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使君子:容颜幻化,清芬几缕

使君子:容颜幻化,清芬几缕

作者:平川

桃小香 摄

使君子是夏花,岭南人也称水君子,说它见水疯长。

南方的花都开得早。

暮春的几场雨水过后,福州满城皆绿,树木葱茏。西二环边上华侨新村的路口,凉爽的晚风吹过,带来甜甜的香气,似乎是在路人的耳畔悄悄地说:好久不见,请多关照。

原来,是路边的使君子开花了。

远处的天,白里透灰,烟空迷离,像一张巨大的画纸。

灰色的天空下,闻到香气的路人抬头望去,头顶这东一朵西一朵绽放的花朵,小而娇怯,五瓣,花梗细长,似美人低头,从高处低垂。又像是专为墙下来往的路人燃放的烟火,绚烂至极。

那香气甜甜的、糯糯的,有一种初绽的娇羞。让人想到那些遥远的、曾经发生过的美好事情。

桃小香 摄

看花人的心情,以及暮春里那灰蒙蒙的天空,像是被传染似的,随着这绚烂的花团、欲说还休的香气,一点一点的,似乎也开始变得明丽、变得温婉起来了。

01

“使君”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原本是专指太守、刺史一类官员的一个称谓。

汉乐府《陌上桑》诗中说:“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姝,是美丽、美好的意思,指年少漂亮的女子。

《诗经·邶风》中,便有“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样的诗句。想必只有文静娴雅、容颜姣好的女子,才当得起这个“姝”字。

使君子另有舀求子、史君子、四君子等别名,是使君子科、使君子属攀援灌木。《本草纲目》上说:

桃小香 摄

“生于交、广等州,今岭南州郡皆有之……三月生花淡红色,久乃深红,有五瓣,七八月结子,如拇指,长一寸许,大类栀子而有五棱,其壳青黑色,内有仁白色,七月采实。”

有了《本草纲目》背书,其他名字或有地域的局限,只有使君子这个名字,渐渐的成了正统。

使君子为什么叫使君子呢?

成就使君子的使君,相传姓郭。是古代南粤潘州(今广东茂名)的郎中。

《本草纲目》对这事也略有记载:“俗传潘州郭使君疗小儿多是独用此物,后医家因号为使君子也。”

使君子入药,是它的核仁。《本草纲目》说,潘州有个叫郭使君的郎中,一次偶然的机缘,他发现使君子可治小儿虫积病。

桃小香 摄

中药里的杀虫药,不止一种,但惟独使君子核仁最好吃,所以儿童喜欢。郭使君这位郎中,常用它来治疗小儿病,杀虫消积,健运脾胃。后来,当地人便将这味药,叫成使君子。

《三国演义》中,编草鞋的刘备,曾被举荐为豫州牧,江湖人称:“牛屎菌”(刘使君)。演义中,罗贯中试图把刘备描写成仁义之君。其实这位刘使君,是个油腻、爱哭、极有心机的大叔。

因使君二字,也有人以为,使君子之所以叫使君子,跟这位有心机的刘使君,肯定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机缘。

如此娇小、娴静的使君子,怎么会跟、又怎么会想与那位猥琐的、油腻的、爱哭的牛屎菌,发生那怕是一丝半点的关系呢?

使君子说:

你才是牛屎菌,你全家都牛屎菌。

02

西汉枚乘《七发》中有一句话说:“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桃小香 摄

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人类要弄清楚山川地理的情况,对草木名称及本性,要进行透彻研究。

在古代文人的眼中,草木如君子,如朋友,总在孤独时刻,如期相伴。蕉之为荫,时映窗外,梅之沁芳,摇曳院中,他们向往以草木闲情,度过生命的每一寸光阴。

作家何频在《杂花生树》中说:

“解析历代的中国文人,生生不息对自然的痴迷和眷恋,我们的文化传统里有这样一条永不断线的草木之链,很有韧性和长度,具有十分精彩的一面,它是中国文化一个显著的特点。”

古代文人喜欢借草木抒发情志。

但植物和古典的抒情传统关系太过于密切,又常常让植物沦为抒情的附庸。甚至,因个人好恶,对植物有着太多的主观的误解与偏见。

比如,白居易对于攀援的藤本植物,便跟有仇似的,一直抱有冷漠、鄙视的态度。

他写凌霄:

桃小香 摄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志,无因有动摇。”

认为这类植物不自立,只能借助高枝,才能立足于世。这样的生命,肤浅而没有骨气,纵然美得耀眼,也不为人所欣赏。

持这种观点的文人,不在少数。

比如宋代佚名诗人咏使君子的一首诗:“竹篱茅舍趁溪斜,白白红红墙外花。浪得佳名使君子,初无君子到君家。”

诗中嘲讽使君子说:

你看起来红红白白,很有君子的样子,但你只会依附竹篱茅舍往上攀爬,这哪像君子呢?不过是附炎趋利的小人罢了。

这话说得很重,使君子委屈得眼泪都掉裤裆里去了。

桃小香 摄

人是人,植物是植物,人与植物,不能如此简单地等同。世间的人,恩怨情仇,都怪自己功利太急,入戏太深,怎么能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向植物呢?

生为藤本,使君子无法独立于空间中。

但它从未放弃任何一次机会,努力向上,这是多励志的一种植物啊。再说,使君子也没想过当什么真君子。年华自有青天管,何须闲人多置言?

关你屁事。

老子伸伸懒腰,自强不息。

03

潮汕地区有句谚语:“清明食叶,端午食药。”

这句话,代表了潮汕人的养生饮食文化。清明食叶,是说清明时节,当地人会用一些叶子来作为食疗。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用桑树的嫩叶,做桑椹粿,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清肝明目的作用。

桃小香 摄

或者,不用桑叶,用朴树嫩叶做朴籽粿。

岭南暮春多雨,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此时食朴籽粿,可消痰下气、排解积热、去除疾病。

使君子又名病疳子,端午食药,食的就是使君子。

使君子不仅用于杀虫,而且可以治疗小儿疳积、乳食停滞等。端午节这天,潮汕人通常会将使君子砸碎,取核中的仁,煎鸡蛋给孩子吃,消除小儿疳积。

使君子喜光,耐半荫,但日照充足开花更繁茂,叶色翠绿,花鲜丽,且具芬芳,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南方人常用它美化庭院。

况且使君子的花期很长。

从初夏到冬天,它柔软的藤蔓上,不断有花簇连绵不绝地绽放,一根藤,可赏几月花。

桃小香 摄

它的花含苞待放时,有点像垂丝海棠,花萼管纤长,弯弯垂垂,花苞团于先端,如悬垂的小铃铛。花瓣结构看似简单,但色彩却十分丰富。

我曾经在一家中药铺子里,看到这样一副对联:

“使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使君子的花,通常白、粉、紫红等几种不同花色,可以在一棵植株上同时出现。为什么它会有多色共枝的景致呢?

原来,使君子的花色,跟重瓣的木芙蓉有点类似,会随着时间的推进(与日照长度相关),而逐渐变深的。

它开时洁白,日午之后,先是淡红,娇媚嫣然,继而深红,猩红如火。

如同一个女人的一生,初生时是一张白纸,清白素净,慢慢有了阅历,便染上了风霜颜色。

桃小香 摄

到了黄昏,它又幻化为紫莹莹的颜色,透着一股成熟的气质。

使君子是迷人的夜香型植物,愈是夜深,香气愈是浓郁——

犹如美人迟暮,全身心已被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虽然不再有绚丽的韶华,但无论是香气还是气质,都变得无比的沉着、坚毅与笃定了。

【版权声明】作者:平川,来源“解道”。

相关知识

使君子:容颜幻化,清芬几缕
七绝 ·使君子花
容颜多变的使君子
使君子:亦花亦药 容颜多变
亦花亦药 容颜多变的使君子
仰光藤——使君子
使君子,使君子是什么,使君子的功效与作用
使君子
使君子怎么养?使君子生病了怎么办?使君子的繁殖方法?
使君子花语是什么 使君子花语及传说

网址: 使君子:容颜幻化,清芬几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9611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使君子花是一种药材吗
下一篇: 使君子别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