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或许是二十四节气里最特别的一个日子,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它是节气,告诉人们此刻风清日丽,切莫辜负这人间春色;它是节日,让人们明白,告别要在山青水秀时,祭祖是为了记住。因而兼具了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清明节吃寒食。
寒食初为节时,禁烟火,吃冷食。它曾是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也是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如今,人们早已将寒食和清明融合为一。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据《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曹操觉得寒食节这是个陋习,于是就颁发了一道《明罚令》废止了这个节日。原文说:“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大意就是听说在山西一些地方人们过寒食节,但是吃冷食对老人和儿童的身体健康不好。因此废除这个节日,如果有违反者,家人、官吏都将接受刑罚。曹操废止这个节日,是怕把山西寒冷地区的老百姓给冻饿坏了。
清明节做为节日是在唐朝之后。据资料记载,唐代,由于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唐玄宗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年)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杜甫的《清明》中说:“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清明时节,踏青、郊游、“吃”春,好不热闹。
宋元时期,清明节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并融汇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等习俗内容。
清明三候的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诗人说:“柳花过,万物清明。”
一候桐花,主要是指泡桐花,它在清明时节应时而开,是春、夏递嬗之际的重要物候,《周书》记载:"清明之日桐始华",奠定了桐花"清明之花"的地位。“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一句点睛,花势壮观喷薄而出。
二候麦花,它被称为寿命最短的花,只有5到30分钟的须臾绽放,比“昙花一现”还要短。杜甫温柔的说:“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麦花是平凡的,几乎是常见花中最小的花,没有花瓣和萼片,在植物学上叫“不完全花”,只保留了繁衍后代最重要的花蕊,完成生存与繁衍的使命。
三候柳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说:“杨柳,纵横倒顺插之皆生。春初生柔荑,即开黄蕊花。至春晚叶长成后,花中结细黑子,蕊落而絮出,如白绒,因风而飞。子着衣物能生虫,入池沼即化为浮萍。”因“柳”谐音“留”,故有惜别之意。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失败后、遭遇贬谪。路上他写了《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屡遭贬谪的他,依然有豁达心境对着江岸垂柳抒写女子对心中男子的殷殷情怀。
香椿豆腐
主料:香椿、豆腐。
辅料:香油
调料:盐、白糖。
制作过程:
1.香椿摘洗干净,焯水后,冲凉、切碎;
2.豆腐焯水后,自然冷却,轻轻揉碎;
3.香椿和豆腐分别加入盐、糖、香油调味;
4.倒入器皿,放入煮熟的蜜豆仁,配上鱼籽酱即可。
蚕豆泥配黑鱼籽酱
主料:蚕豆
辅料:鱼籽酱、蜜豆仁。
调料:盐,鸡油,白糖,清鸡汤。
制作过程:
1.春蚕豆去皮,加入盐,姜片煮熟打成蓉泥后过箩;
2.锅内加少许鸡油,将打好的豆泥轻炒均匀;
3.加入清鸡汤,盐,白糖微煮至粘稠;
4.倒入器皿,放入煮熟的蜜豆仁,配上鱼籽酱即可。
爆炒河虾
主料:河虾
辅料:葱、姜、蒜片。
调料:料酒、盐、味精、白糖、香油。
制作过程:
1.河虾清水浸泡,冲洗干净,剪掉虾须脚;
2.4成油温迅速快炸捞出;
3.锅内留底油,下入葱、姜、蒜片炒香,倒入河虾;
4.烹入调料,大火爆香,快速出锅。
中华节气菜设计师
狄崇坤,华天凯丰餐饮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艾窝窝
主料:糯米
辅料:大米粉、芝麻仁、核桃仁、瓜子仁、青梅、金糕。
调料:白糖、冰糖渣、糖桂花。
制作过程:
1.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六小时(陈糯米需浸泡二十四小时),沥净水,上笼用旺火蒸一小时;
2.取出放入盆中,浇入开水,盖上盆盖,浸泡15分钟,使糯米吸饱水分;
3.将米捞入屉中,再上笼蒸30分钟取出,仍放入盆中,用木槌捣烂成团,摊在湿布上晾凉;
4.烹制馅,将核桃仁用微火焙焦,搓去皮,切成黄豆大的丁。芝麻仁用微火焙黄擀碎。瓜子仁洗净。青梅切成绿豆大的丁。金糕切成黄豆大的丁。将以上原料连同白糖、冰糖渣、糖桂花合在一起拌成馅;
5.将大米粉蒸熟晾凉,铺撒在案板上,再放上糯米团揉匀后,揪成个小剂子,逐个摁成圆皮,在每个圆皮上放上馅,包成圆球形即成,装盘装饰金糕粒。
青团
主料:糯米粉
辅料:艾草汁、澄面、豆沙馅心。
调料:绵白糖、黄奶油。
制作过程:
1.将黄奶油隔水融化与艾草汁、绵白糖混合,倒入糯米粉中和成面团,揉光滑滋润;
2.将澄面倒入沸水中搅拌烫熟,搓至滋润无颗粒,再与糯米粉面团混合,上机器搅拌光滑滋润有韧性即可;
3.下剂子,包入豆沙馅心搓圆,剂口朝下放在蒸纸上;
4.上蒸锅蒸10分钟,取出即可。
中华节气菜设计师
刘吉桐,华天凯丰餐饮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相关知识
柳花飞絮,又还是、清明寂寞时节。
柳花飞絮,又还是、清明寂寞时节。 诗词名句
清明三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清明话“柳”丨花花万物
二十四节气品花之清明
清明风物:风吹柳花满店香 春耕春种正当时
花影随节气,四季如诗如梦——踏青清明,感受春的韵律与生命的力量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三候:桐花、麦花、柳花
柳花如烟
“柳花飞絮”的出处是哪里
网址: 柳花飞过 万物清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67988.html
上一篇: 今日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 |
下一篇: 清明节气物候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