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国医大师】“补肾活血法”的十大功效

【国医大师】“补肾活血法”的十大功效

肾为人体生命之本,先天之本,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与肾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肾只有虚证,没有实证,所以补肾方剂在治疗上越发显示其重要位置。肾虚证有阴虚、阳虚之分,故补肾方剂亦有补肾阴方剂和补肾阳方剂之别,临床当认真辨证,予以对证施治。

张大宁教授提出的“心—肾轴心系统学说”“肾虚血瘀论”和“补肾活血法”的学术思想,对指导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疾病、老年病及抗衰老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为大家介绍“补肾活血法”的十大功效。

近年来国内外的大量文献证实,中医“补肾活血法”有如下十项功能:

(1)从整体上调整机体功能的衰退,促进内脏功能恢复,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再生能力,提高内在抗病能力。

(2)通过兴奋垂体-肾上腺系统,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冠状动脉的收缩作用,达到增加冠脉流量,提高心肌效率,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或有增加心率、升压作用。

(3)具有激素样调节内分泌作用:附子具有异丙肾上腺素作用,对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兴奋作用;巴戟天具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内分泌腺细胞产生的各种激素是机体内传递调节信息的重要物质,它受控于下丘脑-垂体,而内分泌靶腺体及其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又有反馈调节作用,从而构成了一个相互调控、相互制约的阴阳平衡体系。肾虚病的阴阳平衡失调,只有通过补肾才能改善。肾虚证患者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睾丸、卵巢等腺体呈退行性改变,补肾药可以治疗这一病理变化。

(4)补肾药对肾虚患者的环核苷酸代谢有一定调节作用。环核苷酸是许多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的调控剂,对维持正常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5)肾虚患者免疫功能一般都下降或失调,极易患病或使慢性病迁延。补肾法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力,加速细胞损伤的修复,还可通过调整肾阴肾阳,提高免疫功能的稳定性,抑制过高的免疫反应。

(6)肾虚患者的形质损伤、气血亏虚及功能异常与代谢相关。肾虚时血浆过氧化脂质水平升高,而血浆过氧化脂质的水平变化,可能是肾气充盛与否的重要内在物质基础。另外,肾虚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有关,肾虚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并随病情越重而活性降低越明显,符合中医“久病及肾”之理。

(7)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病理变化:由于血瘀疾患的病因病机不同,证象各异而表现出的血液流变学的病理改变及其有关参数的变化也不相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黏稠度大多升高,主要是因为红细胞、血小板表面电荷减少而至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或凝结而成,可能成为中医理论“内结为瘀血”的血液流变学的病理基础;出血性疾病血液黏度大多降低、主要是血细胞减少及血管破裂等原因,可能成为中医理论“离经之血成瘀血”的血液流变的病理基础;肝硬化腹水、贫血等病的血瘀患者血液黏稠度也下降,可能成为中医理论“血虚挟瘀”的血液流变学的病理基础;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肺气肿等则可能成为中医理论“污秽之血为瘀”的血液流变学的病理基础。

(8)改善微循环的病理变化:微循环是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瘀血证患者在微循环障碍上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瘀血证患者多存在异常管袢增多、微血管呈瘤状膨大、囊样变或螺旋形变,血流减慢,血细胞聚集,管袢顶端扩张等,表明“久病入络”的微循环障碍病理。

(9)维持凝血与抗凝血系统的平衡:血瘀患者的凝血-抗凝血、纤维蛋白形成-溶解两大系统的动态平衡均产生了病理改变,活血化瘀能改善两大系统的病理变化。如三七、赤芍、龙葵等有抗凝血作用,大黄、乌药、仙鹤草等有促凝血作用。

(10)其他方面的作用:如提高心率,调整心律失常,改善房室结、窦房结节律,改善传导阻滞;扩张血管作用,如扩张冠状动脉、外周血管等;改善肾功能,使肌酐、尿素氮下降;使蛋白尿减少;抑菌、抗病毒和消炎作用等。

编辑:常泰然

校对:雷春香

责编:陆 静

相关知识

【国医大师】“补肾活血法”改善老年肾虚
七位国医大师:治糖尿病的经验方
5位国医大师的养生建议
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人生各段路 养生大不同
肾虚血瘀论与补肾活血法
五位国医大师关于腹泻的十五个验方
国医大师阮士怡:辨治心血管病用药经验
滋阴补肾的花茶有哪些
国医大师柴松岩闭经验案举隅
一文讲透“脱发”,这个国医大师的“美头煎”方子,或许能给你一个惊喜

网址: 【国医大师】“补肾活血法”的十大功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8183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浙江省中医院推出冬寒温肾饮,助力
下一篇: biomedRxiv生物医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