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紫苑的用法

紫苑的用法

功效作用

功能

紫菀具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的功效。

主治

紫菀主要用于治疗痰多喘咳、新发或长期咳嗽、久咳痰中带血等症。

用法用量

在临床上,紫菀最常见的用法是煎煮制成汤药后服用,常规用量为5~10g。此外,根据治疗需求,还可将其与其他药物配伍,制成散剂或药丸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紫菀的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注意事项

1、紫菀性温,入肺经,阴虚肺燥、阴虚火旺、肺中实热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2、在使用紫菀前,患者需经中医师辨证,避免未经辨证盲目使用。此外,在使用紫菀期间,若需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切勿自行随意用药,以免药物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3、在用药期间,患者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寒凉、油腻食物。

4、煎药时,建议选用砂锅或陶瓷锅,避免使用铜锅、铁锅等金属容器,以免金属离子干扰药效。

化学成分

紫菀主要含萜类成分(如紫菀酮、表紫菀酮、表木栓醇)、黄酮类成分(如槲皮素、山柰酚等)、香豆素类成分(如东茛菪素等)、蒽醌类成分(如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还含甾醇、有机酸、肽类等。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紫菀具有祛痰、镇咳、平喘、利尿通便、抗氧化等作用。

毒理作用

毒理研究表明,紫菀口服毒性较小。紫菀水煎液富含肽类,具有一定的肝毒性。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

2、《本草从新》:“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

3、《本草正义》:“紫菀柔润有余,虽曰苦辛而温,非燥烈可比。专能开泄肺郁,定喘降逆,宣通窒滞,兼疏肺家气血。凡风寒外束,肺气壅塞。咳呛不爽,喘促哮吼,及气火燔灼,郁为肺痈,咳吐脓血,痰臭腥秽诸症,无不治之;而寒饮蟠踞,浊涎胶固,喉中如水鸡声者,尤为相宜。”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在临床上,紫菀可与百部、阿胶、荆芥等中药材配伍,以达到治疗相关病症的目的。

1、紫菀配百部:紫菀甘润苦泄,可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百部甘润苦降,两者性俱温润,皆有润肺止咳之力,同为止咳良药。紫菀祛痰作用明显,偏于化痰止咳;百部甘润而平,偏于润肺止咳。两药合用相得益彰,化痰中寓润肺之意,润肺中又不碍祛痰,增强了降气祛痰、润肺止咳之功,无论新久虚实之咳嗽均可应用。

2、紫菀配阿胶: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阿胶补肝血、滋肾水、润肺燥、止血。两者配伍,紫菀得阿胶滋阴润肺之功增强,阿胶得紫菀养肺阴而无留痰滞肺之虑,共奏养阴润燥、祛痰止咳、养血止血之功,用治肺虚久咳,痰中带血。

3、紫菀配荆芥:紫菀甘润苦泄,功专润肺化痰止咳;荆芥辛温透散,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两药配伍,标本兼顾,既祛风解表,又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犯肺,咳嗽气喘者。

鉴别用药

1、生紫菀和蜜紫菀:生紫菀偏于降气化痰,蜜炙紫菀更善于润肺止咳,故外感或实证咳嗽宜生用,肺虚久咳宜蜜炙用。

2、紫菀与款冬花:二药性皆温,但温而不燥,既可化痰,又能润肺,无论寒热虚实,新久咳嗽都可应用。款冬花长于止咳,紫菀尤善于祛痰,治咳喘方中常配伍使用,则止咳化痰功效更显著。

止咳宝片、止嗽丸、润肺膏等。

止嗽散(《医学心悟》)、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紫菀茸汤(《济生方》)、紫菀饮(《圣济总录》)、紫菀汤(《医略六书》)等。

药膳食疗

紫菀可与药材或食材搭配制成汤羹等膳食,对缓解呼吸道病症及日常养生保健有辅助作用。

1、紫菀款冬羊肺汤

(1)原材料:紫菀、款冬各15g,羊肺1具,盐、姜适量。

(2)做法:将羊肺用清水洗干净,与紫菀、款冬共煮,煮至快熟时加入盐、姜调味即可。食肉喝汤,佐餐食。

(3)功效:滋补肺阴、去咳定喘,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喘者。

2、菜干紫菀猪肺汤

(1)原材料:猪肺1副,白菜干60g,紫菀10g,南杏仁12g,蜜枣8粒。

(2)做法:猪肺洗净、切块,用手挤除泡沫,冲洗干净,滤干水;白菜干用水浸软,洗净切段;紫菀、南杏仁、蜜枣(去核)分别用清水洗净。将猪肺、白菜干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小时,放入紫菀、南杏仁、蜜枣煲2小时,调味供用。

(3)功效:祛痰止咳、润肺益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虚久咳、咳血等。

3、蜜炙冬花紫菀银耳

(1)原材料:水发银耳250g,白蜂蜜300g,蜜紫菀15g,蜜冬花15g。

(2)做法:将银耳用开水洗净,入锅中加开水煮去异味,捞出。紫菀、冬花煎汤取汁250ml,然后将银耳、白蜂蜜、药汁,加开水250ml共入锅内,旺火蒸至银耳软烂取出。

(3)功效:润肺益气、化痰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属于肺阴虚而痰多咳嗽者。

附注

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1、采收

(1)采收期:春、秋二季采挖。

(2)采收方式:采挖时,先割去地上枯萎茎叶,然后小心挖出地下根及根状茎,除去有节的根茎(习称“母根”)和泥沙。

2、加工

紫菀运回后及时摊开晾晒,防止发霉变质。失水变软后,将须根编成辫子状并晒干,或者是直接将紫菀晒干。在晾晒期间,每日翻动检查,如果有霉烂,及时剔除。

炮制方法

1、紫菀: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后洗净,稍润,切成厚片或段,最后干燥。

2、蜜紫菀:取熟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加入紫菀片或段中拌匀,闷润至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棕褐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紫菀片或段,用熟蜜25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顶端有茎、叶的残基;质稍硬。根茎簇生多数细根,长3~15cm,直径0.1~0.3cm,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较柔韧。气微香,味甜、微苦。

饮片性状

1、紫菀:呈不规则的厚片或段。根外表皮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切面淡棕色,中心具棕黄色的木心。气微香,味甜,微苦。

2、蜜紫菀:形如紫菀片(段),表面棕褐色或紫棕色,略有黏性,有蜜香气,味甜。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紫菀属植物紫菀。

形态特征

紫菀为多年生草本,茎疏被粗毛。

叶疏生,基生叶长圆状或椭圆状匙形,下半部渐狭成长柄,连柄长20~50cm,边缘有具小尖头的圆齿或浅齿;茎下部叶匙状长圆形,渐狭或急狭成具宽翅的柄,边缘除顶部外有密锯齿;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无柄,全缘或有浅齿;上部叶狭小;叶厚纸质,上面被短糙毛,下面疏被短粗毛,沿脉较密,侧脉5~10对。

头状花序径2.5~4.5cm,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复伞房状,花序梗长,有线形苞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尖或圆,被密短毛,边缘宽膜质且带红紫色;舌状花约20个,舌片蓝紫色。瘦果倒卵状长圆形,紫褐色,上部被疏粗毛;冠毛污白或带红色,有多数糙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

道地产区

主产于河北、安徽。

生长环境

生于低山阴坡湿地、山顶和低山草地及沼泽地。

生长见习

紫菀喜温暖、湿润环境。

1、温度: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严寒,冬季气温达到-20℃时根可以安全越冬。

2、土壤:紫菀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除盐碱地和干旱沙土外均能生长,但以富含腐殖质的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及砂壤土为最佳。

3、水分:较耐涝,怕旱,喜湿润,在地势平坦、补给水的土地上栽培紫菀长势好。与其他根类药材相比,紫菀比较耐涝,短时间浸水后仍能正常生长。在地势较高、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生长较差。6月是叶片生长茂盛时期,需要大量水分,9月正值根系发育期需适当灌水。

4、光照:为短日照植物,开花要求8~9小时的日照长度。

5、连作:忌连作。

繁殖方式

紫菀可以采用种子繁殖和根状茎繁殖,生产上一般采用根状茎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

在清明前后春播,播后12~15天发芽;在霜降前后秋播。

2、根状茎繁殖

春、秋两季栽植,于4月上旬春栽,于10月下旬秋栽,实际生产上多采用秋栽。秋季刨收时随刨随栽。选择粗壮节密的根状茎,色白、较嫩,带有紫红色,无虫伤斑痕,接近地面的根状茎作种栽。不采用芦头部的根状茎作种栽,否则易抽薹开花,会影响根的产量和质量。

将选好的根状茎剪成7~10cm长的小段,每段带有芽眼2~3个,以根状茎新鲜、芽眼明显的发芽力强。按行距30cm开7~8cm的浅沟,把剪好的种栽按株距16cm平放于沟内,每簇摆放2~3根,盖土后轻轻镇压并浇水,每公顷需用根状茎150~220kg。栽后2周出苗,苗未出齐前注意保墒。

病虫防治

1、病害及其防治

(1)立枯病:4~6月发病。发病初期,茎基部发生褐色斑点。发病严重时,病斑扩大呈棕褐色,茎基病部收缩、腐烂,在病部及株旁表土可见白色蛛丝状菌丝,最后苗倒伏枯死。防治方法为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块种植;用无病虫害种苗;病前喷1∶1∶100波尔多液,每隔10~14天喷1次。

(2)斑枯病:主要危害叶部。病斑呈不规则形,初期为水渍状,后期为褐色,严重时叶片枯死。夏季多发,尤以高温、多湿时节发病严重。防治方法为轮作;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1∶1∶120波尔多液或200倍多抗霉素溶液喷雾;收获后清园,清除枯枝落叶、残体。

(3)白粉病:6~10月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发病初期叶片正反面产生白色圆形粉状斑点,后逐渐扩展为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斑,上面布满粉状霉菌。防治方法为收获后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和残叶;喷施石硫合剂;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喷雾。

(4)黑斑病:初期叶片产生不规则褐色斑,随病斑扩大,叶片黑褐色枯死,茎部、茎梢呈褐色,茎逐渐变细、头部下垂或折倒,潮湿时病部可见灰色霉状物。防治方法为拔除病株,集中处理,并在病穴撒生石灰粉消毒;发病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隔10~14天喷1次。

2、虫害及其防治

(1)小地老虎:三龄后的幼虫咬断幼茎。一至二龄幼虫危害心叶或嫩叶,或咬食幼芽,造成缺苗断垄。三龄幼虫潜伏在土下,第一代幼虫在4月下旬~5月中旬发生,苗期危害严重。防治方法为清除种植地周围的杂草和枯枝落叶,消灭越冬幼虫和蛹;用泡桐叶或莴苣叶诱捕幼虫,于每日清晨到田间捕捉;对高龄幼虫也可在清晨到田间检查,如果发现有断苗,拨开附近的土块进行捕杀。

(2)紫苏野螟:幼虫咬食叶片和枝梢,常造成枝梢折断,北京7~9月为害,一年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内滞育越冬。防治方法为清园处理枯枝落叶,收获后翻耕土地,减少越冬虫源。

相关知识

中药材紫苑药用价值 软紫菀 紫菀用法用量
中草药 钻叶紫苑
紫苑花卉抗氧化活性研究
紫苑花
蜜紫苑
紫苑
紫苑的象征意义
紫苑的功效与作用,紫苑的副作用
紫苑花的养殖方法(紫苑花种植)
紫苑粉 紫苑提取物

网址: 紫苑的用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966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紫菀、款冬配伍中紫菀的祛痰研究
下一篇: 紫菀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