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硬派越野还在机械性能的赛道上比拼排量与扭矩时,市场早已悄然发生变化。随着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的席卷,用户对越野车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能上山下海",更渴望其能无缝衔接城市通勤的智能与舒适。
7月17日,东风猛士M817以32.99万起的预售价正式登场,这款由东风猛士与华为联合打造的"豪华智能越野SUV",不仅带着"全栈华为"的智能基因与"铁血猛士"的越野传承,更试图打破硬派越野与智能舒适的二元对立,为行业提供一份新的进化样本。
硬派越野的"能力孤岛"困境
长期以来,硬派越野市场陷入一种尴尬的"能力孤岛"——为了极致的通过性与可靠性,往往不得不牺牲智能体验与日常实用性。
传统硬派越野车要么是"油老虎",大排量发动机带来的高油耗让城市通勤望而却步;要么是"机械直男",简陋的内饰与基础的车机系统,与用户对智能出行的期待相去甚远。即便是部分品牌尝试加入智能配置,也多是浅尝辄止的功能堆砌,难以形成真正的场景融合。
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硬派越野的核心逻辑始终停留在"机械硬核"层面:非承载式车身、分时四驱、差速锁等硬件是竞争的核心,而智能化被视为"锦上添花"而非"必需品"。
但随着新消费群体的崛起,越野不再是小众圈层的"极限挑战",而是更多人"周末撒野+日常通勤"的生活方式。用户需要的是一款既能在戈壁沙漠纵横驰骋,又能在城市拥堵中从容应对;既能在露营时提供舒适空间,又能通过语音指令完成复杂操作的"全场景伙伴"。
市场数据也印证了这种需求变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硬派越野SUV市场同比增长18%,但其中搭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占比不足15%,搭载车联网系统的车型用户满意度仅为62%,远低于城市SUV的85%。
这意味着,硬派越野的智能化升级,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全栈华为"重构越野智能逻辑
猛士M817的核心突破,在于将"全栈华为"技术从消费电子的"智能舒适"基因,注入硬派越野的"机械硬核"骨架,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智能越野逻辑。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从场景需求出发的深度重构。
华为乾崑智驾ADS4的加入,彻底改变了硬派越野车"笨重大块头"的驾驶印象。其车位到车位P2P 2.0功能,通过27个高感知传感器(包括192线激光雷达、3个4D毫米波雷达)实现360°全域感知,即便是5.1米车长的大型SUV,也能在狭窄车位完成精准泊车。
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并非仅适用于城市,在越野场景中,其6D IMU车身姿态感知技术能实时监测车辆纵向、横向、垂向的加速度与角速度,结合华为ADS 4的预判式算法,让驾驶员在交叉轴、沙梁攀爬等复杂路况中,提前感知车身姿态变化,降低操作难度。
鸿蒙座舱5则重新定义了越野途中的人机交互。
全车6屏(10.25英寸仪表屏、15.6英寸中控屏、W-HUD抬头显示等)的布局,并非为了炫技,而是精准匹配了不同场景的需求——驾驶员通过HUD获取关键越野数据(如车身倾角、扭矩分配),后排乘客通过控制屏调节空调与座椅,露营时中控屏可投屏播放电影。
四音区语音识别支持"可见即可说",在颠簸的越野途中,用户无需低头操作,一句"打开露营模式"就能自动关闭灯光、调节空调恒温,这种交互效率的提升,直接改变了越野场景的体验质感。
值得注意的是,"全栈华为"的价值更在于车云协同的长期进化能力。乾崑车云的OTA服务支持整车分网段并行升级,升级成功率超99.95%,这意味着猛士M817的智能功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通过数据迭代不断适配新场景——从初期支持50万停车场的自动泊车,到未来覆盖更多越野营地的专属模式,这种"越用越好用"的特性,打破了传统越野车"出厂即巅峰"的局限。
全域通达打破城野边界
硬派越野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能去别人去不了的地方",但猛士M817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让"去得了"的同时,做到"走得顺、用得省"。这种全域通达的能力,源于对传统越野技术的新能源化重构。
其2挡纵置11模PHEV架构,堪称硬派越野动力系统的一次"颠覆"。传统硬派越野依赖大排量发动机提供扭矩,但带来高油耗与低续航的痛点;纯电越野则受限于电池容量,难以应对长途穿越。
猛士M817的解决方案是"智能双电机解耦四驱+11种动力模式":城市通勤时可纯电行驶140km(CLTC工况),满足日常代步;高速巡航时发动机直驱+后电机断开,CLTC馈电油耗仅7.24L/100km,比同级别燃油越野车低40%以上;极限越野时,双电机协同输出505kW功率与848N·m扭矩,轮边扭矩超11000N·m,配合3kW高压风扇的高效散热,即便在沙漠冲坡或高原攀爬时,动力也能持续稳定输出——其通过"高原动力之星"认证的数据显示,在海拔2500米处动力衰减仅6%,远优于行业平均15%的水平。
底盘技术的创新则让"大块头"拥有了"灵活身"。磐石底盘采用前后双叉臂+全铝材质,重量降低30%的同时,动态响应提升50%,配合双向20°后轮转向与VMC智能域控,其最小转弯半径仅5.2米,比同级别车型小15%,在狭窄的山间小道或城市老巷中,能实现"一把过"的灵活操控。
150mm可调空气悬架更是"一悬多用":升高105mm时,离地间隙达333mm,接近角37.7°,轻松应对岩石攀爬;降低45mm时,方便老人孩子上下车,同时满足地库1.85米限高要求。这种"可高可低、能屈能伸"的特性,彻底解决了传统越野车"城市笨拙、越野够用"的妥协。
猛士智能全地形系统则通过"智能替代机械"降低了越野门槛。传统越野车依赖驾驶员手动操作差速锁、切换模式,对经验要求极高;而猛士M817的智能E锁能在1秒内完成四轮转速同步,通过双电机协同精准分配扭矩,即便是三轮打滑,单轮仍能输出足够动力完成脱困。
9种驾驶模式中,AUTO模式可自动适配雪地、泥地等场景,对新手友好;专家模式则开放轮胎防抱死强度、后轮转向开关等自定义选项,满足资深玩家的操控乐趣。这种"小白能上手,老炮有深度"的设计,让越野从"专业技能"变成"大众体验"。
智能越野的进化方向
猛士M817的预售,不仅是一款新车的登场,更预示着硬派越野市场的三大进化趋势:
其一,技术融合将重塑产品定义。传统硬派越野的竞争焦点是单一性能参数(如扭矩、通过角),而猛士M817通过"车企+科技公司"的深度协同,证明越野的未来在于"机械性能×智能体验"的乘数效应。东风猛士的越野工程能力与华为的智能技术生态,形成了1+1>2的化学反应——这种合作不是简单的供应商关系,而是从产品定义阶段就开始的联合开发,未来可能成为行业主流模式。
其二,场景融合将拓展市场边界。硬派越野过去是"小众玩具",而猛士M817通过1300km综合续航、2112L拓展空间、6kW外放电等设计,将越野从"极限运动"转化为"生活方式载体"。这种转变将吸引更多家庭用户、露营爱好者进入市场,推动硬派越野从"垂直细分"走向"大众普及",预计到2026年,具备全场景能力的智能越野SUV占比将超50%。
其三,价值融合将重构价格体系。32.99万-35.99万的预售价,对比同级别传统燃油越野车(普遍40万以上)更具性价比,这源于新能源技术对成本结构的优化——电机替代传统四驱系统降低了机械复杂度,智能系统的规模化应用摊薄了研发成本。这种"更高配置+更低价格"的价值重构,可能加速硬派越野的新能源替代进程。
当然,猛士M817的市场表现仍需时间检验:智能系统在极端越野场景的稳定性、长期使用后的电池衰减情况、用户对"智能越野"概念的接受度,都是其面临的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硬派越野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维度——当越野不再意味着牺牲舒适与智能,当智能不再局限于城市场景,硬派越野或许将迎来真正的"大众化时代"。
从行业视角看,猛士M817的意义不在于颠覆,而在于连接:连接机械与智能、连接城市与荒野、连接功能与情感。这种连接能力,或许正是智能电动时代,所有硬派越野车型的破局关键。
相关知识
三季度6/7座大空间新车盘点:从十万级到百万级,你喜欢哪一款?
深度诠释科技、越野、全球化优势长城汽车六大品牌闪耀上海车展
比亚迪、华为又有大动作!
方程豹跻身新势力第7 品牌上险量再攀新高 承诺为智能泊车兜底
2022年中国互联网+花卉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互联网重构花卉行业
中国专属=实惠!拒绝俗套,买城市SUV硬派和智能更配哦
开路虎卫士的,为什么羡慕开捷途的?
坦克是如何炼成的(十一)——玩,不是坦克的全部
2025年中国花卉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从“节日消费”到“情绪刚需”的千亿赛道重构
2025年制药装备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网址: 猛士M817:硬派越野的智能化突围与行业重构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76108.html
上一篇: 最懂瑟瑟?马斯克下场,一夜之间全 |
下一篇: 《幸福像花儿一样》结局深度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