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3
山香根
山香根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胡椒科植物荜澄茄或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
①荜澄茄,在果实充分成长而未成熟仍呈青色时采收,连果枝摘下,晒干。干燥后,摘下果实(每粒须连小柄)。 ②山鸡椒,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枝摘下,除去枝叶,晒干。【原形态】
①荜澄茄
常绿攀援性藤本,茎长约6米。叶互生;叶片椭圆状卵形或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斜心脏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成单生的穗状花序,长约10厘米;花小,白色,无花被。核果球形,直径约5毫米,黑褐色。果期8~9月。 分布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印度、西印度群岛等地。
②山鸡椒
又名:山苍树、香叶、山番椒、山姜子、野胡椒、香柴子、香粉树、粉果木、过山香、土澄茄、满山香、木香子、木筑子皮。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5米,除嫩枝嫩叶有绢毛外,其它部分无毛。枝叶芳香。叶互生,纸质,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11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叶柄纤细,长10~20毫米。花先叶开放或同时开放,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单生或束生,总苞片4,黄白色,有缘毛;每1花序有花4~6朵;雄花直径约3毫米,花被裂片6,倒卵形,雄蕊9,排列成三轮,中央有小椭圆形的退化雌蕊;雌花直径约2毫米,子房卵形,花柱短,柱头头状。浆果状核果,球形,直径4~6毫米,黑色。种子有脊棱。花期2~3月。果期7~8月。生于灌丛、疏林或林中路旁、水边。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
辛,温。
性状
①荜澄茄
未成熟的干燥核果,上部近圆球形,直径3~6毫米。表面暗棕色至棕黑色,有网状皱纹,顶端有一小突起的柱头遗迹,不甚明显。基部果皮延长,形成细直的假果 柄,长3~7毫米,直径1毫米以下,表面有纵皱纹。外果皮和中果皮稍柔软,内果皮薄而坚脆。内含未成熟种子1粒,黄棕色,富油质,有的皱缩干瘪。气强烈芳 香,味苦。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
②山鸡椒
又名:山胡椒(《滇南本草》),味辣子(《分类草药性》),山苍子、木姜 子。成熟的果实,近圆球形,直径3~6毫米。外皮棕黑色或黑褐色,有微细的网状皱纹。果基部常可见残留的小形宿萼,具6齿,下连细长的果柄,均易脱落。外 果皮及中果皮柔软多油,内果皮薄而坚脆。内含种子1粒,子叶2片,黄棕色,富油质,旺根细小,朝向果实的顶端。气强烈芳香,略如老姜,味稍辛辣而微苦。以 粒圆、气味浓厚、富油质者为佳。主产广西、浙江、江苏、安徽。此外。四川、云南、广东、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亦产。目前的商品荜澄茄均用此种。
山香根的效果
功效
为胡椒科植物荜澄茄或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 主治食积气胀,脘腹冷痛,反胃呕吐,肠鸣泄泻,痢疾,痰癖。
经脉
归脾经、肾经。
主治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暖肾。治食积气胀,脘腹冷痛,反胃呕吐,肠鸣泄泻,痢疾,痰癖。
①《海药本草》:主心腹卒痛,霍乱吐泻,痰癖冷气。 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并肾气膀胱冷。 ③《开宝本草》:主下气消食,皮肤风,心腹间气胀,令人能食。 ④《滇南本草》:泡酒吃,治面寒疼痛,暖腰膝,壮阳道,治阳痿。 ⑤《纲目》:暖脾胃,止呕吐哕逆。 ⑥《本草求原》:治反胃吐黑绿水。 ⑦《现代实用中药》:治淋疾。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擦牙或搐鼻。注意禁忌
《本经逢原》:阴虚血分有热,发热咳嗽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