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属是樟科中重要的类群,约含100个物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楠属植物以其材质坚实细腻、香气馥郁、纹理优美而广泛应用于高档家具等领域,尤以“金丝楠木”类群(如楠木、细叶楠、闽楠、浙江楠和紫楠等)为代表,具有极高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楠属植物面临栖息地破坏、资源过度利用及气候变化等多重威胁,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如何实现楠属植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省林科院珍贵用材林研究团队全面分析和评估了当前楠属植物组学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楠属植物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测序技术及功能基因研究在揭示楠属植物遗传多样性、适应性进化机制以及优质种质资源挖掘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楠属植物的基因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仅有闽楠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较为深入,已有19个物种完成了叶绿体基因组测序,为楠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的整合分析,部分研究解析了“金丝楠木”类群中“金丝”形成和芳香特性的分子机制,鉴定了类黄酮、苯丙烷类和萜类化合物等关键代谢物及其调控网络。通过分子标记技术,部分研究评估了楠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并提出了针对濒危物种的保护策略。文章强调,未来应进一步推进楠属植物的多组学联合研究,构建楠属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下的多组学图谱,深入挖掘与抗逆性、木材品质改良及环境适应性相关的功能基因,开展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工作。同时,应拓展研究范围,针对分布范围狭窄、生态习性特殊、进化特征独特的濒危物种开展深入的保护遗传学研究,为楠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全面的科学支持。
该成果以《楠属植物组学研究进展》于近日在线发表于《世界林业研究》,省林科院助理研究员王益为论文第一作者,彭建高级工程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5ZNSFSC1130)、四川省林草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4LCTD0203)以及省林科院横向科研项目(2024HXKY-2-12)资助。
相关知识
省林科院研究团队在分子辅助育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省林科院珍稀濒危植物研究团队开展苍背木莲野外回归试验
省林科院杜鹃花研究团队成功突破石质山地特有种长柱睫毛萼杜鹃扦插繁育技术
省林科院珍稀植物监测团队开展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广西火桐监测工作
省林科院发现酢浆草属植物一新种——习水酢浆草
水仙属植物研究进展
省林科院兰花保育团队在兰科植物 传粉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免费】基于组学技术的草坪草抗逆性研究进展
省林科院2017年科研成果显著
山茶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
网址: 省林科院研究团队全面总结了楠属植物组学研究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03566.html
上一篇: 省林科院研究团队在探究楠木遗传结 |
下一篇: “臭”上热搜,一言“楠”尽,江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