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刺槐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能够适应干旱贫瘠的土壤环境,在我国东北、华北部分地区常被用于荒山造林和修复植被。辽西地区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刺槐资源分布较广。研究分析了刺槐的生长特性,并从育苗、造林、抚育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刺槐育苗及造林关键技术,旨在提高辽西地区刺槐营造林质量,推动辽西地区生态恢复和绿色发展。
关键词:辽西地区;刺槐;育苗;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2.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5)2-118-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5.02.023
0 引言
刺槐是豆科落叶乔木,有喜光、耐贫瘠、耐干旱的特点,根萌蘖性强,根系发达,适应土壤能力较强,可在轻度盐碱地生长。刺槐可用作道路绿化、防风固沙和植被修复[1]。同时,刺槐也是蜜源植物,蜜质优良。刺槐的叶、果实和木材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辽西地区处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也是刺槐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刺槐林营造在辽西地区产生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生态林和防护林的退化问题也始终困扰着辽西地区[2]。因此,深入了解刺槐的生长特性,进一步提高刺槐育苗及造林技术水平,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
1 辽西地区概况
辽西地区包含辽宁省西部的5个市,即阜新市、锦州市、朝阳市、葫芦岛市和盘锦市。辽西地区属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纬度上处在暖温带与中温带交界,气候类型由半湿润逐渐向半干旱过渡。当地夏季炎热,最高气温可达40 ℃;冬季寒冷,最低气温可低至-36 ℃。辽西地区整体降水偏少,葫芦岛市、朝阳市年降水量约500 mm,阜新市、锦州市和盘锦市降水量约600 mm;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衡,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辽西地区地形较为复杂,区域内河流、山脉纵横交错;中部有辽河平原,平均海拔200 m;东西两侧分布有低山、丘陵,海拔在500~800 m,丘陵地带占辽西地区总面积的70%左右。
2 刺槐的生长特性及用途
刺槐在我国广泛分布,是我国主要人工林树种。刺槐在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种植,空间横跨北纬23°~46°、东经86°~124°,垂直分布海拔跨度2 100 m左右。刺槐属落叶阔叶乔木,树高可达30 m,胸径可达110 cm,具有树冠茂密、生长迅速的特点。刺槐喜光、不耐蔽荫,喜温暖湿润,耐寒能力较弱[3];在年均气温8 ℃、年降水量500 mm以上的地区生长良好,在年均气温5~7 ℃、年降水量400~500 mm地区会受冻害影响,可能会出现树干分杈早、弯曲等现象。刺槐抗风能力弱,在冲风口处栽植的刺槐容易出现风折、风倒、倾斜或偏冠现象。刺槐对土壤要求较低,能够在多种类型土壤中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砂壤土为宜。充足的水分有助于刺槐快速生长,但土壤积水会导致烂根和引发紫纹羽病,土壤底质坚硬、通气不良会导致刺槐生长迟缓[4]。
刺槐叶多茂密,其叶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较高,是十分理想的农用绿肥和畜禽饲料原料。同时,刺槐也是大花量树种,其花稠密芳香,是理想的蜜源植物。此外,从刺槐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刺槐苷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刺槐木材坚硬,具有较好的抗压、耐磨、耐腐蚀性,常用作矿坑支撑材料和民用建筑材料。
3 刺槐育苗技术
刺槐育苗方式包括埋根育苗、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3种[5];从育苗时间顺序上看,埋根育苗最早,播种育苗次之,扦插育苗最晚。
3.1 埋根育苗技术
埋根育苗需要提前采集种根。在每年初春刺槐尚未萌发时,选择无病、健壮植株,切下母树侧根备用。种根直径要求0.5~1.5 cm,分成10 cm左右的长段,覆盖湿润沙土贮存。等到4月下旬,表土温度稳定在10 ℃以上时,将种根均匀排列于苗床,撒一层细土确保种根不外露即可。
3.2 播种育苗技术
播种育苗一般在3—4月进行,最晚不超过4月中旬。刺槐种子外皮坚硬,需要人工催芽以提高出苗率[6]。一般使用60~80 ℃热水浸种,搅拌至水温降到30~40 ℃,去除浮在水面的杂质和坏种子后,继续浸种24 h。充分浸泡后的刺槐种子会吸水发胀;对于未泡胀的硬皮种子,应继续用80 ℃热水浸种。将泡好的种子整齐铺在竹笸箩上,盖上湿麻袋,置于向阳温暖处,保持通风透气。当有20%的种子萌动时,可根据气温适时播种。为防止发生晚霜冻害,播种时间以谷雨前后为宜。
播前整地并施基肥,每667 m2用腐熟有机肥2 000 kg;耙地后封闭除草,每667 m2用5%乙草胺乳油150 mL兑水45 kg喷施即可;播前1 d需要喷灌1次透水,覆膜播种后不再浇水。至4月下旬幼苗出齐后揭去薄膜,根据土壤干湿情况喷1次水;苗高5 cm时进行间苗,人工剔除病苗、弱苗;苗高15 cm时截断直根,促侧根萌发;苗高50 cm时开始打叶割梢,每21~28 d进行1次,以提高苗床通风性、透光性,促进苗木生长整齐。5月下旬和8月上旬分2次追施复合肥,每667 m2用量为25 kg。
3.3 扦插育苗技术
扦插育苗一般在春夏之交进行,每年4月中旬开始,最迟不超过5月中旬。剪取多年生健康母树的新发枝条作插条备用,要求插条直径1 cm、长度20 cm,且以新发枝条中下部为宜。扦插前整地,同时用2 000 mg/L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下部,浸泡高度10 cm;扦插时要斜插,入土深度15 cm,行株距为5 cm×5 cm;扦插后搭棚覆膜,定时浇水,及时除草,插条生根后揭去薄膜即可[7]。
4 刺槐造林技术
4.1 林地选择
刺槐虽然耐贫瘠、耐干旱,能在轻度盐碱地生长,但要想实现速生丰产,则应当选择合适的造林地,满足刺槐生长条件。理想的造林地为土层厚度不低于40 cm、坡度不大于15°的平坦细沙地,缓坡下部、沟谷坡地也可以种植,但要避免在低洼处造林,防止林地积水造成刺槐烂根[8]。此外,土质以砂壤土为宜。
4.2 林地整地
一般情况下,春季造林要在前一年秋季整地,而秋季造林可在当年夏季完成整地。辽西地区的刺槐造林时间为春季,应当在前一年的秋季做好整地工作,整地前要结合林地坡度和造林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对于平地和缓坡地,采取带状整地方式,要求幅宽1 m,深翻30 cm,带与带之间隔1 m。对于坡度大于15°的山坡地,采取块状整地方式,沿等高线作业,行距、株距可选择1.5 m×3.0 m或2 m×3 m,根据地块大小合理选择。整地后挖栽植穴,穴直径60 cm、深度不低于80 cm,要求表土、心土分开堆放。
4.3 苗木栽植
春季造林一般在春末夏初进行。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筛选顶芽饱满、茁壮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木进行移栽。移栽前3 d,应当用水浸泡苗木,以提高其成活率;同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苗木根系。移栽前,需要向穴内回填表土深25 cm以上,另取等量心土混合10 kg腐熟有机肥,拌匀后回填。移栽时,先检查苗木并修剪过长枝干,再将苗木置于穴中央,确保根系舒展,分层回填并压实土壤,栽植深度为原土痕以上3 cm。移栽完成后马上浇定根水,树穴要覆土保墒[9]。以行、株距1.5 m×3.0 m为例,每667 m2栽植150株左右。
5 抚育管理
5.1 幼苗截干
截干是将苗木主干在地面上一定高度截断。对1 a生幼苗截干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有利于萌生的新枝干快速拔高生长,快速获取挺拔、通直、健壮、品质更高的新植株。截干造林技术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林地更为关键。刺槐通常在移栽10 d后截干,地上仅保留15 cm主干,并在切口覆盖细土。截干作业要求切口务必平滑,不能撕裂树皮。
5.2 松土除草
刺槐造林后的3 a里,应当人工抚育6次,第1年抚育3次,第2年、第3年分别抚育2次、1次。抚育的主要内容为松土除草,将刺槐树苗周围直径50 cm范围内的杂草和灌木清理干净,按清耕法要求浅耕树盘土壤,以不伤大根为限[10]。
5.3 水肥管理
对于有水源的林地,在每年春季干旱时期和秋季各浇水1次。刺槐造林当年的6月、7月,每株苗木追施复合肥100 g,土壤贫瘠的林地应增施磷酸二氢钾20 g,以促进苗木生长。造林的第2年和第3年,应在每年5—7月各追肥1次,每株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各100 g。此外,作为蜜源植物时,还需要额外喷施叶面肥以增加刺槐花量。造林第2年起,每年花前和9月中旬喷施0.1%硼锌二元叶面肥各1次。
5.4 定干抹芽
定干是指在苗木栽植后对植株进行修剪,以确定直立的、没有侧枝的主枝。刺槐定干在冬季进行,每株保留2个健壮枝条,截去剩余小枝。抹芽是为培养高标准苗木,在平茬苗木的新芽达到一定高度时,及时摘去弱芽、病芽和小芽,控制幼芽密度,保留健壮幼芽。抹芽能够集中树体营养,使留下来的幼芽得到充足营养,从而更好地生长发育。
5.5 修整树形
刺槐生长速度快,树冠茂盛,为保持良好树形、避免偏冠等问题,必须及时修剪。造林第2~4年,每年5月份对当年新发枝条进行修剪,选择长度20 cm以上的枝条作为主枝,对其余侧枝适度修剪以保持枝干分布均匀,透光通风不受影响。通过连续培养主枝、修剪侧枝,始终保持冠幅与树高比例维系在2∶3。
5.6 间作
对于林场来说,造林的经济效益非常重要。刺槐幼林期植株较低,林分郁闭度低,林下光照充足,可采取间作方式种植大豆、花生,既能够起到固氮、保墒、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作用,还能够提高林地综合收益,有助于维持收支平衡。
5.7 间伐
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有利于降低林地病害发生概率,促进刺槐成材。一般情况下,林分郁闭度达到0.9时应进行间伐,间伐强度为15%。理想的刺槐林分郁闭度应保持在0.7左右。
6 病虫害防治
在辽西地区,刺槐病虫害的整体威胁较小,主要病害是立枯病,主要虫害有蚜虫、刺槐叶瘿蚊、根蛆3种。
6.1 病害防治
在辽西地区,刺槐常见病害是苗期的立枯病。该病为土传病害,由立枯丝核菌引起。该病最初表现为幼苗基部出现褐斑,进而发展为绕茎病斑,病部失水干缩,致使幼苗枯死。立枯丝核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3 a。因此,防治立枯病,首先要做好土壤消毒工作,每667 m2用30%甲霜恶霉灵1 kg,整地时拌肥撒施即可;或者用生物制剂木霉菌拌入土壤后再种植;或用五氯硝基苯制成药土,铺盖于土表(厚1 cm)左右。其次,提前用1%~2%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0 min;或用50%代森锰锌500倍液浸种10 min;或将生石灰放入100~200倍水中拌成石灰乳,待石灰沉淀后取上层的澄清液浸种30 min。再次,在育苗期间要适时间苗,确保苗床通风透光;发现苗床积水时,要及时排水,控制土壤湿度;一旦发现幼苗患病,要及时剔除,以减少病菌传播。最后,在苗床大面积发病时,需要整体喷施40%恶霜嘧酮菌酯700倍液,每7 d喷1次,连续喷3次[11]。
6.2 虫害防治
刺槐常见虫害有蚜虫、刺槐叶瘿蚊和根蛆3种。蚜虫主要在新生幼芽和新梢叶片上危害,导致幼芽和叶片萎缩、干枯,对幼树威胁最大。蚜虫防治技术主要有2项。一是及时清理被害幼苗,减少虫源。日常抚育管理中发现蚜虫侵害刺槐幼树现象时,应及时将被害枝条带出林地销毁。二是在春季要勤于观察刺槐新生幼芽和新梢叶片,若发现蚜虫危害,要及时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和15%蚜虱净1 000倍液交替喷施,每7 d喷1次,连续喷3次[12]。刺槐叶瘿蚊主要以幼虫取食刺槐叶片。在刺槐叶瘿蚊幼虫期,可喷施50%吡虫啉2 000倍液进行灭杀。根蛆以初孵幼虫钻入根茎蛀食危害,导致叶片枯黄、萎蔫。防治根蛆,首先是要保证有机肥充分腐熟,消灭肥料中的虫卵[13];其次,移栽苗木时在穴内撒施2.5%敌百虫粉;最后,发生根蛆时,用敌百虫700~1000倍液在刺槐近旁开浅沟浇灌,便可抑制其活动。
7 结束语
研究分析了刺槐的生长特性,并从育苗、造林、抚育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刺槐育苗及造林关键技术,旨在提高辽西地区刺槐营造林质量,推动辽西地区生态恢复和绿色发展。刺槐是理想的荒山造林树种,合理开发利用刺槐资源,有利于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罗锦,杨红霞,马玉成.刺槐育苗技术[J].河南农业,2016(20):41.
[2]王玲.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程林草退化现状分析[J].辽宁林业科技,2023(5):32-35.
[3]妥旭红,贾菊鑫,陶红.浅析刺槐育苗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8):91.
[4]许春桥.刺槐播种繁殖及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0(6):49.
[5]郑晓宁.刺槐生长特征与栽培技术[J].新农业,2023(2):44-46.
[6]赵廷成.刍议辽西地区刺槐育苗技术要点[J].现代园艺,2018(21):76-77.
[7]谭焕鹏,孙悦,于学宁.刺槐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5,35(24):95.
[8]宋英纯.山西省刺槐造林及管理技术[J].山西林业,2023(1):46-47.
[9]闫军.刺槐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种子科技,2022,40(11):115-117.
[10]孙延国,宋福荣,徐自然,等.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J].现代园艺,2020(2):40-41.
[11]董元夫,张自和,刘泽东,等.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J].现代园艺,2019(24):36-37.
[12]赵公玺,张亚宾,刘建刚.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4):71.
[13]于新军.刺槐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J].农家科技,2017(5):86.
Research on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Techniques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in Liaoxi Region
BU Jun
Liaoning Forestry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Shenyang 110036, China
Abstract: Robinia pseudoacacia has a well-developed root system and grows rapidly. It can adapt to arid and barren soil environments and is often used for afforestation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some areas of Northeast and North China. The western Liaoning region belongs to a semi-arid continental monsoon climate zone,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from semi humid to semi-arid, with a wide distribution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resource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and elaborated on the key technical links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such aspects as seedling cultivation, afforestation, nurturing, and pest control. The aim is to provide a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afforestation in western Liaoning and promot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Key words: Liaoxi region; Robinia pseudoacacia; grow seedlings;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相关知识
浅谈辽西地区油松营养钵育苗技术
科学网—辽西地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对策及建议
2022年刺槐育苗及造林技术
费县大青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刺槐育苗及造林技术
刺槐林学特性及造林技术.doc
刺槐林学特性及造林技术
林区刺槐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金丝王大枣育苗及造林管理技术
刺槐育苗技术作业指导书.docx
刺槐育苗及栽培技术
网址: 辽西地区刺槐育苗及造林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03147.html
上一篇: 刺槐花期多久时间?(探究刺槐开花 |
下一篇: 刺槐间作超富集植物修复镉砷复合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