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30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一半为开发商使用,一半划为居民的院子。空地归属不清晰,居民们到底能不能使用?怎么用?杨浦区长海三村小区内曾对此争议很大。就在不久前,曾陷入争议漩涡的这片空间,经过长海路街道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创新,变身居民家门口生机勃勃的“共享花园”。
长海三村小区建于1994年,共有680户居民,邻里氛围浓厚,但对于小区东南角35号楼旁一片闲置空间的归属问题,周边门栋的居民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面对居民诉求,长海三村居民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协同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及居民代表,启动破局行动,先是通过查阅原始“地籍图”,明确产权依据。在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党组织又积极搭建平台,上报街道寻求支持。街道多次组织现场协调会,联动城管部门、开发商滨江集团及居民代表进行多轮沟通。同时,党员骨干也数十次上门走访,耐心疏导情绪,促进各方对话理解。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去年3月,小区红线得以明确,这块公共空间终于归属全体居民共享。
改造前
改造后
空地成功收回,如何让它真正服务于民、提升生活品质?居民区党组织精准发力,牵头整合资源。一方面,引入专业力量同济大学社区规划师团队,与居民面对面沟通,确保设计方案既满足公共空间功能需求,又兼顾居民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三驾马车”会议、楼组长及志愿者议事会、逐户走访相邻楼栋居民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改造建议,最终小区花园改造方案获得居民高票支持。
居民是花园的主人,花园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居民意愿,不仅预留了小型健身活动区域,在公共宣传栏展示征集到的居民书画作品,还为热爱园艺的居民提供举办个人盆景展的空间。入口处的活动信息滚筒,生动记录着党组织牵头、居民与共建单位共同参与的各类社区活动剪影。
新花园的活力,更在于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花园建设伊始,便激发了居民的自治热情:居民主动报名组建治安巡逻、护绿志愿服务队;业委会、物业紧密配合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并完善了安防监控等设施;共同制定的“花园公约”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这里不仅是花园,更是我们共同的家。”一位社区志愿者感慨道。这片曾经的“纠纷角”,如今已成为凝聚居民的情感纽带和社区新地标。看着居民们在花园里的幸福生活图景,长海三村居委干部深有感触: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协调下,通过凝聚专业力量、深化居民共识、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社区“三驾马车”完全有能力驶出一条有效盘活资源、化解矛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幸福治理之路。
原标题:《昔日“纠纷角”变身共享花园,居民悬在心头的难题就这样破解了》
栏目主编:王嘉旖 文字编辑:单颖文
来源:作者:文汇报 刘力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杂草荒地变身共享花园
多方联动建设“共享花园” 武汉市关东街道南湖社区践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补种绿植花卉 居民自愿维护 平湖花园小区“黄土包”变身共享花园
小区边角变身“共享花园”
康养理念融入微更新,这处狭长空间变身“五感花园”
风景园林网:共享“海绵”福利 共建雨水花园
共享花园聚起“绿意汪洋”, 居民共管播种美不胜收的“社区花海”
“边角空间”打造成实体微景观,居民自治迸发新活力!
泡沫箱创意大改造,鄞州这个共享花园有妙招 ——宁波文明网
惊艳!昔日“垃圾死角”,今朝“社区花园”
网址: 昔日“纠纷角”变身共享花园,居民悬在心头的难题就这样破解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86847.html
上一篇: 原神花题怎么完成?原神完成花题配 |
下一篇: 花盆插根“竹筷子”,能抵3年“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