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甘肃夏日丰收图鉴:乡村美丽经济一路生“花”

甘肃夏日丰收图鉴:乡村美丽经济一路生“花”

夏日的乡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发展的活力。从陇东高原的金黄花海到河西走廊的缤纷花田,一个个特色产业扎根沃土,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绚丽光彩,铺就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盛夏时节,正是黄花菜的采摘旺季。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东坪村通过“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的模式,使当地的黄花菜基本覆盖全国各地消费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菜”。

在河西走廊的花田里上演着另一种丰收图景。嘉峪关市新城镇的千亩向日葵正铺展成金色画卷。农户们在农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统一规范操作,确保种子纯度达标,为丰收提供保障。

甘肃夏日丰收图鉴:乡村美丽经济一路生“花”

“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玉门市通过“专业化指导、订单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合同化收购”的方式大力发展花卉制种产业,引导农户抱团发展、集中种植制种花卉。目前,玉门市13万亩制种花田已进入盛花期,今年花卉制种产值预计突破3亿元。

花卉制种产业扮靓了美丽乡村,鼓起了农民钱袋子。张掖高台县采取公司集中育苗和农户分散种植、实验示范和科技推广相结合的方式,标准化推进花卉制种产业,生产的花卉种子品质纯正、合格率高,深受客商青睐。今年,高台县种植制种花卉2万多亩,预计实现产值2亿元。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我省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产业,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甘肃台报道

记者:郭芊岐 魏平 周景峰 孙亮

庆阳融媒 梁湄 西峰融媒 李丽娜 李红涛

张掖融媒 杜平 任先鹤 张爱晶

嘉峪关融媒 徐晓飞 许婧 李冰 李巍

酒泉融媒 靳晶 魏丹丹 卢建飞 车轩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

相关新闻

新华网:甘肃舟曲:“簪花之路”风景廊道激活文旅新动能

这是7月12日拍摄的舟曲拉尕山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12日拍摄的舟曲拉尕山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

游客在舟曲拉尕山一处特色民宿外游览(7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游客在舟曲拉尕山一处特色民宿外游览(7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12日拍摄的舟曲拉尕山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12日拍摄的舟曲拉尕山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

几位游客在舟曲拉尕山上露营游玩(7月12日摄)

几位游客在舟曲拉尕山上露营游玩(7月12日摄)

游客在舟曲拉尕山上合影留念(7月12日摄)

游客在舟曲拉尕山上合影留念(7月12日摄)

这是7月12日拍摄的舟曲“簪花之路”风景廊道沿线风光(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12日拍摄的舟曲“簪花之路”风景廊道沿线风光(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12日拍摄的舟曲拉尕山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12日拍摄的舟曲拉尕山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12日拍摄的舟曲拉尕山一处特色民宿(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12日拍摄的舟曲拉尕山一处特色民宿(无人机照片)

今年以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深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促进融合业态提质升级,从当地藏族女子“以花为簪”的古老习俗中取名,积极打造一百多公里的“簪花之路”风景廊道,依托拉尕山、白龙江、博峪藏寨花谷、茶马古道遗址等特色旅游资源,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深度融合,使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带动沿线村落的民宿客栈、非遗工坊、休闲农业等业态发展,全面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甘肃新闻丨夏日陇原 风光旖旎

夏日陇原,风光旖旎,色彩斑斓。节目的最后,让我们一起徜徉夏日花海,感受锦绣陇原风光。

甘肃夏日丰收图鉴:乡村美丽经济一路生“花”

记者:刘向红 魏平 车国柱 哈骥洲 谢明德

嘉峪关融媒 徐晓飞 许婧 李冰 李巍

临夏州融媒 苟裕光 尤苗苗 杨明学 黄龙 敏玉婷 杨玲玲

古浪融媒 酒泉融媒 靳晶 何明洋 郑娅楠 庄浪融媒 曹小成 杜亮亮

相关知识

释放赏花经济“美丽效应” 助力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美丽经济 一路生花
云南嵩明:园区引领“美丽经济” 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美丽经济”“热”起来!鲜花产业“一路生花”绽放勃勃生机
春暖花开时,看“美丽”经济“一路生花”
“美丽经济” 一路生“花”——访兰州新区花卉产业基地
“美丽经济” 一路生“花”——访新区花卉产业基地
【美丽经济一路生花 ...
时评:“鲜花经济”绽放 “美丽产业”一路生花
“新区造”一线观察丨新区:“美丽经济”一路生“花”

网址: 甘肃夏日丰收图鉴:乡村美丽经济一路生“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6127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金银花种植的市场前景
下一篇: 临武:七月流金!50亩油葵喜获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