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菊科紫菀属及其近缘属系统学的初步研究

菊科紫菀属及其近缘属系统学的初步研究

声明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紫菀属简介

1.2 研究简介

1.2.1 紫菀属及其近缘属及欧亚外紫菀类群间的系统学简介

1.2.2 紫菀灌木类群的分类学简史

1.2.3 紫菀属无冠毛类群的分类学简史

1.3 存在的分类学问题

1.3.1 狭义紫菀属及其近缘属的界限不清

1.3.2 狭紫菀属内部的划分不合理

1.3.3 紫菀属与欧亚外紫菀类群的分类学问题

1.3.4 灌木紫菀类群及紫菀属无冠毛类群的分类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二章 广义紫菀属的瘦果解剖学研究

2.1 材料及方法

2.1.1 取样

2.1.2 石蜡切片法

2.1.3 瘦果解剖术语

2.2 结果

2.3 讨论

2.3.1 非洲,澳新紫菀类群与紫菀属的界限

2.3.2 狭义紫菀属内部及与其近缘属的界限

2.3.3 北美紫菀类群与紫菀属的界限

第三章 紫菀属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学及分类划分

3.1 狭义紫菀属的分类划分

3.1.1 紫菀属

3.1.2 灌木紫菀属

3.1.3 横斜紫菀分支

3.1.4 山菀分支

3.1.5 紫菀木分支

3.2 紫菀属与其近缘属的分类划分

第四章 灌木紫菀类群及紫菀属无冠毛类群的形态学研究

4.1.2 标本研究

4.1.3 野外考察

4.2 灌木紫菀类群的形态变异式样分析及讨论

4.2.1 习性及植株高度

4.2.2 茎

4.2.3 叶

4.2.4 花序

4.2.5 总苞

4.2.6 小花

4.2.7 瘦果

4.2.8 地理分布及海拔

4.3 紫菀属无冠毛类群的形态变异式样分析及讨论

4.3.1 习性及植株高度

4.3.2 茎

4.3.3 叶

4.3.4 花序

4.3.5 总苞

4.3.6 小花

4.3.7 瘦果

4.3.8 地理分布及海拔

第五章 灌木紫菀类群及紫菀属无冠毛类群的分类学处理

5.1 灌木紫菀类群

5.2 紫菀属无冠毛类群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相关知识

菊科紫菀属及其近缘属系统学的初步研究
紫菀属新种(崖生紫菀)及其近缘种(小花三脉紫菀)的分类学研究
密格孢(Acrodictys)及其相关属的系统学分类研究
中国杜鹃花属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菊属近缘种属植物基因组进化的研究
杜鹃花科白珠树属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中国水蕨属孢子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的研究
华南植物园发表菊科新属——李恒菊属
泡桐属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
猕猴桃属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网址: 菊科紫菀属及其近缘属系统学的初步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9663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紫菀属新种(崖生紫菀)及其近缘种
下一篇: 对肺部好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