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跟着南海遗珍,回望明代海上贸易盛景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跟着南海遗珍,回望明代海上贸易盛景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深蓝宝藏”系列】

  【编者按】随着航海技术发展和海上贸易兴盛,明代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流日益频繁。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的考古发现,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近期,这些沉睡于海底500余年的深海遗珍,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中首次展出。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3件精美的出水瓷器,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以第一人称视角,带你领略瓷器背后的海洋贸易故事和古人审美意趣。

  ◆“丙寅年造”红绿彩碗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南海沉船的年代之谜,被红绿彩碗揭开了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随着又一年的东北季风吹起,我与十余万件瓷器一起,乘船顺风南下。未承想行程未半,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让这艘船永远停在了南海西北陆坡海域。五百多年后我被发现,揭开了一号沉船具体年代之谜。望尽千帆,历史仿佛跃然眼前。”

  ——来自“丙寅年造”红绿彩碗的自述

  文物简介:

  “丙寅年造”红绿彩碗出水于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口径21.4厘米、底径8.6厘米、高9.0厘米。该碗内饰以红绿彩绘仙人醉酒图,外腹部饰以红绿彩绘婴戏纹,外底以红彩双方框书“丙寅年造”款。明代丙寅年有1386年(洪武十九年)、1446年(正统十一年)、1506年(正德元年)等,结合其他考古证据,科研人员最终确定这款彩碗的制作年代为1506年,为一号沉船的年代确认提供了佐证。

  ◆明素三彩鹭形执壶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白鹭披三彩,昂首立云端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我是一只白鹭,一只昂首挺立、身披彩云的白鹭。我静静地在海底等待,等待那个‘一飞出水’的时刻……除了保持五百多年的优雅姿态,我身上稀有的素三彩同样引人注目。黄、绿、紫三色和谐融汇,低温烧制的技艺赋予了淡雅的韵味,虽没有红色,也足够令人惊艳。”

  ——来自明素三彩鹭形执壶的自述

  文物简介:

  明素三彩鹭形执壶出水于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为考古发现中比较少见的一类彩瓷“素三彩”。它是以黄、绿、紫三色釉为主色地的低温彩釉品种,也有黑、白等色,因不用红色,故称“素三彩”。素三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的景德镇窑,一般先在烧好的涩胎上以彩釉填绘提前刻划好的纹样,再低温烧成。出水于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的素三彩,应是考古发现中烧造较早的一批。

  ◆明珐华彩贴金镂空应龙纹梅瓶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深海考古发现的珐华彩瓷器,如此精美!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我是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中出水的珐华彩瓷器。你看我色彩艳丽,纹样繁复精美,身上的贴金工艺更是令人惊喜,堪称‘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上的明星展品!”

  ——来自明珐华彩贴金镂空应龙纹梅瓶的自述

  文物简介: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首次在沉船考古发现珐华彩瓷器,证明了明代中期景德镇珐华彩瓷器外销,为寻找窑址、厘清来源提供了实物资料。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李春鹏 统筹:唐颖、储佩君 文案/制作:孔繁鑫、李飞、曾震宇 设计:杜丹

  联合出品:光明网、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

  往期回顾

  南海沉船的年代之谜,被红绿彩碗揭开了

  白鹭披三彩,昂首立云端

  深海考古发现的珐华彩瓷器,如此精美!

[责编:刘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知识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跟着南海遗珍,回望明代海上贸易盛景
文物会说话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这个祭祀场所,里面有块“皇家示范田”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它是皇家祖庙,也是古代“荣誉”的“天花板”
杂志精选|文物里的广东海上贸易史
海贸遗珍:再现哥德堡号传奇
中艺微购: 黑石遗珍:长沙窑彩绘青瓷碗
“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再启航
“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在广州启动
鸭绿江口有一条海上陶瓷之路

网址: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跟着南海遗珍,回望明代海上贸易盛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9433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山西临汾明代古城墙砖疑遭倒卖,每
下一篇: 2025半年盘点·展览 |大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