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粒期是指从抽雄到成熟期间的生长发育阶段。此时期的玉米生长发育特点是营养器官生长发育停止,转向以果穗和籽粒为中心的生殖器官生长,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管理重点在于保叶养根、延长光合时间、促进灌浆、增加粒重。下面,我们一同学习其管理技术要点。
一、水肥协同管理
(一)科学灌溉。花粒期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55%,此时期为需水关键期,抽穗开花期土壤湿度需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5%~80%,缺水易导致秃尖、粒重下降。具体操作建议:干旱时及时浇灌“攻籽水”,优先采用沟灌或滴灌,避免大水漫灌。低洼田提前疏通沟渠,雨后立即排水防涝渍。
(二)精准补肥防早衰
1.增施花粒肥:若穗期施肥不足或叶片发黄,在开花散粉后亩施尿素5~10公斤,或灌浆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1%尿素溶液,每7~10天1次,施肥2~3次,防脱肥早衰。
2.补充微肥:缺锌地块喷施0.2%硫酸锌,缺硼可喷0.1%硼砂溶液。
二、病虫害防控
高温干旱期易暴发虫害,高湿环境诱发病害,需随时关注防治病害和虫害。
1.虫害。如玉米螟、蚜虫、红蜘蛛(干旱时高发)、黏虫。防治方法: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玉米螟)、噻虫嗪(蚜虫)、阿维菌素(红蜘蛛),低龄幼虫期施药效果最佳。
2.病害。如大/小斑病、锈病、茎腐病。防治方法:选用苯醚甲环唑或吡唑醚菌酯预防叶斑病;噁霉灵灌根控制茎腐病。
三、人工辅助增产
(一)隔行去雄。在雄穗刚抽出未散粉时,选择晴天上午10:00或下午3:00隔行或隔株去除雄穗,减少养分消耗,降低株高,可增产4%~14.5%。地边植株保留雄穗保障授粉。
(二)人工授粉。对授粉不良地块(如阴雨、高温干旱),在盛花期上午9:00~11:00采集花粉,对雌穗轻抖授粉,重复2~3次,减少秃尖缺粒。
四、倒伏预防与减灾
(一)前期防控。合理密植(密度5000株/亩),大喇叭口期中耕培土促气生根发育,高密度田在7~9叶期喷施矮壮素控旺。
(二)灾后补救。倒伏后及时扶正植株,根部培土并补施5公斤尿素促新根,涝灾后开沟沥水,喷施芸苔素内酯+0.3%磷酸二氢钾恢复生长。
五、适时晚收增粒重
当苞叶完全枯黄松散、籽粒硬化发亮、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层)即为完熟期标志,此时可增加粒重,延迟7~10天收获可达到增产效果,千粒重可提高10%以上,避免过早收割导致减产。
综合以上管理要点,可概括为“三防一延”:即防旱防涝防病虫,延绿延灌延收获。花粒期管理投入少但增产显著,科学落实上述措施,可实现玉米产量潜力最大化。
相关知识
玉米花粒期怎样管理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花粒期肥水管理技术
玉米花粒期有哪些特点?玉米花粒期管理方法
玉米花粒期如何科学管理,玉米花粒期科学管理技术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要点,你值得拥有!
夏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
玉米花粒期多少天 玉米花粒期的管理措施-种子知识-蓝孩子农资招商网
玉米花粒期生长有什么特点?
玉米花粒期管理方法
网址: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要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99694.html
上一篇: 玉米蚜虫怎么防治??? |
下一篇: 小蚜虫,大危害!玉米蚜虫防治五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