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策展人杨絮子:非遗美学在创新

策展人杨絮子:非遗美学在创新


  以文化为媒 达成艺术创新表达

  “当非遗美学与商业品牌更多地融合跨界,可以重塑消费市场的文化叙事逻辑,以此去创造关于非遗美学的创新商业价值。”艺术商业策展人杨絮子这样说。


  这些年来,杨絮子一直在做的,就是不断地推动商业品牌和非遗美学的跨界合作,并在这其中寻找关于非遗美学的商业创新。

  在她的理念里, 商业品牌和非遗美学的跨界合作正在重塑消费市场的文化叙事逻辑,这种融合不仅创造了独特的商业模式,更构建了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场域。

  重新定义非遗艺术的表达

  作为策展人,杨絮子一直在寻找新的突破,那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并在其中开创商业文化共生的新模式。

  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

  杨絮子认为,商业的跨界融入,不仅让传统非遗文化在社交媒体加持下产生了情感驱动型消费,更能为传统匠人带来新的商业模式,让越来越多的非遗手艺人可以从封闭的作坊走向开放的市场。

  而消费者对于非遗商业产品的热爱,推动了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延续,也带来了市场消费正反馈。

▲山海经之神兽乌托邦展览开幕演讲

▲山海经之神兽乌托邦展览开幕演讲

  在过去的2024年,杨絮子参与了众多与东方美学、非遗相关的艺术商业项目。

  这其中,就包括在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举办的《山海经之神兽乌托邦》艺术品鉴展,并借艺术展开幕契机发布了「山海图腾」中秋月饼礼盒并产生了良好的市场反馈。此项目也获得2024可持续发展公关案例奖——年度 KEEP FRESH酒店文化传承与理念创新奖。

▲「山海图腾」中秋月饼礼盒

▲「山海图腾」中秋月饼礼盒

  杨絮子还为林清轩品牌以上古奇书《山海经》为灵感,融合多项中国非遗文化传统技艺,创意呈现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东方艺术美学盛宴。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大堂展出的红山茶花巨物艺术装置《灵动》,由策展人杨絮子创意策展,以《山海经·山茶花女神》为灵感,将山茶花女神幻化成融合东方非遗美学的艺术装置。极富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装置,大面积应用了林清轩红山茶花种植基地「浙江省」非遗——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对比真实的单瓣高山红山茶花,构建出装置作品中柔美优雅的花瓣结构。花蕊采用了中国传统非遗手工艺中的「绒花」和「缠花」,双非遗工艺打造出渐变灵动的山茶花的花蕊,寓意吉祥富贵。在反复的植物染工艺中呈现出自然舒展而充满力量感的山茶花枝干,与柔美大气的山茶花花瓣对比,展现一阴一阳的平衡统一。

▲东方非遗美学艺术装置《灵动》

▲东方非遗美学艺术装置《灵动》

  除了山茶花的艺术品鉴之外,林清轩与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主厨团队及策展人杨絮子携手打造的《山茶花宴》,借鉴和创新了中国「曲宴」的文化表达。晚宴以中国诗句中的「山茶花」为引,以《山海经》为灵感之源,用高山红山茶油为佐料,将诗人笔下的山茶花之绝美表达,独具创意的幻化成如诗句般情节曼妙的法式创意融合菜。首先出场的头盘名为:“凝深浓”,取自: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山茶》,其寓意融汇了画作和艺术装置,两朵山茶花正象征着两位山茶花女神。花朵一大一小一明一暗一阴一阳,如传说《山海经》里代表着光明的女神,彼此和谐美好。这道菜精选冰鲜狮鱼,天然蔬菜染成红色,鱼儿切片做红色单瓣山茶花形态,搭配绿叶再加上林清轩高山红山茶花油的特调汤汁,堪称色香味俱全的一道好菜。在融贯东西的食材、酒令、非遗美学餐桌艺术中体悟东方山茶花的红色生命力。

▲山茶花宴第一道菜:凝深浓

▲山茶花宴第一道菜:凝深浓

  此外,杨絮子还参了中国国际时装周主题论坛《东方美学:塑造全球时尚未来力量》的论坛,分享了自己在时尚展览和活动中对东方美学的创新应用。

▲中国国际时装周——《东方美学:塑造全球时尚未来力量》主题论坛

▲中国国际时装周——《东方美学:塑造全球时尚未来力量》主题论坛

  每一次的尝试,都有她对艺术与商业融合的理解,也倾注了她对于艺术发展的情感。

  这里面除了艺术展览本身,还涉及了不同领域的知名品牌合作,通过中国传统丝绸文化、山海经文化、东方宴文化、竹编以及刺绣艺术表达来为商业链接新的“多巴胺”。

  杨絮子说:“在消费市场的巨大变革下,东方美学的跨界商业表达为品牌带来了强大的溢价可能,以及用户情绪价值的极大满足。”

  东方美学的无限商业想象空间

  艺术商业策展人本质上是通过艺术化思维重构商业空间价值链条,其核心能力是将抽象审美转化成为可量化的商业价值。

  这个概念并不复杂,简单地说就是艺术家、作品及品牌的联动。


  但是,具体执行下来,却并不容易。

  杨絮子说:“通常一个艺术商业项目会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合作方,其中涉及艺术家、商业品牌方、场地合作方、媒体机构等。”


  策展人在这其中的作用就是多重的——

  首先需要构建好这个项目的底层商业逻辑,深度思考基于各方价值带来的平衡共赢。还要站在传播角度上,对艺术家作品做全新梳理,使得艺术化的思想表达可以和商业化内容巧妙融合,更要找到优质的供应商完成落地执行。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每个细节都要达成一致,其实挑战还是挺多的。尽管如此,杨絮子还是觉得乐在其中,因为每突破一次难点,达成所有资源的统一,对于她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成长。

  如杨絮子说的:“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会坚持站在大众审美的角度,创作目标观众可共情可理解的艺术项目,以文化艺术为媒,达成创新表达和共情共赢。”

  (来源:微信公众号风尚志杂志)

  (来源:资讯中国)

责任编辑:何奎良

相关知识

以红山茶花为名 镌刻东方美学艺术盛宴
林清轩携手当代先锋艺术家 推出《山海经·山茶花女神》21周年限定版
五一来看展!中国非遗技艺美学展在海珠开幕
林清轩×山海经
共享非遗服饰视觉盛宴!2025年非遗服饰创新展在东莞市文联开幕
潮墟花开非遗添彩,广州首届临江花植艺术装置展来啦!
花植艺术装置展落户潮墟,16名艺术家成非遗传播大使
JOYYE卓艺染韵生花新品发布会,传递非遗文化生活美学
艺术家变身“非遗传播大使”!广州首届临江花植艺术装置展落户潮墟
中国非遗手作之美绽放巴黎 “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盛大启幕

网址: 策展人杨絮子:非遗美学在创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820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缓解“杨絮之恼”“不飘絮”杨树新
下一篇: ​杨花到底是杨絮还是柳絮,以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