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洛阳1月1日电 (记者 韩章云)《洛阳市洛阳牡丹保护与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月1日起施行。这是古都洛阳对牡丹这项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名片制定的首部法规。
图为游客在洛阳观赏牡丹。(资料图)韩章云 摄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是中国著名古都,牡丹则是洛阳的一张亮丽名片。
洛阳牡丹品种繁多,花色甚丰,有9大色系10种花型,全市牡丹种植面积达10余万亩。一年一度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至今已举办40届,洛阳牡丹也远赴荷兰、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开展文化、经贸交流,香飘世界。1982年,洛阳市将牡丹定为市花。
近年来,洛阳牡丹美誉度持续提升,但也偶有珍惜牡丹遭游人“顺手摘花”的情况出现。在业内人士看来,洛阳为牡丹保护与发展立法,无疑是为牡丹打造隐形的“保护罩”。
图为盛放的洛阳牡丹。(资料图)韩章云 摄
《条例》分为总则、种植与观赏园建设、产品开发与贸易、文化与传承、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七章四十八条内容,为加强洛阳牡丹保护管理,促进牡丹文化传承,打造牡丹花都,建设北国花城,推动牡丹及其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洛阳将继续加大牡丹种植与观赏园建设。《条例》明确,提高洛阳牡丹种质资源库管理水平,建立濒危品种、珍惜品种、特色植株、野生植株以及四十年以上株龄牡丹档案,鼓励和支持洛阳牡丹异地建园、布展,扩大洛阳牡丹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延长牡丹产业链方面,《条例》提出,鼓励支持牡丹深加工企业开发牡丹食品、药品、保健品、日化用品等,延伸牡丹加工产业链。同时,培育以牡丹鲜切花、盆花销售为主的综合型花卉交易市场,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与牡丹产业相融合。
图为盛放的洛阳牡丹。(资料图)韩章云 摄
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积淀出深厚的牡丹文化。《条例》提出,提高洛阳牡丹文化影响力,布局牡丹主题年轻化消费业态,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同时支持洛阳牡丹品牌建设。
而对于破坏、损毁公园等绿地内牡丹植株的,《条例》规定,拒不改正的将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条例》的施行,洛阳王城公园园林高级工程师范崇霞表示欢迎,她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了满足游客沉浸式赏牡丹的需求,洛阳部分牡丹观赏园的围栏、绿化隔离带正在逐步拆除,“有了法律保护,保护洛阳牡丹就多了一层保障”。(完)
相关知识
立法“护花” 让世界爱上洛阳
立法“护花” 让世界爱上洛阳 | 河洛观潮
洛阳市洛阳牡丹保护与发展条例【2023
兼顾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 洛阳将为一“花”一“菜”立法
张家川县立法促进花儿保护和传承
9月1日起施行!潮州出台省内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
长江保护法今起实施守护一江碧水,重庆各部门这样干!
立法促绿化 尊法护环境
《河南省绿色建筑条例》下月施行,“空中花园阳台”首次写入立法,“绿色建筑”“第四代住房”的精准定义到底是什么
中国为何最先对生态保护补偿全面立法
网址: 为一朵花立法 洛阳牡丹保护与发展条例今起施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5486.html
上一篇: 爱护花草倡议书范文(精选8篇) |
下一篇: 【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