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的俞倾波是一个经历3次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创业者,他进入大学后为靠近自己的创业梦想一步步努力。从大一的混迹于校园组织,到大二大三独立做项目,大四毕业后曾经拿到了20w的天使投资,靠自己的努力买了一辆车,担任公司CEO。
守正出奇,铸剑为犁。这是俞清波的座右铭。
创业之路波澜起伏,经历危机成败,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给应届毕业大学生带来重重一击,作为一个大学生创业者,俞倾波3次创业失败经历了什么?
以下是俞倾波的自述,根据采访实录整理。
高三毕业找到第一份兼职
我叫俞倾波(化名),95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回顾我过去的生活和经历,很感慨。希望我的经历能给还在上大学或是在工作的你一点启发或指引。
早在高中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上985、211的概率很小,所以从高三开始就在想,如果去了一所相对比较普通的大学,我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当时的认知告诉我——创业。
《中国合伙人2》剧照
于是,高三毕业的暑假,我就开始为创业做准备并且行动。在那个暑假,我通过58同城找到了我的第一份兼职——是去一家做服装的小公司给衣服印上图案,操作很简单,简单培训一下,会使用机器就行,还挺轻松。不过,这算是我第一次自己独自一人步入社会,我到现在仍旧记得到岗前一天的晚上自己的那份兴奋和忐忑。
半个月后,公司的这批订单忙完,我重新找了一份兼职。
第二份兼职是个体力活——给酒水批发部做搬运工,每天往返于仓库和各个饭店、酒店、食堂之间,每天搬运大概600多箱酒水饮料,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刚染色的头发,全部被汗水浸湿,头发的颜色又都浸染到了妈妈给我的帽子上。
每天工资是100元,工资日结,每天会觉得累,但是当下班拿着一张毛爷爷回家时,那种疲惫很快就被喜悦给冲淡了。
《中国合伙人》剧照
暑假兼职赚的钱,我给弟弟买了一个书包,一套小书桌。书包弟弟至今还在用着,很喜欢。然后用剩下的钱给自己买了双鞋,第一次体验到花自己赚来的钱的那种成就感。
暑假我还做了一件事——水群。我对大学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于是进入大学的各种新生群、贴吧,和其他新生、学长学姐交流讨论。买了学长推荐的床上用品,办了学姐推荐的电话卡,现在想来有点戏剧化。
后来我不再满足于水群,开始自己建群,通过发红包、制造话题以及找到一些在校园圈子里有点影响力的人帮忙邀请人。进入大学前,一个400多人的新生群已经组建了起来。
大二开始第一次校园创业
进了大学,五花八门的社团、学生会招新信息轰炸着新生们。我竞选了班委,加入了两个社团,以及学院学生会的外联部。进外联部的那次面试,是我第一次参加面试。尽管紧张,但也许是由于做了很多准备,最终运气不错,成功从120多人里面杀出重围。
之后,在学姐的介绍下,我加入了学校的一个创业团队,并通过学习和训练成为了一名素质拓展助教、讲师。
时间流逝,校园的小圈子大多已经熟悉,认识了新鲜的人,做了很多事,社会经验也慢慢增长。
属于我的天地正要到来。第一次创业始于大二,2017年11月8日。
我发现,很多大学生觉得食堂吃饭以及下楼拿外卖太过麻烦,基于这个“懒人需求”以及我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了解,我萌生了以做校园外卖为创业项目的念头。
以往在兼职工作中的打磨让我变得独立并且不怕辛苦;在外联部的锻炼让我认识了很多校园及周边商家的老板;素拓讲师的培训锻炼了我用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的能力;对校园各大圈子及社群的熟悉给了我一个流量池;
就差创业团队了,怎么办?找室友,找专业同学。
《中国合伙人》剧照
我们注册了公司,开通了微信服务号,研究了H5的制作,邀请了一些餐饮档口入驻,招募学生兼职,配送到寝。
然而,由于校区宿舍楼较为分散,以及恶劣天气下大学生兼职配送确实靠不住,这个项目最终失败了。
第一个项目宣告失败后,部分合伙人退出了团队,我个人在之后一一还清了他们出的钱,毕竟他们是出于对我的信任,我把他们看作兄弟姐妹,这值得我为此买单。
在校园外卖平台项目中,我们做了大量校园宣传并组织了一些活动,也积累了一批学生用户,于是我们思考转型,开始第二次创业。
本科学习人力的我,带着团队开始试水校园求职平台。核心用户仍旧是大学生,提供的服务以兼职招募为主。我们运营了大量的社群,汇聚了两万+学生群体,并开始使用微信小程序承载服务。
好景不长,我们很快发现以兼职为主的校园招聘平台交易额虽然不低,但所获得的利润实在少得可怜,且极具不稳定性,这无疑无法支撑起一家企业的生存,也许未来它有可能崛起,但这注定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
而我和我的团队,等不起。
《中国合伙人2》剧照
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未来,此时我们已是大三的学生。
创业项目虽然失败了,但是这个过程中收获颇多。除了项目本身的经验教训,我对团队管理、组织协调、创业所需要具备的人员素质和条件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另外,我也因为创业,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我——就像一座黑暗中的灯塔突然发光发亮,让远处的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这里。
或被动或主动,我认识了一些走在不同道路上的人们,有些是我的学长学姐,有些是大学老师,有些是社会上的一些老板、企业家。综合他们的建议,我开始谋求去往大厂实习。
离职大厂开始第三次创业
2020年疫情期间,我参加了大量面试,也不断更新着自己的简历。面试期间,我和来自浙大的同学同台竞争,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在先后经历网易和滴滴的面试后,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
就算我留在大厂,又如何呢?可能还是百万分之一,这不是我想要的。
原本以为,进入大厂,就能得到迅速的成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种成长的边际效益在不断降低。同期圈子里的朋友们的话题大多集中在今天是否又加班了,薪资如何满意或是不满意,部门同事或是部门老大如何如何之类,我不想陷入这样的生活。
《她们创业的那些事儿》剧照
大厂越来越给我以螺丝钉的感觉,看着身边的同事,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于是,我离开了。
第三次创业。
这次创业算得上成功,我选择了教育这个赛道,赚了些小钱,也拿到了一小笔投资,毕业的时候,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辆车。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正当我准备扩大规模时,新冠疫情来了,来得猝不及防。
那个春节,身边的朋友都在热议着会封城多久,假期真长,而我在思考的却是我的公司,我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小企业资金链很脆弱,当时我原本计划着把自己的机构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疫情却直接让我关门了5个多月。
《她们创业的那些事儿》剧照
这期间没有收入,但是房租支出却不会停止。迫于经济压力以及疫情所带来的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不得不修改我的计划,暂停项目,自己进入同类型企业工作学习。
无奈之下,我选择在20年的3月先参加春招,拿了一家在线教育企业的offer,这是退路。当时心想,就算自己的公司经营不下去,我也可以先在别的教育公司先学习沉淀,前路漫漫,未来确未可知。
回顾过往,在创业过程中,我大多时候都有着相对不错的收入,高于我身边同龄人的平均水平,也没怎么亏钱。项目的不论成败与否,带来的只有更多的好处。
我认为,一个人是不会赚到超出其认知以外的钱的,就算凭运气赚到了,也会凭实力亏出去。
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随着认知的提升、社会资源的积累、能力的提升,赚钱将只是一件附带着的事情。
《中国合伙人》剧照
想起自己在大一时定的目标——大学毕业第二年实现年收入20w。我的大学,始终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大学毕业前,这一目标已经提前完成。
一路走来有很多发现,很多感悟,创业这条路很难有标准的方法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创业,我也不鼓励大学生创业,准确来说,大部分人都不适合创业。
相比创业,我更鼓励考研,找到一个更大的平台,对未来一定有益。但是,我绝对支持同学们多实践。大学和中小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个半社会化的地方。
《她们创业的那些事儿》剧照
在大学,我们受学校的保护,有父母的支持,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尽可能去了解社会,懂得社会的一些规则。这个阶段,也需要不断自我总结,迭代认知,先考虑自己有什么,然后才是判断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考虑现实,考虑失败的影响,不断在可承受范围内试错,找到自己的兴趣或者擅长的事情,便已经足够。
对我而言,每一次尝试都是一种成长,一次积累,我能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在不断强大,这就是一种支持我走下去的很重要的力量。
我很庆幸我选择了创业,这将是我一生的乐趣。
-END-
【来留言和我们唠嗑吧】
你有创业的打算吗?
作者 | 杜明慧
编辑 | 吴雨晴
责编 | 杨雪晴
图源 | 网 络
相关知识
“我,毕业1年,20w天使投资,3次创业失败”
创业企业失败案例
90后创业失败 总结7大惨痛教训
创业失败经典案例详情分析
创业失败案例.ppt
分析101个创业失败案例,总结创业失败的前20大原因
这8次创业失败的经历,让我成为了更好的企业家
花伍科技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创业工场投资
创业失败经验总结(共13页)
花伍获得创业工场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网址: “我,毕业1年,20w天使投资,3次创业失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49440.html
上一篇: 盘点中国十位商业大佬们的创业失败 |
下一篇: 242家失败创企报告:倒闭都怪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