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34/ T33.2—2023 筇竹笋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筇竹笋用林的苗木、林地选择、造林、未成林管理、林分结构、栽培技术措施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凉山州筇竹笋用林。其它小径竹(米径小于2.5cm)笋用林亦可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6 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7 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DB51/T 705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筇竹笋用林 bamboo shoot of Qiongzhuea tumidinoda Hsueh et Yi 以培育竹笋为主产品的筇竹林。 3.2 竹密度 standing culm density 单位面积活立竹株数,用“株/亩”表示。 3.3 1 DB5134/ T33.2—2023 立竹年龄 standing culm of age 单株立竹存活的时间,用“年”“a”表示。从出笋至成竹为1年生竹,成竹1周年-2周年为2年生竹,以 此类推。 4 造林 4.1 造林地选择 4.1.1 林地质量 造林地应选择海拔1300 m ~ 2300 m的宜林地、林中空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土层深度≥40 cm,疏 松、湿润、排水良好,PH5.5 ~ 7.0,年平均气温7℃~14℃,年降水量1000 mm以上。 4.1.2 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执行GB 15618中的二类标准,质量监测的采样方法执行NY/T 395; ——灌溉水质执行GB 5084中的二类标准,质量监测的采样方法执行NY/T 396; ——大气环境质量执行GB 3095中的二类标准,质量监测的采样方法执行NY/T 397。 4.2 林地准备 4.2.1 林地清理 清除造林地上的杂灌木、藤蔓、生长较差的乔木树种,保留生长健壮的乔木,培育混交林。 4.2.2 整地时间 整地在造林前进行,陡坡地带造林可随整随造。 4.2.3 整地 ——带状整地 沿等高线进行,带宽1.0 m ~1.5 m,带间距2.0 m ~ 3.0 m,整地深度 ≥ 30 cm。整地 时将表土和底土分开放置,并清除石块、树蔸、草根、杂灌等杂物; ——穴状整地 规格为50 cm×50 cm×40 cm,挖穴时将表土和底土分别放于穴两侧; ——基肥 每穴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0 kg~15 kg或复合肥0.2 kg~0.3 kg或钙镁磷肥0.5 kg,并与表土 充分拌匀后,置于穴底部后再垫土2 cm~3 cm。 4.3 苗木 4.3.1 种源 ——筇竹种源优先选择本地种源,不足时选择邻地区种源; ——混交树种执行 GB/T 15776。 4.3.2 苗木规格 ——筇竹苗执行 DB51/T 705; ——混交树种其它树种执行 GB 6001 或 DB51/T 705; 2
相关知识
筇竹主要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毛竹笋材两用林培育技术
林竹资源保护培育研究所开展绿竹笋用林高效培育技术推广与示范工作
"中国筇竹之乡"云南大关举办首届筇竹文化节
“筇竹教授”董文渊:“竹”梦路上不止步
【产业兴市】云南大关构建“100 万亩+”百亿级筇竹全产业链新格局
毛竹笋材两用林丰产培育技术
筇竹
昭通市筇竹的保护与利用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木本观赏花卉培育技术规程 第1部分:高杆山茶花培育技术规程.pdf
网址: 筇竹笋用林培育技术规程.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77790.html
上一篇: 阔叶箬竹栽培技术 |
下一篇: 八月竹林管理要点.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