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园林观赏竹的栽培与养护管理 钱远锴组.ppt

园林观赏竹的栽培与养护管理 钱远锴组.ppt

1、园艺1201 小组成员:叶鹏飞、钱远锴、李媛、陈海天,观赏竹的栽培与养护,竹,竹子婀娜多姿、妩媚秀丽,给人以幽雅的感受,又坚韧挺拔、终冬不凋,显示高风亮节的情操,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它作为装点住宅、绿化园林的佳品。,介绍,我国竹类植物共有39属500余种,北纬40以南地区的24个省内有分布。我国竹类资源十分丰富,有适于热带生长的合轴丛生型竹种、亚热带生长的单轴散生型竹中和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生长的复轴混生型竹种。,单轴散生型,淡竹,钢竹,合轴丛生型,慈孝竹,花孝顺竹,麻竹,复轴混生型,箬竹,茶秆竹,竹子生长有其特殊性,它是依靠地下茎(俗称竹鞭)上的笋芽发育长成竹笋,再长成新竹。新竹在14个月内即可完成

2、高度、直径生长,以后不再增加。竹子年年均会发笋长竹。因此,观赏竹子种植技术也有别于其它 园林树种。,(一)栽植时间,1散生竹栽植 散生竹通常是在春季35月开始发笋,多数竹种6月份基本完成高生长,并抽枝长叶,89月大量长鞭,进入11月后,随着气温的降低,生理活动逐渐缓慢,至翌年2月,伴随气温回升,逐渐恢复生理活动。根据这一生长节律,散生竹理想的栽竹时节应该是在10月至翌年2月,尤以10月份的“小阳春”最好。冬季1112月种竹,尽管雨量少,天气干燥,但此时竹子的生理活动趋弱,蒸腾作用不强,栽竹成活率也较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梅雨季节正常年份采用移竹造林。但只宜近距离移栽,且根盘带土多方能保证高的

3、成活率。北方地区由于冬季严寒,宜在秋季10月及早春2月栽竹。值得注意的是,春季35月出笋期不宜栽竹。“种竹无时,雨后便移”。只要保证母竹质量,精心管理,保持水份平衡,一年中除炎热的三伏天和严寒的三九天外,其余时间均可栽种。如果采用容器竹苗,则南北地区均可四季种竹,保证成活。,2丛生竹栽植 一般35月竹秆发芽,68月发笋,丛生竹不耐严寒。所以丛生竹种植最好在春季2月竹子芽眼尚未萌发、竹液开始流动前进行最好。同样,如果管理条件好或采用容器竹苗,也可四季种竹。3 混生竹栽植 混生竹生长发育节律介于散生竹与丛生竹之间,57月发笋长竹,所以栽竹季节以秋冬季1012月和春季23为宜。,(二)栽植地整理,竹

4、子生长要求土层深度50100cm(中小径竹50cm即可,大径竹如毛竹则要求80100cm),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微酸性或中性(PH4.57.0)。地下水位对毛竹等大径竹要求1m以下,中小径竹50cm以下。 整地是竹子种植前的重要环节,整地好坏直接影响到造竹质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整地方法采用全面整地最好,即对种植地进行全面耕翻,深度30cm,清除土壤中的石块、杂草、树根等杂物。如土壤过于粘重、盐碱土或建筑垃圾太多,则应采用增施有机肥、换土或填客土等方法进行改良。整好地后,即可挖种植穴。种植穴的密度和规格,根据不同的竹种、竹苗规格和工程要求具体而定。在园林绿化工程上,一

5、般中小径竹每平方米34株,株行距5060cm,种植穴的规格为长、宽各40cm、深30cm。,(三)母竹的选择与栽植,1母竹的选择 母竹质量对造竹质量影响很大。优质母竹种植容易成活和成林,劣质母竹不易栽活或难以成林。母竹质量主要反映在年龄、粗度、长势及土球大小等方面。 a母竹年龄:最好是当年至2年生。因为当年至2年生母竹所连的竹鞭,一般处于壮龄阶段,鞭芽饱满,鞭根健全,因而容易栽活和长出新竹、新鞭,成林较快。老龄竹(3年以上)不宜作母竹。 b母竹粗度:中径竹(哺鸡竹类、早园竹等)以胸径23cm为宜,小径竹(紫竹、金镶玉竹、斑竹等)以胸径12cm为宜。 c母竹长势:母竹要求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

6、繁茂、无病虫害及开花迹象为宜。 d母竹根盘:根据竹株的大小和竹鞭走向决定挖取根盘的大小,一般大径竹留来鞭3040cm、去鞭4050cm,中小径留来鞭30cm、去鞭3040cm。,一年生小母竹 地径粗(公分):0.6-1.4 鞭根长(公分):20 保留枝盘(盘):1-2盘,二年生小母竹 地径粗(公分):1.5-2.5 鞭根长(公分):20-25 保留枝盘(盘):1-2盘,三年生小母竹 地径粗(公分):2.5 鞭根长(公分):30 保留枝盘(盘):1-2盘,2母竹的挖掘 母竹挖掘前,先判断竹鞭走向,再沿母竹的来鞭和去鞭方向开挖,要求保留来鞭2535cm,去鞭4060cm,用快刀或锋利山锄截断竹鞭,

7、截面要整齐,注意保护好笋芽,起鞭时切勿摇晃,以免伤鞭根、鞭芽,并留45盘枝,其余用利刀劈断,切口要倾斜、整齐,竹蔸及鞭根要多带宿土。 中小径散生竹通常几株母竹靠近生长在同一鞭上,可将12株挖起作为一“丛”母竹,造园效果好。,3.母竹的运输 母竹远距离运输时,如果土球松散,则必须进行包扎,用稻草、编织袋等将土球包扎好。装上车后,先在竹叶上喷上少量水,再用篷布将竹子全面覆盖好,防止风吹,减少水分散失。母竹近距离运输不必包扎,但必须防止鞭芽和“螺丝钉”受损及宿土震落。 4.母竹的栽植 母竹运到目的地后应立即栽植,竹子宜浅栽不可深栽,母竹根盘表面比种植穴面低3厘米至5厘米即可。首先,将表土回填种植穴内

8、,将母竹放入穴内,使鞭根舒展,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层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相接。然后浇足 “定根水”,进一步使根土密接,待水全部渗入土中后再覆一层松土,在竹干基部堆成馒头形。最后可在馒头形土堆上加盖一层稻草,以防止种植穴水分蒸发。在风大处,须安支撑架。,(四)幼林管理与养护,观赏母竹栽植后到竹子郁闭成林的14 年称为幼林阶段,此阶段需注意进行灌水、除草松土、施肥等抚育管理工作。 1.水分管理 栽植后的第1年加强水分管理至关重要。母竹经挖、运、栽植,根系受到损伤,吸收水分能力减弱,极易由于失水而枯死和排水不良鞭根腐烂。因此,若久旱不雨,土壤干燥时,必须及时浇水。而当久雨不晴,林地积水时,又必须

9、及时排水。 2. 除草松土新造竹林,竹子稀疏,阳光充足,杂草容易滋生。因而在竹林郁闭之前,每年要松土除草23次。第1次在6月份,此时散生竹新竹已长成,地下竹鞭开始生长,林地杂草幼嫩,结合松土进行除草,杂草容易腐烂。此时松土要深,有利于竹鞭的深扎、蔓延。第2次在9月份,此时散生竹已在行鞭排芽,杂草长势旺盛,种子尚未成熟。第3次在2月份,天气逐渐回暖,杂草开始生长,这时松土除草,可将杂草扑灭在萌芽时期。松土以浅削、除去杂草为宜,不能太深。,3. 适当施肥施肥以迟效肥与速效肥并用效果最好。新造竹林,竹鞭伸长不远,施肥以围绕竹株开沟放入为好,无论是有机肥、化肥均可使用,但应掌握浓度不宜太大。随着立竹量

10、的增加,竹林逐渐达到郁闭,施肥量可逐年增加,施肥方法也可改沟施为均匀撒施,结合松土,将肥料翻入土内。4. 抚育间伐新竹萌发快、数量多,但大小不匀,应及时间伐。此时应在增加竹株数量的前提下,根据“留远挖近,留强挖弱,留稀挖密”的原则。,(五)成林管理与养护,1.竹林施肥 成林阶段的竹林一年之中应重点施3次肥料,即孕笋肥、长鞭肥和催芽肥。 (1)孕笋肥 冬季1112月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厩肥、堆肥3745t/h;散生竹林、混生竹林采用穴施,丛生竹林采用环绕竹丛沟施。 (2)长鞭肥 夏季67月以施用速效性化肥为主。 (3)催芽肥 9月宜施速效肥。 2.养护管理 (1)护笋养竹 适时去除弱小纤细的竹笋和

11、过密笋,促发新鞭;同时保护空当笋,保持竹林立竹量。 (2)垦复松土 在79月或冬季进行全面松土垦复竹林,12年进行1次,中小径竹种垦复松土深度1520cm,大径竹种2025cm。,(3)竹林保护 出笋期严禁乱采滥挖竹笋。新造竹林出笋后,如一株母竹出笋过多,应及早有计划地挖去一些竹笋,每母竹保留23个健壮竹笋成竹。新竹长成后,应截去1/41/5竹梢,这样既可以减少蒸发、提高抗旱能力、防止风雪侵害,又可减弱顶端优势,有利于枝叶的生长和竹鞭的延伸。 (4)林分间伐抚育 为了竹林的可持续发展,要进行适当的间伐抚育,做到“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劣留优”,以促进幼林快速成林、提早成林。 此外,为保持良好的

12、竹林结构,每年都应该齐地砍掉竹林内的老竹、小竹、病竹、弯竹、倒竹,伐后将竹蔸劈破以促进竹蔸早腐烂。,3.病虫害防治 竹的病害主要有丛枝病、煤污病、枯梢病、茎腐病、竹秆锈病等,虫害主要有一字竹象虫、竹螟、竹介壳虫、竹笋夜蛾、竹蚜虫等。竹林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实行综合防治,结合竹林抚育管理,提高竹类抗病虫害的能力,达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新造竹林时,对母竹要严格检疫。要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清除病竹,改善卫生环境,增强竹子的抗病能力。 (1)主要病害防治 a.竹丛枝病。防治指标是发病率小于1%。防治方法: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及时剪除病枝并烧毁,严重时全株挖除并烧毁;严把检疫

13、关,选好母竹;56月用粉锈灵2505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每7d喷1次,连喷3次。 b.竹煤污病。防治指标是发病率小于1%。防治方法: 加强竹林抚育管理,控制立竹密度,改善竹林的透光通风环境; 及时清除病枝,并加以烧毁; 及时防治蚜虫和介壳虫等媒介昆虫(用乐果等防治蚜虫及介壳虫的若虫); 避免从病区引种母竹。,竹丛枝病,竹煤污病,竹秆锈病,竹枯梢病,(2)主要虫害防治 a.一字竹象虫。防治指标是虫株率不大于10%。防治方法: 秋冬季竹林垦覆松土,清除杂草杂物;捕捉成虫 ;幼虫期采用40倍50%乙酰甲胺磷注干,每株24ml可达到95%以上的防治效果; 成虫出土后用80%敌敌畏乳

14、剂10001500倍液喷雾。 b.竹螟。防治指标是虫口密度小于5头/株。防治方法: 8月抚育竹林,可直接杀死幼虫;56月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卵期可利用赤眼蜂防治,幼虫期用白僵菌粉防治; 用90%敌百虫500倍液喷雾,2.5%溴氰菊酯乳油0.05%超低量喷雾150ml/hm。 c.竹介壳虫。防治指标是虫口密度小于或等于5头/小枝。防治方法: 加强竹林抚育管理,减少虫口数量; 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 笋期用尿洗合剂(尿素0.5kg、洗衣粉1.25kg加水50kg)进行喷杀; 发生初期用4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 d.竹夜笋蛾。防治指标是虫口笋率不大于5%。防治方法: 加强林地管理,清除杂草; 黑光灯诱杀成虫; 及时清除退笋; 分别于出笋期和盛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2次,可达到95%的防治效果。,

相关知识

园林观赏竹的养护管理通常有四个方面
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ppt课件.pptx
桃树的育苗繁殖栽培养护管理及园林应用
天竺葵栽培与管理
盆栽竹养护管理要点
园林花卉的栽培与管理分析
园林花卉的栽培与管理10篇(全文)
杜鹃花的观赏特性与养护管理.pptx
罗汉竹栽培及养护知识
《常见园林树木移植与栽培养护 病虫害防治 养护管理技术 花草树木种植书籍 园林绿化树种 养护管理措施 现代园林绿化技术书籍》 【简介

网址: 园林观赏竹的栽培与养护管理 钱远锴组.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7780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园林观赏竹的栽培与养护管理钱远锴
下一篇: 玉韵竹成林后的竹子养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