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历史地名#(119) 街巷地名|金线街
本文原载《长沙市历史地名故事》撰稿 陈先枢
金线街
金线街位于天心区,东起太平街,西至下河街,是至今长沙仅存的4条麻石街之一。原称金线巷,为纺织线带作坊集中之区。又因吕洞宾的传说,称吕仙石巷。 2004年,金线街划入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
明崇祯《长沙府志》里名为金线巷。关于街名的来历,《长沙地名录》引清康熙《善化县志》载:“巷内人家得洞宾像,悬之壁,其子幼每馆四则揖之。一日途遇道士,宛然画像,遂牵其衣曰:‘尔吾家洞宾仙也’。道士鼓石与之,归献其父,随至右处合之,仍为石,唯中留一线,金色灿然,故呼为金线巷,又称吕仙石巷。”
在长沙民间流传的集街名趣对中,有一副以金线街开头,联曰:
金线吊灯笼,老照四方八角;
玉带缠如意,连升一步三台。
1930年金线街 [美]安东尼摄
明万历十九年(1591),伊斯兰教传入长沙,曾在此巷建清真寺,清康熙三年(1664)迁建三兴街。清光绪三十年(1904),湖南巡抚赵尔巽在这里开设实业学堂。学生皆英俊少年,一时有“实业美人”之称。民国时期开设有复兴银行和两家外资保险公司。金线街外为太古洋行的码头,太古洋行主要经营煤油。
太古洋行运送煤油的船只,远景即为金线街 [英]太古洋行摄
此街纸行较集中,著名的袁大生纸号即在此街。袁大生纸号1915年开业,独资专营福建汀洲、上杭土纸批发。店主袁竹平为江西人,精通纸业,常深入产地进货,以“大生乾记”“大生祥记”牌纸,畅销省内外而名噪一时。民国初期长沙所需屏对、诗笺、账簿、文件等皆用此纸,获利颇丰,资财曾达30万银元。纸店带手工作坊,生产信笺、学生课本、公文、账簿、色纸等纸制品,员工定期往各机关、学校推销,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并送货上门。袁大生纸号还经营寿屏、对联、字画等。店员能工能商,都练就一门手艺。20世纪50年代后更名为汉新和文具店,增营各式办公用品、学生用品、体育用品、美术用品、照相器材、乐器等,店址迁至中山路。1956年公私合营后归属长沙市文化用品公司,一直经营到80年代末才被文化用品行业的后起之秀“五一文”所取代。
20世纪80年代,金线街成为下河街小商品市场的延伸地带,以经营茶叶等干货为主。
未“有机更新”前的金线街 陈先枢摄
2004年,金线街划入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但街的南侧至解放西路地段早己划给某房地产开发商,金线街南侧的传统店铺和民居遂于2006年全部拆除,至2011年后新建大楼的临金线街一面建为仿古铺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地名花语——浅谈地名文化中的花卉地名
芳村寻“花”,这些地名与它有关
连云港市的赣榆地名由来
名家十日谈:天津地名与地域文化
试论吐鲁番地区之历史沿革及地名来源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㉒|雨湖地名由来
地名谜语150个
羊城百地名
好地名助力乡村发展好前景——记者探寻范县何以“著名”
醴陵市乡镇地名初解
网址: #长沙市历史地名#(119) 街巷地名|金线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74684.html
上一篇: 11街——韩国海淘的必败地 |
下一篇: 东北历史(213):东北曾经的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