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桃子大量成熟和采摘的时候。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生态旅游方式,采摘游逐渐在城市中兴起。从春天到秋天,草莓、樱桃、西瓜、桃子、红提、苹果……感受田园自然风光、体验亲手采摘乐趣、品尝新鲜时令鲜果,人们乐此不疲。
然而,随着人们对采摘游的熟识与了解,想法和要求也有所不同。一些市民提出,希望采摘游能更好地“游”起来。
采摘游成“新贵”
5日,在龙门西山的一处鲜桃采摘园中,人流熙攘。“妈妈,快看,我摘的这个桃子好不好?”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桃园中兴奋地奔跑。他妈妈说,以前她曾带孩子去采草莓、摘樱桃,每次采摘,孩子都特别兴奋,而且也能学到知识。这种游玩方式利于孩子接触大自然、了解农业生产,也很适合亲子互动。
采摘园管理人员告诉我们,鲜桃采摘园已经连续开园好几年,每一年的游客都有所增多,还有不少回头客。有一家老小开车来的,也有好几个家庭一起带孩子来的,还有一些年轻人或学生一起坐公交或骑自行车来郊游的。
在我们随机采访的采摘游客中,一半以上都有采摘游的经历,其中一些人还是各种采摘游的热衷者。他们表示,采摘游往往距离市区不远、花费不多、时间不长,既能品尝时令水果,又能感受田园风光,因此容易被现代都市人接受和喜爱。
西工区一家旅行社负责人也表示,眼下有不少旅行社都会在旅游旺季重点推介采摘游线路。虽然线路时间短,利润不高,但因为老少皆宜,适合全家参与,普遍受游客欢迎,采摘游往往能有效提高旅行社的人气。近年来,采摘游成为近郊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摘”为主“游”不足
随着采摘游的采摘品种丰富、采摘时间延长、采摘点增多,参与采摘的游客也不断增多。一些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市民吴先生说,采摘游刚兴起时,他便常常组织单位同事和朋友一起到周边各县(市)区进行采摘,什么成熟摘什么,慢慢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不少采摘园就是路边几个大棚,朋友们开车跑去,摘完往车上一放,再开车跑回来。有时候安排一次采摘,还要为到哪里吃饭而犯愁。还有的采摘点周边没什么风光或者景致,附近也没有游玩项目,单单为了采摘而跑一趟,休闲放松的效果大打折扣,算算油费和时间甚至会觉得有些不划算。
我们在龙门西山这家采摘园中也看到,尽管游客们摘桃子时兴致勃勃,但因为缺少服务设施,不少游客只能坐在土坡边休息,连个消暑纳凉的地方都没有,人们往往简单休息就乘车返回。
“园子里要是有些配套的休闲设施或其他服务项目就好了。比如有地方休息、吃饭,再有些好玩的,孩子就不会闹着走了。”市民张先生说。
如何让“游”更丰富
既然采摘游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游方式,那么就应该在“游”上面下工夫,在游玩的品种上多做文章,这样采摘游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我市有关专家表示,采摘游是农业生态旅游的一部分,发展采摘游,要靠乡村游和景观农业来吸引游客,让采摘成为载体,发展乡土旅游。如举办多年的孟津会盟荷花节,游客们不仅能够荷塘泛舟、观荷花、采莲子,还能在沙滩浴场玩耍、在鱼塘休闲垂钓、在湿地观鸟、在水上餐厅品美食,这样就不会觉得乏味了。
那么,如何让更多的游客在采摘游中“游”起来?
第一,要健全采摘点基础设施。如在较大的采摘园中安置长椅、凉亭,设置便利店等服务设施,让游客不仅在园内采摘,还能有地方品品茶、赏赏景,延长逗留时间。
第二,要以采摘为载体,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把农业和周边的旅游景点、生态观光、休闲体验等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更丰富的游乐项目。
第三,采摘园的发展不能单纯“因采摘而采摘”。比如,大棚采摘可以通过科普知识介绍、有关文化展示等,打造特色主题,增加采摘游的趣味性与参与度。又比如葡萄采摘园,可以通过介绍葡萄酒酿造知识,甚至可以让游客亲身参与,来提高游玩兴趣。
第四,采摘游要发展好一个“游”字,需要以采摘为引线,进一步延伸产业,发展饮食、住宿、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满足游客各个方面的需求,将单一的农作物采摘发展至多元化的休闲农家乐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树立采摘游大品牌。(记者 石蕴璞)
相关知识
长春市3月迎来采摘游旺季
快乐采摘游作文600字
“赏花游”莫成“伤花游”
乡村“采摘游”增收新亮点
采摘游:体会丰收喜悦 享受惬意假期
埭溪:乡村游 采摘乐
贵州仁怀:“五一”假期 乡村游、采摘游倍受游客青睐
【调查】乡村游=采摘+农家饭?其实,问题在这儿……
采摘游,有果香还要有文化
瓜果飘香季 近郊采摘游受青睐
网址: 采摘游,如何“游”起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03030.html
上一篇: 春节采摘游 乐享别样年味 |
下一篇: 水果香甜可口引客来 厦门同安三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