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蜗牛和蛞蝓对花卉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蜗牛和蛞蝓对花卉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蜗牛和蛞蝓对花卉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林漫亚

蜗牛、蛞蝓为间隙性暴发、杂食性软体动物,危害花卉的蜗牛主要有同型巴蜗牛 (Braadv6aena similarisFerussac) 和灰巴蜗牛 (Bravida Benson),蛞蝓主要有野蛞蝓 (Agriolimax agrestisL.),每年 4 ~ 7、9~10 月份均可发生危害。过去由于花卉面积比较小、花卉品种比较少,严重受害地块也较少。近年来,随着花卉种植面积逐年递增,适应各种季节的品种不断增加,蜗牛、蛞蝓的发生面积也逐年扩大,危害逐年加重,成为我国花卉重要害虫之一,特别是某些花卉出口基地,由于害虫的严重危害而遭受重大损失。

1、形态特征

(1) 同 型 巴 蜗 牛: 成 螺 贝 壳 高 12mm, 宽16mm,壳质厚而坚实,体螺层 5 ~ 6 个,壳曲黄褐色或红褐色;有细密的生长线和螺纹,体螺层周围常有一条暗红色的色带,壳面马蹄形。

(2) 灰 巴 蜗 牛: 成 螺 贝 壳 高 19mm, 宽 21mm,壳质稍厚坚固,体螺层 5 ~ 6 个;壳面黄褐色至琥珀色,有细密的生长线和螺纹,壳顶尖,壳口椭圆形。

(3) 野 蛞 蝓: 俗 称 鼻 涕 虫, 成 螺 虫 体 长30~60mm,宽4~6mm,体为长梭形,柔软光滑无贝壳,体色暗黑色;触角 2 对,下面 1 对较短约 1 mm,上面 1 对较长约 4mm,端部具眼。

2、危害特点

(1)直接危害:成螺和幼螺喜食幼苗、嫩叶、花瓣和根,直接造成花卉的叶片或花瓣缺损、孔洞或死苗。

(2)间接危害:蜗牛和蛞蝓爬过的地方所留下的污迹严重影响花卉的美观价值,令人厌恶。

(3)传播病菌:蜗牛和蛞蝓的身体带有多种病菌,其咬食过的地方所造成的伤口成为病菌入侵的通道,诱发花卉多种病害的发生。

3、发生规律

成螺和幼螺在浅土层下越冬,3 月份开始活动,4 ~ 6 月为产卵期,平均每螺产卵量约 600 粒,卵产于土层深 10 ~ 20cm 作物根际周围,卵经 20d 左右孵化出幼贝。初孵幼贝群集危害,以后逐渐分散,晴天白天躲藏于阴处或土层中,夜间出来活动取食,阴雨天则整天危害。干旱季节蛰伏于土层中,待降雨湿润后爬出土层取食危害,到 11 月份又入土越冬。其发生危害期主要在 4 ~ 7、9 ~ 10 月。



4、发生条件

(1)自身条件:蜗牛、蛞蝓均为雌雄同体,不经交配就可进行孤雌生殖,所以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物种续延能力。

(2)气候条件:最适生长温度为 15~20℃,最适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为 30%,当温度低于 8℃或高于25℃时则钻入土层中。但是由于花卉叶片覆盖率高,形成叶片下的温湿小气候极有利害螺的生长危害。

(3)栽培管理:田间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有利于蜗牛产卵孵化。

5、综合防治

(1)人工捕杀:花卉面积小,害螺发生少时,于晴天的清晨或傍晚、阴雨天则整天在园内人工捕捉。

(2)及时中耕除草:4 ~ 5 月份正值害螺产卵高峰期,及时中耕除草,破坏害螺生存环境,将害螺的卵块铲除。观察表明,卵表面有粘膜,通常几十粒卵粘在一起,经中耕露出土面受阳光爆晒可引起爆裂死亡。

(3)青草诱杀:在花圃每隔 10m 左右堆放 1 个青草堆,次日清早可杀除青草堆下许多害螺。

(4)药剂防治:分 2 种情况分别进行防治。如果蜗牛、蛞蝓只在土壤表面而植株上很少时,可采用 6%密达颗粒剂每亩 500g,或 6%梅塔颗粒剂每亩250g,或 8%灭蜗灵每亩 500g 药剂进行土表撒施。如果蜗牛、蛞蝓已大量爬上叶片进行危害时,要采用50%螺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或 50%灭螺安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或 70%贝螺杀可湿性粉剂 1200 倍液喷雾。这 3 种药剂对哺乳动物低毒,但对软体动物为高毒触杀剂,药剂喷到螺体上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引起死亡,但施药时不可随意加大浓度,以免灼伤花叶。

相关知识

蜗牛和蛞蝓对花卉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北方温室花卉生产中蜗牛和蛞蝓的防治技术
1240:又见蜗牛危害及防治办法
蜗牛对花卉的危害与防治.pptx
园艺害虫全年防治方案及措施
家庭盆栽花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介绍
家庭盆栽花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常见草本花卉的病虫害发生状况及防治措施
城市园林植物生产绿地的主要害虫种类及其发生和防治 深圳市白蚁防治中心、杀虫、消杀、消毒公司【官网】
食叶害虫类及其防治.ppt

网址: 蜗牛和蛞蝓对花卉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732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种铁皮石斛栽培过程中软体动物的
下一篇: 软体动物的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