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艺术博物馆:园林式布局营造舒适微气候
广州成为世界银行“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项目”首个试点城市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赵燕华 通讯员 穗规资宣
图/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
广州不单是四季如春的花城,还要成为环境舒适、气温清爽的“酷城”。9月21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广州获选成为世界银行“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项目”首个试点城市,开展为期约一年半的试点工作,力争成为全球气候治理“领先城市”,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学习范本。
据介绍,目前,广州已组建由政府部门、技术和科研机构等组成的工作团队,正密切与世界银行专家团队保持在线联动,稳步推进示范项目实施及相应技术研发等工作,近期也将继续开展以“酷城”为主题的系列宣传和公众参与活动。
三大理由让世行选择广州
世界银行城市发展和灾害管理局于2019年正式启动可持续城市降温工作,旨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可持续、可负担的降温解决方案。今年2月,世界银行致函广州市政府,正式选定广州市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项目”的首个试点城市。
城市降温,简而言之,就是减轻热岛效应,提高城市宜居性。世界银行缘何选择广州?据了解,经过多次考察调研,世界银行认为广州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人居环境建设等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优异,都具备开展城市降温工作的良好基础。
长期以来,广州一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有效地将现状市域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控制在24%以内,森林覆盖率保持在42%以上,保护维育了大量生态空间。
为促进城市通风,广州结合河流、绿地、道路和各类开敞空间构建“六主多级”的风廊体系,开发应用了重点地区风廊评估技术,为城市降温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修复方面,广州成功实施多个相关项目。如积极推进白云山“还绿于民”。
此外,广州作为全球亚热带地区人口与经济活动最集中、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市发展面临的气候挑战与治理途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探索形成可实施、可推广的城市降温措施,对全球城市降温这一重要议题和战略行动具有探索性和示范性意义。
广州市通风廊道规划图
三种类型探索“城市降温”
目前,广州正按照“展示广州范、实现国际化、体现专业化、确保广泛性、提升附加值”的原则,与世界银行共同紧密推进试点工作,开展广州“酷城行动”。
据了解,广州将通过风廊划定、生态低碳城区、海绵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等城市规划实践,推进改善城市下垫面与表面热性能、应用节能措施等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真正综合、系统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广州正在推进示范项目的实施,在永庆坊二期开展旧城更新提升示范项目,针对街区与建筑尺度,在旧城高密度地区传承和创新岭南建筑降温降湿技术,并为市场开发型项目可行性进行示范;在中新知识城开展绿色生态低碳新区建设示范项目,针对城市组团尺度,探索中高强度开发新区规划设计中的城市降温策略和措施,以及从规划到建设的可持续降温管理路径;在海珠湿地开展绿色基础设施降温效益评估示范,针对城市和片区尺度,进行城市降温、固碳、健康、游憩、生物多样性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定量评估和效益核算,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与品质提升提供支撑。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晖介绍,目前示范项目正在推进过程中。例如,永庆坊二期是典型的高密度老城区,利用城市更新微改造的契机,对阻碍通风的建筑进行改造,采用遮阳、通风、隔热等措施,“我们根据世行专家的意见,在一些建筑屋顶和外墙采用反射性涂料、降低辐射等。气象部门也在永庆坊二期设置了监测点,记录相关措施的降温效果。”
探寻“冷源”缓解热岛效应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体规划处处长廖绮晶透露,本次试点是侧重于政策咨询、知识合作类的“软项目”,按照世界银行联络组织、国际专家参与、我方实施项目的方式开展,并通过世界银行网络帮助广州与国内外城市分享经验和知识。
通过本次试点、通过上述城市规划实践,广州的气温能下降多少?广州市规划协会副会长黄鼎曦解释,试点主要是通过增加城市“冷源”来缓解热岛效应,但因为全球变暖的趋势仍在加剧,究竟能降低多少度,项目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指标,“更重要的是减少全球变暖对人们健康、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廖绮晶表示,温度与人体体感温度(人体舒适度)会存在差异,同样的温度环境下,通风、遮阳、隔热不同,人体的感觉也不一样,岭南建筑就凝聚了不少智慧,比如梳式布局、在建筑内部植入天井、冷巷、架空等空间,达到通风降温的目的,改善了建筑环境微气候。
李晓晖表示,从整个城市的尺度看广州近十年来确实处于升温的趋势中,但城市中更小尺度的不同地区温度变化也并不完全一样。他介绍,在南沙作过研究,同样开发强度的两个小区,采用的降温措施不同,温度的区别在0.5℃到0.8℃之间。此外,以海珠湿地为例,可收纳约200万立方米的雨水,调节周边城区内涝50平方公里;湿地周边去年的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比广州全市平均水平低20%左右;湿地周边平均气温比全市平均低0.5℃-1℃。
[专家说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传统岭南建筑顺应气候特点,发展出通透开敞的建筑布局、轻慢简洁的建筑造型以及灵活实用建筑细部,如“梳式布局”、冷巷、趟栊门等都传承至今。城市降温理念着眼于提高宜居性,其最终目标是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与岭南传统建筑“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取向相契合。
广州奖国际顾问,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运动创始人和指导委员会荣誉主席游建华:过去10年间,广州采取了一些措施,为城市降温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挑战在于,这些措施之间相互独立,没有统一起来。本次“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试点工作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真正综合与系统的框架。
[名词解释]
酷城:酷城来自于英文Cool City,是指环境舒适、气温清爽的城市。
城市降温:城市降温是指通过自然调节或人工干预减少城市建成环境内热量吸收、排放和积蓄,达到降低城市环境温度控制和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以提高城市气温舒适度和宜居性。随着全球变暖的灾害效应加剧,城市降温正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新理念、新议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寻找冷源缓解热岛效应 花城也要变“酷城”
什么是热岛效应?如何消除或缓解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
屋顶绿化怎样缓解热岛效应?
视频讲解|热岛效应
家庭园艺缓解高温“热岛效应”屋顶绿化可降温
城市“热岛效应”新解:气候越湿润地表越粗糙 效应越明显
深度解读:热岛效应&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地理过程性分析: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天气系统影响过程
关注三明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缓解措施.pptx
网址: 寻找冷源缓解热岛效应 花城也要变“酷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5998.html
上一篇: 蚌埠曹山街道民政服务站开展“巧手 |
下一篇: 热岛效应,指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