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洛阳:科技之花结创新硕果

洛阳:科技之花结创新硕果

洛阳:科技之花结创新硕果

2020.12.23 08:41 来源: 洛阳网-洛阳日报

  洛阳轴承助力“天问探火”,“洛阳造”平视显示器为C919擦亮“眼睛”,洛阳连接器为“复兴号”动车组构筑“安全线”……回眸“十三五”,一批“叫得响、数得着”的“洛阳创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助力我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

  “十三五”以来,我市以现代创新体系构建为统揽,坚持打造洛阳自创区建设“一个龙头”,强化人才“一个支撑”,抓好实施“双倍增”行动,打通“四个通道”,推进“四链融合”“三大举措”,科技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优化生态 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近日,在位于高新区的洛阳绿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里,一台台崭新的智能环保设备整装待发。这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资金,不少是“贷”来的。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签下不少订单,急需大量流动资金购买原材料。在我市“科技贷”政策支持下,这家企业从银行获得300万元低息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科技创新,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市结合产业与院所,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完善政策链,抢占科技前沿

  我市不断丰富完善现代创新体系“1+3+N”政策体系,量身定制50余项针对性、突破性强的创新政策,涵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业、科技金融、人才引进、服务保障等方面,以政策红利为科技创新增添动力。

  安排资金链,浇灌创新之花

  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科技贷”,累计为企业提供贷款授信超过5亿元;在全省率先推出普惠型科技创新券,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3.02亿元,引导全社会投入研发资金14.83亿元;设立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等各类创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超过500亿元。

  时速250公里高铁轴承产品完成试验,高铁轴承国产化再进一步;清洛基地FGM01型高效成型打磨车成功打破进口垄断,填补国产化空白;中铝洛铜围绕结构—功能一体化铜合金新材料制备攻关,实现高端芯片引线框架、高端连接器用高性能铜合金的技术突破……一个个源自老工业基地的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挺起“中国制造”的脊梁!

  搭建平台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眼科OCT影像设备样机在这里下线,国内最高精度手机盖板检测仪在这里实现首台销售,国内首台语音控制消防机器人采用这里的技术……在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一项项在这里孵化的“黑科技”让人目不暇接。

  该园区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科技服务业等产业招才引智,孵化和培育了一批高质量的项目和团队,目前已进驻500余家科技型企业,形成了新型研发机构支撑、龙头企业引领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有了高层次的平台,科技创新才会如虎添翼。近年来,我市加大土地、资金、专项人才编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推动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看看成果

  我市建立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孵化服务链条,积极探索“孵化+创投”等孵化模式。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各类研发平台2400余个,一颗颗创新创业的种子在这片沃土上播撒、萌发、壮大。

  数数创新

  清洛基地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装备研究所自主研发的FGM500型高效成型铣磨车日前在南京地铁1号线正式上线作业,为该条线路平稳运行提供保障;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研究院孵化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将手机盖板玻璃检测技术落地转化;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内的洛阳爱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快速研发新一代核酸提取试剂盒,能够高效快速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一项项业界先进技术和产品,在河洛大地孕育、成长!

  会聚人才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日前,在位于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视微影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中试生产车间里,彭先兆团队成员正在加紧组装调试一批眼科高端OCT影像设备。前不久,该企业自主研发的VG200型OCT影像设备实现小规模量产,多项性能国际领先。

  2015年,彭先兆带领团队从美国回到洛阳,成为第一个落户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海外归国团队。“选择来洛阳,是因为这里不仅有良好的创业政策和资金支持,还有全程‘保姆+管家式’的服务,让我们能够一心一意做科研。”彭先兆说。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市创新出台了“1+4”一揽子人才工作政策,大力实施“河洛英才计划”等人才工程,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像彭先兆团队一样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洛创新创业。

  目前,全市共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6名、中原学者12名、中原科技(产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名、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85名、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61个。

  田克恭团队研发的三联灭活疫苗推向市场,标志着我国H9亚型禽流感疫苗进入基因工程时代;清华大学邢新会团队研发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仪,在第45届日内瓦国际新产品新技术发明博览会上摘金;何华团队的激光增材强化尖轨技术,能让铁路尖轨使用寿命延长3倍……大批人才的会聚,带来科技创新成果“井喷”。

  创新发展,步履铿锵。下一步,我市将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彰显特色优势,进一步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走好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之路。(记者 戚帅华)

[ 责任编辑:唐好优 ]

相关知识

科技创新结硕果 “碳汇”助力东港区市容环境华丽蜕变
科技硕果添彩“创新中国”
四川成都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钟启文 浇科技之花,结园艺硕果(钟启文董事长)
【话洛阳】经济日报:“洛阳制造”正崛起
“洛阳制造”正崛起
贵阳高新区:“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洛阳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方案.pptx
“洛阳红”,引领牡丹深加工产业创新发展
建薯业“硅谷” 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网址: 洛阳:科技之花结创新硕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6745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洛阳塑料牡丹节、温州塑料樱花展引
下一篇: 洛阳工业实现首季度开门红 新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