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不只是卖花 北京花卉嘉年华走出花卉市场转型新路线

不只是卖花 北京花卉嘉年华走出花卉市场转型新路线

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摄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冉隆楠)“花山花海花乡情,买花就到玉泉营”,在上世纪90年代,北京市民对于这句话一定不陌生。以前北京丰台区草桥村玉泉营地区就是市民买花的首选之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单纯的花卉销售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集花卉销售、花艺培训、花艺展览于一体的北京花乡花卉嘉年华艺术中心(以下简称“嘉年华”)应运而生。

从花卉市场到艺术中心

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摄

当中国商报记者走进嘉年华,就仿佛走进了充满奇幻色彩的花艺世界。在现场,记者不光看到了构思巧妙的花艺精品和赏心悦目的软装景观,盆花、鲜切花、花艺用品等各式商品也融入到了这些景观之中,完全没有传统花市那种“格子间”的销售氛围,反而艺术气息更加浓厚。

据花卉嘉年华艺术中心运营负责人毛小外介绍,目前嘉年华全面进入经营模式,这是与今年7月的首届花卉嘉年华室内软装大赛同期进行的。大赛期间,70多个顶级花艺团队同台竞技,创作了70余个风格迥异的花店,也为观众带来了70多座清新唯美的“花园”。大赛结束后,这些“花园”就留在了嘉年华,嘉年华保留了这些艺术气息,也构建了嘉年华内部的基本格局。

大赛结束后,花艺师构建的场景都保留了下来。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摄

“打造嘉年华的时候,我们不想让它跟传统花市一样以卖花为主,而是想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花市的现代花市之路。”毛小外表示,传统花市的格局大多以“格子间”一样的摊位为主,摊位内部的布局也没有任何规划,只是单纯地将各种商品陈列出来,商家靠买卖差价盈利,“这样的模式已经不被消费者认可了”。在他看来,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花卉消费场所、方式、产品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嘉年华更多的是想要把符合大众审美的、美好的东西带给大家,“我们希望能够引导公众深化对美丽花卉的认识,将花卉融入生活,传播花卉文化,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摄

据记者观察,嘉年华内部的格局多以花艺场景为主,场景与场景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割,隐藏在场景中间宛若曲折小径,不少消费者对嘉年华的场景都赞誉有加。“我走进来的时候感觉就是到了一个大花园,看到这美好的景象,自己的心情都变得舒畅,不自觉地会想要带一些绿植或鲜花回家。”已经退休的消费者陈女士表示,自从发现嘉年华开业之后,她时不时地就会过来看看,在里面可以消磨一天的时光,“美丽的东西怎么看都不会腻的,更何况有这么多场景可以慢慢看。而且这里还有书吧和休息区,待一天也不会觉得累”。

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摄

正如陈女士所言,嘉年华不仅有各式的“花园”,还设置了书吧饮品区、景观休息区、文化创意区、花园餐厅等等,为消费者提供深入的花艺沉浸式体验。“事实上,我们在招商的时候非常谨慎,要求入驻公司的装修一定要符合原有的场景氛围,不能打破场景的和谐,也不能为了多展示商品而将展位堆满。正因这种‘吹毛求疵’的要求,不少商家被我们拒绝了。”毛小外认为,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嘉年华可以牺牲一部分短期的经济利益,当消费者认可了嘉年华的环境和服务,他们的黏性会更强,“我们做的是高品质服务,细水长流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两位顾客正在景观前拍照“打卡”。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摄

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嘉年华开业仅一个多月就已经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每天平均客流达到了700-800人。

高品质才是未来

对于全国的花卉市场而言,嘉年华的出现也代表了未来花卉市场的转型方向之一。

根据中国花卉协会发布的《2019全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2980个花卉市场,由于2017-2018年全国各地花卉市场频繁拆迁,全国花卉市场的数量不断减少,传统经营模式的压力越来越大。

该报告认为,从市场反应能直接看到消费需求的变化。在全国各零售市场上,精致靓丽、运输方便的小型盆花市场占有率继续扩大,粗放发展、非标准生产、售后服务的差距倒逼花卉产业进行转型和升级。花卉市场是花卉流通的主渠道,花卉市场发展直接影响花卉业的发展。行业发展要顺应时代大势,符合国家政策,为顾客创造价值,创造社会效益。“思变、应变、求变”将是花卉市场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摄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在强调艺术氛围的基础上,嘉年华在经营方面也有着自己的思考。据记者了解,除了基本的花卉销售,嘉年华正在尝试增加相应的服务消费项目,如景观设计、花艺培训、花艺免费公开课等等。

“实际上,我们这些艺术景观的设置,也是为了增加服务消费的可能性。比如我们做了卧室场景的绿植景观,有消费者看到了就会问设计师能不能上门去给他们家设计类似的场景,自开业以来已经有不少这样的订单”。毛小外对记者表示,目前嘉年华的业务从零售到设计应有尽有,正试图打造一个一站式服务的花艺中心。他认为,服务消费的附加值比单纯的花卉销售要高得多,粗放型的花卉销售必将转向高品质的服务,“这是整个花卉产业发展的方向”。

位于嘉年华中心的舞台定期会举办各种体验活动。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摄

除了增加服务消费,嘉年华还尝试培养消费者的花卉消费习惯,让花卉成为人们日常所需的一部分。“其实很多消费者并不是不愿意买花,只是他们没有相应的消费意识。比如买一盆绿植回去,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该怎么养,只能自行在网络上查询,如果养不好,消费者对于花卉消费的热情也会下降。”毛小外表示,嘉年华设置了免费的花艺公开课、亲子教育等活动也是为了普及花艺知识,传播幸福美好生活的价值观,让花艺走进寻常百姓家,“欣赏美的成本其实并不高,这是一件零门槛的事情,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这一点”。

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摄

艺术氛围的增加并不代表嘉年华里的商品价格会更高,除了顶级花卉室内软装,记者同样看到了不少价格亲民的花卉绿植,如10元的紫罗兰、捕虫草,五折鲜花等等。“这里售卖的鲜花都是从广州、昆明等鲜花基地直送,价格会比市场价低25%。”毛小外介绍,花卉绿植的价格亲民,质量也是有保证的,从基地空运全部一天达到,可以保证植物的新鲜。

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摄

除了经营模式的转变,嘉年华在销售模式上也增加了不少科技感。在嘉年华里记者刷脸进入到无人花卉超市,在选择花卉产品后,通过刷脸就能完成支付,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此外,为了方便消费者购买植物和鲜花,未来嘉年华还将推出“花卉外卖”,消费者通过微信公号注册会员后,可直接在小程序平台下单,并享受一对一配送服务,北京城区当天可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不只是卖花!春天花乐园2.0来了!
赏花去 | 中国杯实力参赛选手助阵首届北京花卉嘉年华室内软装设计大赛
北京首届家庭园艺嘉年华开幕
平谷花卉市场、平谷鲜花店、平谷卖花的地方
家庭园艺嘉年华 花卉市场年货足
北京首届家庭园艺嘉年华开幕,发布购花、赏花地图
北京首届家庭园艺嘉年华暨2024北京迎春年宵花展开幕
走近北京首届家庭园艺嘉年华,共赴繁花似锦新一年
北京花卉市场招租(北京花卉市场招租网)
北京首届家庭园艺嘉年华 暨2024北京迎春年宵花展开幕

网址: 不只是卖花 北京花卉嘉年华走出花卉市场转型新路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837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鲜花王国的鲜花路:探访云南昆明斗
下一篇: 海宁小镇“一朵花”价值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