有指环(离层)。

四.兰头:春兰的兰头(假鳞茎)呈球形,根带肉质,细圆,呈灰白色,而春剑兰头假球茎小,多呈卵圆型或圆柱型,根比春兰的根长而粗壮。

五.叶指环:爱好兰草的人都知道春兰的叶柄处有叶指环,而春剑很少有叶指环的。如果有,爱好兰草的人一定会把它作为珍品,作为一种艺草来收藏。因此,可以说叶指环是辨别春兰与春剑的精要之一。

桂花常见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

桂花具有适应性强、抗旱耐热,主干挺拔、树冠圆满,叶质厚实、浓荫匝地,花朵密集、花色丰富,花香浓郁、花期长短不一等诸多优点,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可谓是形、色、韵、味俱佳,人们又将其赋予了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吉祥的象征,因而深受国人的喜爱。

它不仅适于庭院点植、花坛孤植、小区群植、道路列植、景观片植、盆栽陈列,而且还可作为专门的采花栽培,具有极高的观赏和食用生产加工价值,推广和开发空间巨大。

它于1987年入选中国传统十大名花,在诸多的中国传统名花中,它是观赏和加工食用兼而有之的奇葩,已成为我国重点、大规模发展的经济树种之一,并已形成了以广西桂林阳朔、浙江杭州满觉垅、四川新都桂湖、湖北咸宁柏墩、江苏苏州光福为中心的主栽产区;截止2005年底,全国有苏州、杭州、咸宁、恩施、老河口、合肥、六安、马鞍山、汉中、南阳、泸州、新都等近20个城市把桂花定为市花,广西壮族自治区还将桂花定为区花;目前,国内有桂花品种154个,隶属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种群;自2003年开始,在安徽合肥植物园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合肥桂花展,并评选出一年一度的中国桂花小姐,大大提升了桂花的知名度。

在自然环境中零星种植的桂花极少发生病虫害,然而,近几年桂花病虫害发生呈凶猛猖獗之势,不仅发生范围广、病虫种类多,而且来势凶、损失大,如金桂品种群大量发生的褐斑病,几乎造成植株叶片落光;全国普遍发生的红蜘蛛(以朱砂叶螨为主),造成叶片失绿泛黄;不仅影响到树木的观赏、植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不能正常孕蕾开花。

究其原因:

一是近几年持续的暖冬,使越冬的病原菌和害虫不能大量被冻死,为第二年的大发生埋下了隐患;

二是过去多年来防治食叶害虫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可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对众多的刺吸式害虫防治效果很不理想,尤其是害虫的天敌被广普性农药大量杀伤之后,螨类、粉虱、蚧壳虫等会大面积猖獗发生;

三是最近十几年苗木的大范围流通,病虫害检疫难以全面到位,致使一些带病虫的苗木加快扩散而交叉传播;

四是大面积的单种育苗、营造桂花片林等,也使桂花的病虫害被突显出来;

五是长期使用单一的农药,如杀虫用敌敌畏、乐果等,防病用多菌灵、百菌清等,致使害虫和病菌产生了较强的抗性。 据初步统计:桂花有常见的病虫害50多种,其中虫害30多种,病害20多种。

本文试对桂花栽培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害发生特点、识别方法、防治措施等,作一大致的介绍。

一、桂花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桂花的病害种类主要有撒金桃叶珊瑚炭疽病、扶桑炭疽病、兰花炭疽病、桂花炭疽病(合肥、滁洲、黄山市)、金边瑞香煤污病、栀子花煤污病、山茶藻斑病(合肥市)、桂花叶枯病、桂花假尾孢褐斑病(合肥、滁洲、芜湖、黄山市)、桂花赤斑病(合肥、芜湖、滁洲、黄山市)、桂花壳针孢叶斑病、桂花壳二孢叶斑病(黄山市)、桂花拟盘多毛孢灰斑病(黄山市)、桂花盘单毛孢褐斑病、桂花茎点病(黄山市)、桂花大茎点霉褐斑病、桂花链格孢叶斑病(黄山市)、日灼病、根结线虫病、癌瘤病等。其中尤以褐斑病、叶枯病发生最为严重和普遍。

1、叶斑病 病斑发生在叶片的两面,发病初期,叶面仅出现出现一些散生褐色斑,后期叶面病斑中央灰白色至浅褐色,形状近似圆形或不规则形,严重时数个病斑结合到一块;病斑边缘红褐色至暗褐色,外具浅褐色晕,叶正面散生大量细小的灰黑色的霉点,这些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叶背病斑褐色;由于病斑的逐渐扩展汇合成大斑块,常常导致大量叶片枯死和脱落,严重影响到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开花。

该病病菌以菌丝块在病株和落叶上越冬,次年46月份气温升高时,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并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侵染危害,继之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再次侵染发病。此病在410月均可发生;在植株上老叶发病比嫩叶为重。金桂品种最易发病,银桂品种次之,丹桂品种不易发病;植株生长衰弱或当年移栽的植株,易于发病;土壤板结、粘重,肥力不足条件下,易发生该病;在78月高温多湿季节,病害可迅速扩展。

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经常松土,避免土壤积水,促成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冬季彻底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原菌,可明显抑制来年该病的发生;春季桂花植株发芽抽叶到叶片硬化之前,每半月喷洒一次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可防止该病的发生;发病初期,用50%的多硫悬浮剂800液喷洒,或用50%的多菌灵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液喷洒,或用5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液喷洒;还可用25%的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喷雾,间隔期48天。重灾区苗木出圃时,可喷洒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灭菌。

2、叶枯病 有称叶斑病,,是桂花的一种重要病害。

它主要危害叶片,病班多始于叶尖或叶缘,初生黄绿色或浅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呈红褐色至灰褐色,形状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型;病斑背面颜色较浅,边缘深褐色;病斑有时卷曲脆裂,几个病斑可相互融合达叶片的1/21/3,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后期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引起叶片大面积干枯,导致起提前脱落;树冠中下部的叶片受害比顶部严重,老叶发病比新叶严重。

其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春季温湿度适宜时以分生孢子侵染发病,借风雨传播,尤以711月最为严重;当气温在2027℃,雨水多或湿度大,通风透气不良,肥料不足、树势衰弱或遭受冻害、机械损伤时,容易发病;气候炎热干旱,而又未及时浇水时,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秋末冬初,彻底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菌,可有效抑制来年该病的发生;苗木移栽或引进的苗木,要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必要时可于出圃前给苗木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杀菌消毒;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经常松土除草,防止土攘板结或积水,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和喷水,以增加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重的地区,从6月下旬开始,每半月喷洒一次70% 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连续34次,防治效果良好;还可用25%的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喷雾,间隔期48天。

3、煤污病

主要表现为叶面和干枝上蒙有一层颜色深浅不一的灰黑色粉状物,有时甚至结成黑膜状。究其原因是由于蚜虫、蚧壳虫、粉虱等昆虫刺吸危害桂花时,分泌的排泄物引起多种真菌的寄生从而诱发了黑乎乎、灰蒙蒙的煤污病。

通常发生于高温、多湿的季节和闷热、潮湿、隐蔽、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灰黑色的煤污层,不仅影响了桂花植株的观赏,而且会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并引起感病叶片变黄萎蔫后提前脱落。

防治方法:加强桂花植株的整形修枝,确保植株内膛通风透光,促成植株生长良好;发现蚜虫、蚧壳虫、粉虱等昆虫刺吸危害桂花时,及时进行有效防治,予以杀灭;盆栽植株,经常喷水淋洗叶面;发病初期,用50%的甲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份剂800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液,喷洒枝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黄化病 即缺铁性黄化病。如果是轻度缺铁,表现为幼叶的叶脉间失绿黄化,叶脉组织仍呈绿色;如果是重度缺铁,则表现为新老叶全部黄化,幼叶慢慢停止生长,部分老叶出现黄褐色斑点,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严重影响到观赏效果和采花收获量。

究其原因:

一是地栽植株由于土质偏碱;

二是盆栽植株由于盆土配制时配方比例不当,pH值失调;

三是城乡拆违后种植的桂花,由于建筑物残渣清理不彻底;

四是管理失误,如浇灌用水pH值偏高;从而导致了土壤中的铁元素呈难溶解的氢氧化铁形态存在,不能被桂花的根系所吸收。

防治方法:轻度缺铁,可根部浇施0.5%的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0.2%的硫酸亚铁溶液;缺铁严重时,可在每株桂花(包括盆栽桂花)根际周围的的土壤中施入2040克的螯合铁[F-EDTA (乙二胺四乙酸合铁)],同时用0.1%的螯合铁溶液进行叶面喷洒;春季新梢生长季节,每半月用0.2%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叶面;配制盆栽培养土时,可用0.5%的硫酸亚铁溶液将其pH值调整到6.5以下。

5、干腐病 主要发生在较大大规格的新移栽桂花植株上。

在园林绿化或大桂花移栽中,由于起挖时碰伤、长途运输中划伤、吊栽时勒伤、意外击伤等原因,导致桂花植株的主干或大枝外皮被严重损伤,或掀去大块干皮,未能及时加以妥善的保护,遇到雨水、污水感染伤口,诱发真菌(如木腐菌等)、细菌(如土壤野杆菌等)的大量侵入寄生,致使伤口处腐烂、木质部外露或形成癌瘤,引起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大量脱落、大枝枯死,严重时会造成全株桂花死亡。

防治方法:对于主干或大枝上的小伤口,应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对已发生局部或少量腐烂的较小伤口,可将其伤口局部清理干净,直至露出新鲜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再在其新鲜的创口上涂好伤口愈合剂,可促成其创口尽快愈合;对于树干上韧皮部早已被破坏、木质部外露多年的陈旧大创口,可将已腐烂的外露木质部清理干净,可每年定期涂抹石硫合剂防腐或用双组份云石胶调色后快速涂抹在新鲜的创口上,保护效果会更好;对主干已形成空洞的粗大桂花植株,可先将已腐烂的部分彻底清除干净,注意不要破坏已腐烂木质部与未腐烂木质部之间的隔离层,空洞内填充聚氨脂发泡剂。

二、桂花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桂花虫害的主要种类有刺蛾类、螨类、蚧壳虫类、粉虱类、霜天蛾、袋蛾类、蜡蝉类、短额负蝗等,其中尤以螨类、蚧壳虫类、粉虱类危害最为严重且普遍。

1、朱砂叶螨

危害桂花的螨类主要是柑橘全爪螨和朱砂叶螨,全省各地近几年发生均非常严重。 朱砂叶螨的成螨体长0.50.6毫米,雌螨卵圆形,朱红到锈红色,或深褐到黑褐色;雄螨略呈菱形,淡黄色,略小,体长0.30.4毫米。

卵,圆形,淡红到粉红色。幼螨,初孵时近圆形,半透明,取食后体呈暗绿色。若螨,体呈椭圆形,体色较深。一年可发生1015代,南方以成螨、若螨和卵在寄主植物及杂草上越冬;翌春平均气温达到7℃以上时开始活动取食、养殖危害,成螨、幼螨、若螨均喜群集于叶背取食,卵多产于叶背叶脉两侧或密集的细丝网下,每一雌螨一生可产卵达50500粒。高温干旱季节最有利于其大发生,造成整株或一片桂花林叶片灰黄,严重影响到桂花的生长、开花和陈列观赏。

该虫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35%55%,大风暴雨可冲刷虫体,降低虫口密度。

防治方法:保护自然天敌,如小黑瓢虫、小花蝽、塔六点蓟马、中华草蛉、大草蛉等;冬季清除树下杂草并烧毁,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的成螨、若螨和卵;发生初期,用25%的倍乐霸(主要成分为三唑锡)1500倍液喷杀;或用1%的齐螨素乳油(主要成分为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杀;此外,还可用噻螨酮、甲氰菊脂、螨即死等农药喷杀。

2、吹绵蚧 危害桂花的蚧壳虫,有红圆蚧、藤圆盾蚧、红蜡蚧、褐软蜡蚧、吹棉蚧、糠片盾蚧、考氏白盾蚧、蛇眼蚧、矢尖盾蚧、日本长白蚧、橘绵蚧、椭圆盾蚧、黑点盾蚧、侧几细蛎盾蚧、椰圆盾蚧等。其中尤以吹棉蚧、糠片盾蚧、日本长白蚧、橘绵蚧危害相当普遍。

吹绵蚧,成虫体长57毫米,雌虫椭圆形,橘红色,腹面平,背隆起,产卵前在腹部后方分泌白色卵囊,其上有1416条纵纹;雄虫全腹瘦小,长约3毫米,胸部黑色,腹部橘红色,前翅狭长、黑色,后翅退化为钩状。卵,椭圆形,长0.7毫米,橘红色,密集于雌虫的卵囊内。

若虫,椭圆形,橘红色,背面覆盖淡黄蜡粉。蛹,体长3.5毫米,橘红色,体上散生淡黄褐色细毛,被有白蜡质薄粉。茧,长椭圆形,白色,由疏松蜡丝组成,外敷白色蜡粉。

该虫一年发生23代,有世代重叠现象;雌成虫多数群集固定于一处,腹末分泌白色蜡质卵囊,边分泌蜡质边产卵,产卵期达30多天,每雌虫可产卵数百至2000粒;雄虫少,多营孤雌生殖;幼虫孵化后分散活动,后从嫩梢、叶背转迁到枝干上群居危害,吸取树体汁液,并排泄出蜜露,诱发煤污病。由于虫病交叉危害,常导致桂花植株叶片发黄、枝梢枯萎。

防治方法:平常少用农药,保护好天敌;发现少量虫体,及时将其抹去挤压死;冬季喷洒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越冬害虫;卵孵化盛期,用1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或用40%的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或用40%的速扑杀乳油3000倍液喷杀。

3、茶袋蛾 袋蛾类,又称吊死鬼。危害桂花的袋蛾类害虫有茶袋蛾、大袋蛾、小袋蛾等。

它们的共同点是虫体藏匿于袋囊中,以幼虫和雌成虫啃食叶片及嫩枝,严重时可将全株叶片吃光,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危害更为严重。

茶袋蛾,成虫雌雄异体,雌成虫无翅,体长12-16毫米,蛆形,肥胖,头小,生一对刺突;雄虫,体长11-15毫米,翅展22-30毫米,体和翅均为深褐色,前翅近翅尖处和外缘近中央处各有一个透明长方形斑;卵,椭圆形,乳黄白色,长约0.8毫米;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0-26毫米,各胸节亚背线及中后胸气门上线有褐色纵带,带间玉白色;蛹,雌的锤形,深褐色,头小,胸部弯曲,体长14-18毫米,雄的褐色,体长11-13毫米,腹部弯曲呈钩状,臀棘各一对;护囊,橄榄形,黑褐色,丝质,囊长可达25-30毫米,囊外贴以枝皮碎片和截断的小枝梗,平行纵裂整齐。

该虫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成虫羽化常在下午,次晚交配;雌虫羽化后仍停留在囊内,雄虫羽化后飞近雌虫囊袋进行交尾;卵产于囊内,每雌虫产卵500粒左右;幼虫孵化后,从护囊排泄孔爬行至枝叶上,吐丝下垂,随风扩散到四周寄主上取食,将叶片、小枝,以丝缀连制成护囊;幼虫爬行取食时,头、胸露于囊外,护囊挂在腹部;取食时间多在清晨、傍晚或阴天,晴天中午很少取食;初期取食叶肉,剩下表皮为透明斑点,随着虫龄的增加吃叶成孔口、缺刻,虫多时可将全株叶片吃光并嚼食树皮、花果。

防治方法:人工摘去护囊,消灭幼虫;保护好天敌;用黑光灯、频振灯诱杀成虫;用20亿/克棉龄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0倍液在产卵高峰期喷洒;在二龄幼虫盛期,用90%的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4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1.2%烟参碱1000倍液、灭幼脲3号1000-2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3、霜天蛾 成虫体长45-50毫米,体翅暗灰色,混杂霜状白粉;翅展90-130毫米,胸部背板有棕褐色的似半圆形条纹,前翅中部有两条棕褐色波状横线,中室下方有两条黑色纵纹,翅顶有一条黑色曲线;后翅棕褐色,前后翅外缘均由黑白相间的小方块斑连成。

卵,球形,初产时绿色,后变黄色。幼虫,绿色,体长75-96毫米,头部淡绿,胸部绿色,背有横排列的颗粒8-9排;腹部黄绿色,体侧有白色斜带7条;尾角褐绿,上有紫褐色颗粒,长12-13毫米;气门褐色,胸足黄褐色,腹足绿色。

蛹,红褐色,体长50-60毫米。该虫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中过冬,越冬代蛾期为4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第一代7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第二代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成虫白天栖息在树丛、枝叶、杂草、作物、房舍的暗处隐藏,黄昏时飞出活动,交尾、产卵均在夜晚,其飞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虫多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取食叶表层,稍大啃食叶片成缺刻、孔洞,甚至将叶片全部吃光,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防治方法:冬季翻土,杀死越冬虫蛹;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少量桂花单株上出现霜天蛾幼虫,可将其人工捕杀;于3龄幼虫前,用90%的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用4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用100亿/克青虫菌孢子粉500倍液,进行喷洒。

4、丽绿刺蛾 刺蛾类,即洋辣子。危害桂花的刺蛾类有黄刺蛾、丽绿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黄缘绿刺蛾等。它们的幼虫有时可将桂花等植株的叶片吃光,使受害枝条枯萎,阻碍桂花生长,降低花木的观赏和经济价值。 丽绿刺蛾成虫,体长16-18毫米,翠绿色,翅基有四边形暗褐斑一个,后翅浅褐色。

卵,椭圆形,0.9-1毫米,黄绿色。幼虫,老熟时体长约24毫米,体翠绿色,头部红褐色,背中央有蓝紫色和暗绿色线带3条,背有蓝色斑块及刺枝,第一腹节背面着生橘红色枝刺一对,腹末有黑色绒球状毛丛。蛹,卵圆形,长14-17毫米,黄褐色;茧,黑褐色,扁平,上覆白色丝状物,椭圆形,长14-17毫米。该虫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上结茧越冬;翌年4月至5月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第一、第二代成虫羽化、产卵期。

成虫有强趋光性,羽化当晚即可交尾,次日开始产卵,单雌可产卵600-900粒。卵数粒至百余粒,多为30-40粒,集中产于嫩叶背面,呈鱼鳞状排列。初孵幼虫仅取食叶肉及下表皮,留上表皮,3龄以后咬穿表皮,5龄后取食全叶。

幼虫共7龄,喜群集,5龄后逐渐分散。老熟幼虫于树皮缝、树干基部等处结茧,第一代有些结茧于叶背。 防治方法:及时检查桂花植株呈白色至半透明状的受害叶片,对具有大量幼虫的叶片,要及时戴手套摘去杀灭,以防被其毒毛刺伤;人工刮去枝干上的越冬茧,可减少越冬基数,防止来年严重发生;用黑光灯诱杀已羽化的成虫,减少下一代幼虫数量;幼虫期用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等生物农药防治;

幼虫发生期,用90%的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0.3%的印楝素乳油600倍液、1.25%的烟参碱1000倍液、1.2%的除虫脲8000倍液,喷杀幼虫。 5、粉 虱 危害桂花的粉虱类害虫主要有白粉虱、橘黄粉虱、橘刺粉虱、橘绿粉虱、桂花粉虱(合肥、滁洲、芜湖市)等。

它们主要以成虫和幼虫的口器,在叶背刺入叶肉吸食汁液,使桂花叶片卷曲,褪绿发黄,甚至干枯;它排泄出的大量蜜露会严重污染桂花的枝叶,并能引发煤污病,导致桂花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到植株的正常开花和陈列观赏。

防治方法:保护好天敌,如刺粉虱异足细蜂、长腹扑虱小蜂、刺粉虱黑蜂、黄色跳小蜂、草蛉、瓢虫、小蜂、捕食螨等;白粉虱可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粉虱的抗药性较强,在选用农药进行防治时,要注意坚持交替使用和混用的原则,如可用10%的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0%的杀灭菊脂2000倍液等交替使用。

盆栽小窍门

1、盆花简易“小医院”

如果盆花有虫害,可选适当的塑料袋,罩在盆花上,把杀虫剂放在袋中,扎紧袋口,两三天后拿掉袋子,害虫能治尽。

2、自制消毒土

将泥土略微沾湿后,放在火上烘烤,即成消毒土。用这种泥土中盆花,不生虫,不霉根。

3、酸碱土壤简易测试法

有些花草对酸性和碱性要求十分严格,简单测试方法是:用含有15%的盐酸水溶液,滴几滴在土壤上,如果土上起泡,说明是碱性。反之,没有反应,说明是酸性。

4、盆花只长叶,不开花

可施含氮量低些的肥料,就会开花。

5、室内栽培观叶植物

普通灯光能使观叶类植物苞蕾竞放。荧光灯比普通灯光更能使观叶植物的叶子变得青翠欲滴。

6、反射光有利于植物生长

如果在窗台上养花,在盆下放上一个金属薄片(反射光强的)或镜子,可反射一些阳光给盆花,有利与植物生长。

7、养花除臭

室内花卉若用了发酵的溶液做肥料,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若用橘子皮放入肥料液内,气味就会消除。同时,橘子皮本身也是上好的肥料。

《植物识别的技巧和窍门》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爱花卉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识别的技巧”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知识

兰花植物护理技巧和窍门!保持兰花室内植物健康!
识别花草怎么识别?分享识别的方法和软件!
根据识别的层次和手段可将植物的遗传标记分为3类: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 、 生化标记
如何用手机识别植物花卉?轻松识别的方法来啦
根据识别的层次和手段可将植物的遗传标记分为四类: 形态学标记 , 细胞学标记 , 生化标记 ,
花卉识别的前沿技术
养花技巧,打造美丽花园的秘诀和窍门
【免费】Ip102:害虫识别的大规模基准数据集
种月季,浇水特别关键,学会几个“窍门”,叶茂枝繁花争艳
识花君拍照识别植物下载

网址: 植物识别的技巧和窍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48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春天里的学术讲堂:赏花、识花、爱
下一篇: 教你几招 快速分辨常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