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起源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经成为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列的四大传统节日,也是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人们常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来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中秋节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但究其根本,自然都是围绕月亮展开的。首先当然是赏月。“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幸仰头看”,爱山高月小的,登高把酒临风;爱皓月清波的,泛舟赏月听琴。月赏久了,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便要祭月、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等祭品,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最后,就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分食月饼,共享团圆。
中秋佳节,月圆而花好,人间万姓仰头看着同一轮明月,却赏着不同的花儿。
【桂花】
“八月十五桂花香”,中秋节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可以想象,中秋佳节,古人仰头观赏月亮,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各种的阴影造成月亮表面斑驳的质感和图案,这是什么呢?再一低头,甜香的桂花树吸引了他的目光,就这样,仰头观明月,低头赏桂花,久而久之,桂花树就与月亮联系在一起,月亮上那斑驳的图案中就有了一株桂花树。而后,随着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玄宗游月宫等传说,桂花树也被妥妥地种在了月宫中,并有了吴刚伐桂的故事。古人对月中桂树深信不疑,文人学士每当中秋望月,吟诗作赋,都把月中桂树作为常用的典故。因有月中桂树的传说,所以人们又称月亮为“桂月”、“桂宫”、“桂窟”、“桂轮”等。中国的科举考试每年秋闱大比刚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又将科举应试得中者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红楼梦》第九回中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以蟾宫折桂比喻科场得意,也表现出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向往。中秋时节,人们一边吃着月饼、喝着桂花蜜酒,一边赏着明亮的月亮和香气远溢的桂花,组成了一道特殊而有趣的中秋风景。
【鸡冠花】
桂花树生在我国南方,在北方无法露地过冬。因而在中秋节时,北方地区有条件的人家或庭院中有种植的桂花,或摆放盆栽的桂花来观赏。但是一般人家中却是难得有桂花,不过也会用一些时令花卉代替桂花,聊表祭月之情。老北京的中秋习俗是在四合院中祭月。提前去南纸店买“月宫码”,也叫“兔爷码”,即用木刻板水彩印製的“神纸”。“月宫码”分上下两格,上格印有太阴星君像(月神)及广寒宫,下半格印有玉兔人立持杵捣药的图形。这“月宫码”均黏贴在黍杆架子上,把它立在大八仙桌后面,八仙桌上则摆满了月饼、水果和兔儿爷、一束带籽儿的鸡冠子花和带枝叶的毛豆。这鸡冠花和带枝的毛豆就是月宫中桂花树的代表,而兔儿爷自然就是月宫中捣药的白兔。
相关知识
今宵月圆花更好 又是一年中秋时
付丽赏花
中秋节祝福语:明月圆,桂花香
【爱上简笔画】“花满月圆吃月饼”中秋节绘画
花好人更好 ,月圆人团圆!
【付丽赏花】“步步惊心”玉兰花
【付丽赏花】传统佳节赏花忙(一)中秋节:鸡冠花和毛豆枝
月圆人团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的魅力所在
中秋节赏花是什么花
【付丽赏花】赏花因时(一)桃花灼灼朝阳
网址: 【付丽赏花】中秋节:月圆花更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84277.html
上一篇: 艳丽鲜花魅力女人妇女节海报PSD |
下一篇: 花编成女性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