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云养经济”的旗号,通过互联网、电话宣传、组织聚餐旅游和参观养殖场等方式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线上认购果树、畜禽、茶场等,承诺到期后可获得高额回报,吸引群众投入资金。
为提醒公众时刻警惕套着“云养经济”外壳的非法集资和传销犯罪行为,央广网联合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推出“云养经济”系列报道。在这组报道中,央广网记者前往安徽、四川等地采访数起案件,深入揭批此类案件的犯罪手法、刻画犯罪链路,以资镜鉴。
0:00
/
6:36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6:36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记者刘保奇 张胜坡)7月,安徽宣城,正值盛夏。然而,“躲”在镜头后的吕萌内心如坠冰窟,他正襟危坐,说话声音低沉,但逻辑清晰。不过,“精明”的他却掉进了一个陷阱。
2021年,元宇宙概念开始盛行,吕萌从中看到“商机”。2023年初,朋友向吕萌推荐一款名叫“元宇宙农场”的游戏,能在网上种果树挣钱,一年最低可以达到200%的利润。如果开垦更高级的土地,年利润能达到300%至400%;如果他能拉人头,还可以挣更多钱。当时他就心动了。
刚开始,吕萌抱着试试的心态投资了8000元,在“元宇宙农场”开垦和种果树。大概20天后,他觉得这比上班挣钱多,又开始追投。
“好运”没能一直眷顾吕萌。当年6月,他突然发现网站在升级转型,便想尽快提现,但“元宇宙农场”已经禁止提现。他共赔了10多万元。
央广网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分子开发一个App上线运营的成本只要几千元,且开发周期很短,内容是虚拟的种植果树游戏。为了吸引老百姓参与,还在某农作物庄园内租用办公地点。他们利用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宣传投资15天回本、30天翻倍,可以说名目上和利益上都具有很大的诱惑性。
“如果我早点投资,肯定能挣到钱。如果平台再坚持几个月,我能把钱提出来,那就‘上岸’了,没想到崩盘这么快。”至今,吕萌仍执迷不悟,觉得惋惜。
项目规划:“1.0版本吸粉,2.0版本回本”
与吕萌相同,李坤同样被这个平台的“高回报”吸引。不同的是,他还是该公司股东之一,主要负责该项目对接讲师及来人考察接待等后勤工作。在此之前,他不止一次掉入过“投资”陷阱。
大专毕业后,李坤曾先后在房地产公司、化工厂工作,后又跟别人干工程。2018年,他参与过“MBI”平台投资,投资了100多万元,后来平台跑路,钱全打了水漂。2019年,他参与某平台的投资,又因为平台跑路亏损了20万元左右。后经人介绍,他接触到一款名叫“元宇宙农场”的游戏。
“元宇宙农场”项目负责人叫邵峰。2018年前后,他注册了多家电子商务公司,准备网络带货,但没有成功。
邵峰向警方交代,2022年9月,他注册了安徽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网上购买类似QQ农场的二手游戏平台,而后开发一款“元宇宙农场”App。
起初,邵峰找技术员修改平台内容。几个技术员听到让玩家在“元宇宙农场”花钱种树,明白这是违法行为,所以只愿意帮他买,但不愿意帮他修改平台内容。他直到花高价才有人同意。
按照邵峰的设想,这个平台盈利点分为几个阶段。在1.0版本时,主要是为了吸粉,就让参与者赚钱,这样才能发展更多人。在2.0版本时,因为投资人的积分在1.0版本阶段绑定在账户里,他们必须在2.0版本商城里兑换产品,这样公司就能赚钱。“我们口号是1.0版本吸粉,2.0版本回本。”邵峰说。
在当月的一次聚会上,邵峰跟李坤提到“元宇宙农场”的事情。“他对我说‘元宇宙农场’是一款游戏App,在上面可以种植猕猴桃,产出的果子可以在平台上流通买卖变现。如果果子卖不出去,也可以兑换猕猴桃。”李坤回忆,第一次,他在“元宇宙农场”投资一棵树,花了五六百元,果子在平台上卖出去后,不仅本钱回来了,还挣到一点钱。于是,他逐步买种子补种,继续在“元宇宙农场”中种植果树。
“元宇宙农场”平台上的游戏页面(图片来自警方 央广网发)
据李坤介绍,“元宇宙农场”是一个在线种植的交易平台。首先,参与者只能通过分享链接下载App,再通过手机号码注册会员。注册成功后,第一步是购买种子,种子需要果子来兑换,而果子是在虚拟市场上自由交易。App有相关操作界面,点进去后,发布求购果子的信息,并附上自己的联系方式,随后卖家会自行联系。
第二步是种植环节,种植土地分为几种,不同种类的土地产果率不一样,产果率越高,意味着投资回报会越高。土地分为四种,第一种入门级的是盐碱地,有五块,每块种植需要500颗种子,五块盐碱地种植满之后,升级到下一种黄土地种植,黄土地每块需要1000颗种子。五块黄土地种植满之后,可以升级到下一种丘陵地的种植,每块丘陵地需要3000颗种子。五块丘陵地种满后,升级到下一种黑土地种植,每块黑土地则需要5000颗种子。
李坤表示,会员种植每一块土地都需要消耗种子的10%作为开垦费用。他举例,有人在一块盐碱地种植一棵猕猴桃树需要500颗种子,再加上10%的开垦费用,也就是50颗种子,种一棵猕猴桃树的花费是550颗种子。“有钱还可以种植好几棵树,没钱就一棵棵种植,但必须把一个等级的五块地全部种满后,才能种植下一个层级的地块。”他说。
据邵峰介绍,在种子来源方面,初次注册账户后,需要通过推荐人或求购中心购买种子。在求购中心,会员可自由发布求购种子信息,自由交易。平台收取10%的果子作为手续费。
“我们对外宣传放出种子100万颗,实际只放出30至40万颗,我们确实夸大宣传了。”邵峰说,起初,1颗种子售价是1元钱,当时他卖给团队是8角一颗,后来会员开始炒作,价格上涨很多。“我知道这是炒作行为,但默许这种情况,因为我觉得这样才能达到吸引人到平台投资的目的。”
打造共享庄园:投资人参与庄园建设,可入股分红
“我觉得这个项目靠谱。”在李坤看来,首先种树能挣到钱,再加上有平台奖励,便推荐给两个朋友。因为两人推广能力比较好,推荐人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不断向下发展下线投资人。团队人数逐渐发展到几百人规模。
“我不清楚具体多少人,但我是地主级别了。”他说,在推广会员方面,首先要自己注册平台会员,注册后要充值(购买种子),这样才有资格推广会员。推广后的会员级别分为四种:一是贫农,直推3人,团队达到21人,果子收益率增加5%;二是中农,直推10人,团队达到80人,果子收益率增加10%;三是富农,直推30人,团队达到270人,果子收益率增加15%;四是地主,直推60人,团队达到660人,果子收益率增加20%。
“我不仅想挣钱,还对这种运营模式和发展理念很认可。”李坤说,他觉得通过拉人头的方式投资能给自己带来返利,下线发展得越多,就挣得越多,所以他不断推广和发展人员来投资。
蓝斐是李坤的下线成员,也是该项目市场主要推广人员。2003年至2008年间,初中毕业的蓝斐在饭店学厨师。而后,他开过网约车,又承接了一些村镇小工程。在这期间,他还做过直销,推广的是日用品,同样办了会员,还在他老家开了一个店。直到2018年,因推广效果不好,利润低,他被迫放弃生意。
在做这个项目时,他和李坤相识。2022年10月,李坤给他打电话说:“这边有个项目,在一家4A级景区,你可以过来看一下。”因为那段时间工程少,而且工程款不好结,蓝斐于是毅然前往宣城。
他坐高铁到达宣城后,当时有人到高铁站接他,然后开车直奔当地一家庄园。次日,他被李坤喊到该庄园售票处二楼一间办公室。
蓝斐记得,当时屋里人很多,他们都在聊这个项目。有人给他介绍,这个项目是个类似QQ农场的网络游戏,可以在App上种树,收获果子。
“对方说通过这个项目吸粉,后期大家还会参与这个庄园建设,入股分红。”蓝斐心想,这个公司在庄园办公,门口停车场挂着“互联网+共享庄园”的牌子,应该靠谱。
蓝斐回忆,当时李坤把农场下载链接发给他,让他在平台申请一个账号。起初,他种了一棵树,后来陆续种满了树,大概花了11万元。因为拉人头种树有收益提成,他便推荐了4人,后来这些人又发展很多人。
“元宇宙农场”上的收租规则(警方提供 央广网发)
截至目前,蓝斐是中农级别,推荐人数高达190多人。“我推荐了许多亲戚朋友参与这个项目,他们又推荐自己的亲戚朋友,就这样滚雪球式发展人员。”他说。
据了解,截至2023年6月23日,该项目已在全国发展了10140名会员。会员户籍涉及安徽、江苏、浙江、福建、陕西、重庆、四川、贵州、上海、湖北等十余省市,会员层级发展到了32层,涉案资金数亿元。
宣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李伟说,这起传销案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涉及地域广,除西藏等少数省市外,全国均有涉及。二是涉及人数多,该平台上线3个多月,裂变发展上万名会员参与。三是迷惑性强,该团伙租用当地实体庄园办公楼,对外谎称庄园是其实体产业,以此误导和欺骗参与人。
安徽省公安厅经侦总队蒋闻博表示,传销的本质是“传”,也就是假借各种时髦的、流行的名目,通过人传人、人拉人这种击鼓传花的模式,让财富向极个别金字塔尖上的人集中,从而制造创富梦想、暴富神话。这里讲的“传”体现在“名利”双收。所谓的“名”,就是不法分子带有欺骗性的话术,通过授课、推荐等方式,以虚构的名目宣传出去,让老百姓觉得前景广阔,甚至感到是在互相帮助,或者是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贡献。所谓的“利”,就是不法分子制定上线从下线处获得收益的方式和比例,像撑伞一样将上下线关系传播扩散出去,只要参与的人越多、下线投入越大,上线获得的收益就越多。
然而,邵峰称,“元宇宙农场”平台注册会员高达1万多个,但他估计实际人数仅有几千人,因为很多人会用别人的手机注册多个账户。
平台失控:平台从种树升级为商城,多名团队长退出
蓝斐介绍,在“元宇宙农场”1.0版本时,他实际投入11万元(排除投资收益部分),但在平台转型到2.0版本时,他又投入了22万元(排除投资收益部分),总投资33万元。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平台转型到2.0版本时,这些钱都无法提现了。
蓝斐说,当时公司升级到2.0版本时,没有任何征兆,更没有事先告知,就把已经获利的1.0版本会员账户冻结了,不再产生任何收益,但没赚钱的会员可以继续产出果子。
“我想让平台升级,这样既能规避风险,又能安全过渡到商城阶段。”2023年5月左右,邵峰意识到这个项目涉嫌传销,决定向商城方向发展,从虚拟种树改成了商家入驻,平台收取管理费模式。
庄园内种植的猕猴桃树(刘保奇/摄)
2023年6月,“元宇宙农场”转型为“商城”。邵峰把App内原“元宇宙农场”的投资人整体转移过来,包括投资人未卖出的果子。在这个“商城”里,原农场里的果子1:1等额兑换成积分,以积分方式在商城账户余额中显示,积分可以在商城里购买产品,购买产品后,每天平台会返利。
他举例,会员在“元宇宙农场”里面有100个果子,迁移到“商城”里就是100积分。然后“商城”里有一瓶水,也价值100积分,他将这100积分购买这瓶水,之后商城会每天给他0.06%左右的交易积分返利,而购买的水确实也会实体发货。
此外,拉人头也会有奖励,模式和奖励比例和“元宇宙农场”类似,只不过层级更多,分为10级,具体层级从低到高分别为1星、2星、3星,直到10星。每一级别的负责人都会收取全部下级投资人在商城消费金额的0.06%作为奖励收益。
李坤解释,在1.0版本到2.0版本转型阶段,新进会员少,老会员对新平台的理念模式不理解,大家都想退出。如果把积分变现,导致交易量就会减少,积分流转速度变慢,平台就无法正常运转。此时,部分会员意识到公司诈骗,便准备向公安机关报警。为安抚客户情绪,李坤决定先拿自己的钱支付给部分会员,他们把账户积分转到我账户里。
“当时很多团队长对2.0版本没有信心,或者说更喜欢1.0版本的高收益模式,因此他们不想把赚到手的钱用来收购下线会员手中的积分。”蓝斐说,当时平台在2.0版本时,基本没有新会员进来,平台里都是老会员,导致平台里的种子和果子都交易不出去,会员无法变现。
彼时,公司有一名团队长从“元宇宙农场”挣了几十万,直接退出了。但是,他线下还有几百名会员,这些人就开始闹,公司就把这些人的钱退了。后来,公司又有几名团队长离开,团队的会员又开始找麻烦,担心把事情闹大,就把能变现的商品给他们,如果不满意,那就只能退钱。
“当时公司觉得这种虚拟种树没有结合实体。有些会员担心无法变现,我们才推出了2.0版本。”邵峰说,起初,2.0版本是一半种树,一半商城,推出了果子可以在商城里面兑换商品的模式,持续了大概一个月,有人就停止种树了。然后,他们把1.0版本的收益数据打包带入了2.0版本,变成了积分和权证,果子兑换权证是1:1,果子兑换积分是1:6。这个权证就是代表会员的权益证明,可以在商城里挂商品出售,也可以私下交易。
邵峰表示,当时他想通过游戏让大家赚钱,从而吸引人气,然后再慢慢转型商城。“不过,平台会员都想通过游戏种树结果子赚钱,没人对兑换商品感兴趣,后来平台就失控了。”他说。
(文中吕萌、李坤、邵峰、蓝斐均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知识
“云养经济”系列报道之一:起底“元宇宙农场”骗局
揭秘杭州元宇宙江湖一条丝巾+区块链=?备受争议的数字藏品却预示着元宇宙的未来
特赞《元宇宙营销白皮书》:9位行业玩家揭秘元宇宙营销
首届元宇宙(洛阳)牡丹花会 ,正式上线!快来云赏花吧!
一条丝巾+区块链=?今天备受争议的数字藏品却预示着元宇宙的未来
如何理解农业元宇宙
厦门元宇宙AR夜景秀震撼上演!
请警惕“认养”“云养殖(云种植)”非法集资风险
花卉苗木元宇宙
普融花:元宇宙产业链整体发展趋势
网址: “云养经济”系列报道之一:起底“元宇宙农场”骗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52955.html
上一篇: “江海英才”计划实施15年,资助 |
下一篇: 鹰眼预警:百合花销售毛利率大幅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