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住我,是我把你送上法庭的。”
记者 | 季张颖 谢钱钱
摄影 | 沈媛,部分受访对象供图
编辑 | 谢钱钱
全文4943字,阅读约需13分钟
在贵州苗族女孩杨妞花的记忆里,“家”是一个具象的概念:那里,有爸爸宽大的肩膀,有妈妈宠溺的微笑,还有他们下班后带回来的鸡腿……而这一切,在她5岁那年,被带上从贵州贵阳去往河北邯郸列车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带走她的那个人,就是人贩子余华英。
“你记住我,是我把你送上法庭的。”时隔28年之后,与余华英在庭上对质,杨妞花泪流不止,但这眼泪里更多的是恨,因为眼前这个人,让整个家庭的命运彻底改变:她被卖给了邯郸一户聋哑人家,伤心过度的父母在她丢失4年里双双离世,仅比自己大3岁的姐姐在不到12岁的年纪沦为了孤儿。
很多年后,杨妞花把她的故事写成了书《一路生花》,而那句与人贩子对质时铿锵有力的话语被印在书封上。2024上海书展,杨妞花新书分享会后,上海法治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她,听她讲述从“被拐”到“打拐”的传奇人生经历。
从杨妞花处记者获悉,余华英因犯拐卖儿童罪一审被判处死刑,因公安机关在原有11名被拐儿童基础上,又发现了其他拐卖儿童犯罪事实,目前,该案已启动重审程序,初定将于今年9月开庭。
噩梦2500元被卖到邯郸
2021年5月15日,贵州织金县官寨乡大寨村。在被拐26年后,杨妞花终于回到了记忆中的家乡。
顺着山坡的路,杂草丛生。在山坡顶上,杨妞花寻到了父亲当年草草下葬的坟头。那一刻,杨妞花跪倒在地,失声痛哭。在这过往26年里,父母一直是她回家的希望,但她从未料想到,盼来的竟是这样的结局……
这一切,还要从1995年那个冬天说起。彼时,杨妞花和姐姐跟着到贵阳打工的父母租房生活,他们租住的一带靠近火车站,不时听到有人家丢了孩子,父亲对此非常警惕,他不让两个女儿喊“爸爸”“妈妈”,而是一律叫每人的名字。
一天,隔壁新搬来一户邻居,是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小女孩,这户邻居正是余华英“一家”。“他们来了之后,告诉我爸爸,也是出来打工的。”在杨妞花的记忆里,这是一个寻常的“一家三口”,“有时候会问我们家借点碗筷,来还时也会带点水果之类的,这么一来二去就相熟了,有时她的孩子会主动来我们家串门,我也会去到他们家里玩。”
这样日常的往来,让杨妞花一家对余华英没有一丝提防。
就在当年11月的一天,趁着杨妞花的父母外出打工时,余华英夫妇以带杨妞花出门买她喜欢的毛衣签子为名,将年仅5岁的杨妞花拐走。“上了火车后,她就变脸了,我因为想爸爸妈妈了闹着要回家,她说如果我不听话,就把我从火车上扔下去。”杨妞花至今都记得这张恶狠狠的脸庞。
此后一路辗转,杨妞花吃了不少苦头。“那时候天气很冷,她就让我穿着一件单衣站在院子里冻着,还曾经拿开水浇过我的头。”
在遭受了余华英的种种虐待之后,杨妞花被带到了千里之外的河北邯郸,以2500元的价格被卖给了村里的一户聋哑人家。“据后来中间人说,那会儿看到我时,感觉我都快冻死了,觉得我可怜,这才在村子里就近找了户人家。”而买她的那个人后来成了她的“奶奶”。
巨变“我的妈妈在找我”
杨妞花的被拐,让这一家四口的生活发生了巨变。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便不再工作了,因为觉得人贩子会在晚上带她走,一到夜里,父母就卷着棉被带着大女儿去车站里找,第二天醒来继续找,逢人便问“你看到我家妞花了吗”,找了大半年无果,夫妻俩各自埋怨,情绪低迷。父亲整日借酒消愁,看谁都像人贩子,最终在杨妞花被拐短短两年后就因饮酒过度胃出血去世了。
而她的母亲,因为遭受了重重打击变得精神恍惚,据村里人说,有一天夜里,生病输液的母亲突然一个人跑到了山里,被找到时,手里拿着吊瓶,回了半瓶子的血,嘴里还在念叨着“我听见我们家妞花在喊我”。
在父亲去世后的次年,母亲也离开了人世。那一年,母亲才32岁,而不到12岁的姐姐桑英就此沦为孤儿,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杨妞花告诉记者,这些情况也是在她26年之后回到家乡拼凑听来的。“那些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我无法想象,他们当年到底经历了怎样漫长的痛苦。”
这种感同身受的痛,时常成为伴随杨妞花的一个梦。而这个梦,后来也被她写进了《一路生花》的开篇里:“漆黑的夜,天空连一颗星星都没有,一声凄厉的哭声撕裂夜空……跑在最前面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凄厉哭声就是她发出来的,在火把的映衬下,头发凌乱、面容模糊,我看不清她的样子,但是我能听到她哭喊着‘妞花’这个名字,我的心一下就揪了起来。妞花是我,我的妈妈在找我……”
小学6年级被迫辍学
和记者回忆起父母时,杨妞花数度哽咽,难以言说。
可事实上,在当年小妞花的认知里,并没有“拐”的概念。“我到养父家后就被改名成了李素燕,但我一直知道那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那里有我的爸爸妈妈和姐姐,以至于当我看到好玩的东西时,我会想这个东西能不能到时候给姐姐拿回去。”
养父是一个聋哑人,家里条件很是拮据,买杨妞花的2500块钱是原本用来娶媳妇的,但被“奶奶”擅作主张买来了一个用来养老的“女儿”。
也因此,养父起初很是排斥她,而性格强势的“奶奶”常常支使她干活,挨打挨骂便成了常事。她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上学那会儿到上午十点多,她就得跑回家烧水、热馒头,中午得回家炒菜,晚上放学回家又得做饭、干农活儿。
杨妞花很聪明,总考第一名,但读到了小学六年级就被迫辍学,只因为“奶奶”觉得“如果文化高了,可能就不会再回来了”。
“村里都说我是被父母卖掉的,也有说我是养父买来的童养媳,这让我经常抬不起头来。”杨妞花说,这让她一度很压抑,所以她一直想出去打工。杨妞花告诉记者,也就是在17岁出去打工那会儿,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宝贝回家”栏目,当时有一个父亲骑着摩托车在找他的孩子,她才知道原来对于那些买来的孩子,还有一个字被称为“拐”。
自此,杨妞花开始对自己的遭遇产生了怀疑,“自己到底是被拐的还是卖的?为什么我被卖出去的时候没有看到数钱的动作?为什么是在我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把我带走的?但我确实又好像从来没有在父母的眼神里看到过‘奶奶’那种样子……”反刍着和父母一起时的那些温暖时刻,比起被卖,杨妞花更愿意相信自己是被拐走的。
寻亲在失望与希望中前行
“如果说5岁被拐是我生命齿轮的第一次转动,那2009年结婚的时候,是我的生命出现了另外一次转动,因为到那时我才发现,原来世界竟然还能这般美好。”说这话时,杨妞花的眼里闪着光芒。
结婚后,在家人的鼓励下,2012年,22岁的杨妞花决定开始找寻亲生父母。那一年,杨妞花在“宝贝回家”平台做了登记,并到公安部门进行了采血。但在这之后的多年里,尽管杨妞花获得了来自“宝贝回家”志愿者等多方的帮助,还是没能等来任何的结果。
在希望与失望中徘徊多年,杨妞花无数次想要放弃。“有时候会想,我可能真的是别人不要的孩子,但每当这种念头闪现时,我又有些不甘心,万一他们住在山沟里,那里不通网没有电视,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如何去找你?”杨妞花笑笑说,这好像是自己找的借口,但却真实成为她“一路生花”的希望。
转机出现在2021年,杨妞花做了一次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其为100%苗族血统,这给了她更为明确的方向。当年4月,杨妞花注册账号,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寻亲视频。
2021年4月17日,她发布了第一条视频。画面里是她在养父家里拍的照片,配文标题只有短短的四个字:我想回家。此后一段时间里,她用这张照片,不停地更换着文案发布视频,期待寻亲信息得到扩散。
半个月后,她的亲堂妹刷到了她的视频,与她取得了联系,并把此时已远嫁江苏南通的姐姐桑英的联系方式发了过来。
“那一刻我激动地手一直在抖,在网上,我和姐姐逐一核对记忆里的细节,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对上了,当时我就确定我找到家了,也确认了我不是被父母抛弃的。”杨妞花至今都难以忘却那个泪如雨下的瞬间。后经DNA结果比对,双方正是失散26年的亲姐妹。
就在那一刻,杨妞花才从姐姐那里得知,父母早在20多年前就已离开了人世……
复仇在我把余华英送进去了
2021年5月15日,是杨妞花认亲回家的日子。次日,姐妹俩就在亲人的陪伴下去给父母上了坟。那一刻,杨妞花姐妹俩抑制不住地痛哭,眼前简陋的坟头让杨妞花对“父母不在了”有了更为强烈的冲击。“我想要为他们讨回公道。”杨妞花说,也就是那一瞬间,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人贩子,为父母报仇。
但这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
“我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过了刑事责任追诉期,法律规定最高是20年,但我被拐已经26年了,等于过了追诉时效。”但杨妞花没有放弃,她知道她需要足够的证据。
后来,杨妞花找到当年参与拐卖的中间人王某,开始对其进行反复劝说,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线索。杨妞花说,这个中间人,后来成为一个关键的证据,“因为从他口中,串联起了另外几名被拐儿童。”
加上警方前期调查发现,人贩子余华英2004年在云南大姚县因拐卖2名儿童判过刑。根据相关法律,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意味着杨妞花的案件可以从2004年计算时效,她的案件最终得以在2022年6月正式立案。
余华英落网后,经审讯,她在1993年到1996年期间共计拐卖了11名儿童。
去年7月14日,余华英案在贵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那是杨妞花时隔28年后再度见到这个让她家破人亡的凶手,“那一刻,我手一直在抖,眼泪不停地往下流,我的内心充满了恨。”杨妞花告诉记者。最终,余华英被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余华英当庭表示上诉。
2023年9月19日,一审宣判的次日,杨妞花拿着判决书回到了老家,将消息带给了埋在地底下的父母。跪在坟前读着判决书上的一字一句,杨妞花泣不成声,“爸爸妈妈,你们听到了吗,我把余华英送进去了……”那一刻,只剩号啕声响彻山头……
重生为更多家庭带去力量
在采访中,杨妞花和记者透露,后来,公安机关在原有11名被拐儿童基础上,又发现了其他拐卖儿童的犯罪事实,“这个数量从11名增加到了16名,所以目前案件启动了重审程序,我获得的消息是将于今年9月份开庭,具体时间还没定。”
但杨妞花相信,这并不会改变对余华英的定罪量刑。
如今的杨妞花,生活在河北邯郸,开了一家美容店,和丈夫养育着3个可爱的孩子,虽然童年的阴影让她对于孩子的保护比常人更为敏感,“有时候骑着电瓶车带孩子出去,手会下意识地往后摸一摸,看看孩子在不在。有时候突然扭头一看,后面框子是空的,我会很害怕,突然之间又想到原来孩子没有跟出来。”但这并不影响“重生”之后的她,生活正一路向阳。
“‘奶奶’已经早早过世了,养父前两年生了一场大病,花光了家里当时所有的积蓄。我现在只要口袋里有钱,一有时间,就回贵阳老家,那里有年迈的外婆还有我的亲人。”杨妞花说,因为这一路走来,父母是她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她不想再在其他亲人身上留下任何遗憾。
又因为在自己26年的寻亲路上得到过太多人的爱与帮助,如今的她,也更愿意将这种力量反过来给到需要帮助的寻亲家庭。“只要是外地来河北寻亲的,吃住问题我总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他们解决,并帮他们在当地扩散寻亲信息。”杨妞花自谦地说,自己所做的这些其实微不足道,“所以我希望未来自己能变得更强大,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在当天的新书分享会上,因在寻亲路上给与扶持而与杨妞花相识,寻子25年的王磊妈妈唐蔚华也带着多个寻亲家庭来到现场,为杨妞花的重生喝彩。“这里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那时我的磊磊就是在这旁边的华山路乌鲁木齐路上的中福会幼儿园就读,1999年走失后至今没有回家。”唐蔚华含着眼泪和记者说,“而今看到妞花就好像看到了希望,我真诚希望所有离家的孩子都能像妞花一样勇敢,站出来找到我们。”
这也许正是《一路生花》这本书所蕴含的力量。“我叫杨妞花,《一路生花》的书名里有我的名字,我希望用我的故事给所有寻亲家庭带去力量,用我的经历告诉所有人,在挫折中永远不要轻易放弃,即便生活给了我们苦难,但依然要相信会有希望会有未来。一路生花,它向往的终究是一种美好。”
采访尾声,杨妞花和记者闲聊起来,这次来上海,顺路要和姐姐一起去趟她江苏南通的家里。26年失而复得,在父母身上无法弥补的遗憾,而今在这对姐妹身上,化为了一种新生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杨妞花,等待“人贩子”余华英被审判的日子
被拐26年后将余华英送上被告席!杨妞花:“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复仇”
携新书《一路生花》亮相上海书展,杨妞花:但愿所有的人少一些苦,多一些鲜花
亲手将人贩子送上法庭 杨妞花的2024关键词:力量和感恩
杨妞花律师王长文发声:余华英死后仍有30万债权,将申请强制执行
杨妞花:最美“复仇者”
杨妞花:找回“被偷走的人生”丨2024年度三农人物候选人
杨妞花入选2024年度三农人物候选人:找回“被偷走的人生”
"人贩子死刑之争:被拐少女杨妞花的正义之诉与法理沉思"
被拐女孩杨妞花追击人贩子的1313天 不屈的正义之路
网址: 5岁被拐,28年后将人贩子送上法庭...上海书展本报独家对话“最特别”作者杨妞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79827.html
上一篇: 《成长之路花开满径》初中700字 |
下一篇: 初中语文|中考满分作文:《成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