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害
玉米大斑病
玉米小斑
病玉米锈病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黑粉病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重要叶部病害。在我国以东北、西北和南方山区、华北北部的冷凉玉米产区发病较重。一般减产15~2篱笆,不要堆放在田间地头;秸秆做堆肥时要充分进行高温发酵。
大面积实行1~2年轮作可减少发病。
防治措施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适时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硫菌灵胶悬剂600~700倍液、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还可选用10%世高、
或50%扑海因、50%敌菌灵、50%菌核净、
77%可杀得、50%硫菌灵胶悬剂、70%代森锰锌等药剂。
防治措施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尤其以华北、西北、东北和南方冷凉山区的连作玉米地块发病较重,
发病率2%~8%,严重地块可达60%~70%,造成严重减产。
玉米丝黑穗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 。
玉米丝黑穗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
苗期有些杂交种或自交系在6~7叶期开始出现症状:
如病苗矮化,叶片密集,叶色浓绿,节间缩短,株形弯曲,第5片叶以上开始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条斑等。
穗期出现典型症状:
果穗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
基部膨大而顶端小、不吐花丝、苞叶通常不易破裂、黑粉不外漏、不易飞散、常黏结成块,
内部夹杂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因丝状物在黑粉飞散后才显露,所以称为丝黑穗病。
雄穗症状
雄穗受害花器变形,颖片长、大而多,呈多叶状,不能形成雄蕊。
仅个别小穗变成黑粉苞,多数仍保持原来的穗形,
也有以主梗为基础膨大形成黑粉苞,
外面包被白膜,当膜破裂后,才露出黑粉,黑粉也常黏结成块,不易分散。
诊断要点
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黑粉常黏结成块,内部夹杂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
病原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轴黑粉菌属。
病原
发生规律
初侵染来源:病原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中、或混入粪肥中、或沾附于种子表面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
其中以土壤带菌为主。
冬孢子通过牲畜消化道后仍能保持活力,施用病株残体未经腐熟的粪肥可引起田间发病。
带菌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子自然带菌量小,传病作用明显低于粪肥和土
玉米病虫害防治培训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及用药情况ppt课件.ppt
花卉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课件PPT
柑橘病虫害防治ppt
插花培训ppt课件
PPT园林绿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图文)
玫瑰花培训课件ppt教学设计,玫瑰花培训课件ppt内容怎么做?
花卉盆栽护理知识培训ppt课件
女性私密培训ppt课件教学设计,女性私密培训ppt课件内容怎么做?
花艺培训ppt课件教学设计,花艺培训ppt课件内容怎么做?
创意立体花朵教育课件培训课件PPT下载
网址: 玉米病虫害防治培训ppt课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99587.html
上一篇: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ppt |
下一篇: 玉米花病虫害防治.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