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十二花神之⑫:十二月梅花

十二花神之⑫:十二月梅花

▲[北宋] 趙佶(宋徽宗)《臘梅山禽圖》,絹本設色,82.8×52.8cm。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中國歲時文化大前提下,'十二月令花’指的是以符合12個月份各個氣候形態的花卉,再以其花卉的特性,讓當時以農業為主要背景的百姓諳記氣候轉換時的工 具之一。換句話說,十二花神是以 '十二月令花’為基礎,逐漸發展出來的民間俗神。”十二花神信仰“始自萬物有靈的觀念,或是自然崇拜、精靈信仰,再加上一些早早深植於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觀念(如各司其職、生生不息等) ……”“至於普遍的十二月令花神的說法,則可能醞釀於元明之際,到了明中葉才逐漸定調……”

▲[南宋]李唐《賞梅圖》,絹本設色,26×24cm。私人藏品。

據清代乾隆時期梨園抄本之《堆花神名字穿著串頭》(傅惜華藏)介紹:“正月花神,為庾嶺仙官梅占魁,小生色扮,戴文昌帽,穿張生衣。執瓶,插(春)梅花。”這是說的男花神,且是正月,璦瑅采梅花為十二月花神說。其中,男花神為北宋詩人林逋(967-1028),他終生無官、無妻、無子,隱居西湖孤山,植梅為妻,畜鶴為子。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句,被贊為神來之筆。

▲[南宋]馬遠《林和靖圖》,絹本設色,24.5×38.6cm。日本東京博物館藏。

女花神有兩說:一說為唐玄宗梅妃(710-756),本名江采萍,閩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她自幼陪穎,父親極賞識,自小就教她讀書識字、吟誦詩文。9歲時,就能背誦《詩經》中記載周文王后妃事蹟的《周南》和《召南》兩部分詩。14歲,善吟詩作賦,自比晉朝才女謝道韞,不僅長於詩賦,還精通樂器,善歌舞,琴棋書畫無所不通。開元年間,唐玄宗遣高力士出使閩越,被選入宮。唐玄宗大加寵倖,賜東宮正一品皇妃,號梅妃。梅妃喜梅,氣節若梅。後被楊貴妃貶入冷宮上陽東宮。天寶十五載(756),安祿山發動叛亂后,唐玄宗落逃沒帶冷宮中的梅妃,梅妃白綾裹身,投井自盡。

▲[南宋]馬遠《賞梅圖》,絹本設色,29×22cmcm。私人藏品。

二說相傳是宋武帝劉裕(363-422)的女兒壽陽公主。在某年正月初七,壽陽公主到宮里梅林賞梅,一時困倦,就在殿簷下小睡,正巧有朵梅花輕輕飄飄落在她的額上,留下五瓣淡淡紅色的痕跡,壽陽公主醒後,宮女都覺得原本嫵媚動人的她,又因梅花瓣而更添幾分美感,於是紛紛效仿,以梅花印在額頭上,稱為“梅花妝”,世人便傳說公主是梅花的精靈變成的,因此壽陽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太平御覽》 卷三十《時序部·十五·人日》引《雜五行書》載曰:“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自後有梅花妝。”

▲[南宋]馬遠《邀月就梅圖》,絹本設色,25.1×26.7cm。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而中國之所以喜愛梅花,不獨梅花妝——她是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元代]王冕《墨梅圖》,紙本墨筆,30.8×92.2cm。上海博物館藏。

尤其是,梅是中國種,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觀賞梅花的興起,大致始自漢初。《西京雜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朱梅,姻脂梅。“這時的梅花品種,當系既觀花又結實的兼用品種,恐屬江梅、官粉兩型。西漢末年揚雄作《蜀都賦》云:“被以櫻、梅,樹以木蘭。”可見約在2000年前,梅已作為園林樹木用於城市綠化了。

▲[明代]陳錄《梅花圖》,絹本墨筆,116.5×61.7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隋(581-618)、唐(618-907)至五代(902-963),是藝梅漸盛時期。據說,在隋唐之際,浙江天臺山國清寺主章安大師(561-632)曾於寺前手植梅樹。唐代名臣宋景作《梅花賦》有'獨步早春,自全其天'等貸語。根據詩文記載來看,隋、唐、五代時的梅花品種,主要屬江梅型或官粉型。在四川,唐時始有朱砂型品種出現,當時稱'紅梅'。《全唐詩話》載:”蜀州郡閣有紅梅數株'。今日崇慶縣(即古蜀州)朱砂型品種既多且好,顯然是有其歷史根源的。 

▲[明代]郭純(款)《踏雪尋梅圖》,絹本設色,26×24cm。私人藏品。

宋(960-1368),是中國古代藝梅的興盛時期。藝梅技藝大有提高,花色品種顯著增多。南宋范成大著《梅譜》(約1186),搜集梅花品種12個,還介紹了繁殖栽培方法等,這是中國、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藝梅專著。書中除介紹江梅型、官粉型、朱砂型外,還介紹了前所未有的“玉碟型”(即“重葉梅”)、“綠萼型”、“單杏型”(屬杏梅系杏梅類)、黃香型(即百葉湘梅,屬黃香梅類)和旱梅型(花期特早,中國國內已不多見)等等。此外,周敘《洛陽花木記》(1082),記載了朱砂型(紅梅)等品種。而張功甫《梅品》(1185)與宋伯仁《榜花喜神譜》(1239)等,則為有關梅花欣賞與詩、畫的專著。

▲[明代]王舜國《賞梅圖》,綾本設色,126×60cm。私人藏品。

元代有個愛梅、詠梅、畫梅成癖的王冕,在浙東九旦山植梅千株。其《墨梅》畫、詩,皆遠近聞名。趙孟頫、楊維楨、謝宗可、僧明本等,俱有名詩詠梅。如今昆明溫泉對岸的曹溪寺內有一株700多年前生的元梅,老態龍鍾,虹曲萬狀,仍年年開花、結實。

▲[明代]佚名《賞梅圖》,綾本設色,43×32cm。私人藏品。

明、清時,藝梅規模與水準續有進展,品種也不斷增多。明代王象晉的《群芳譜》(1621),記載梅花品種達19個之多,並分成白梅、紅梅、異品3大類。劉世儒的《梅諸》,汪怠孝的《梅史》,皆記梅花,資料甚豐;清代陳昊子的《花鎮》(1688),記有梅花品種21個,而其中的台閣梅、照水梅,均為前所未有的新品種。當時蘇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以植梅成林而聞名。龔自珍(1792-1841)的《病梅館記〉云:“江甯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重修成都縣誌》(1873)記載旱梅、白梅、官春梅、照水梅、朱砂梅、綠萼梅等甚詳。當時,詠梅的書、文、畫,爭相出世,“揚州八怪”中詠梅、畫梅的名家,如金農、李方膺,為世人知曉。

▲[明代]佚名《松亭賞梅圖》,絹本設色,26×24cm。私人藏品。

細說起來,在古代中國,歷朝歷代的文人都對梅花情有獨鍾,視賞梅為一件雅事。其中,賞梅貴在“探”字,品賞梅花一般著眼於色、香、形、韻、時等方面。

▲[明代]朱端《尋梅圖》,絹本設色,208.3×124.5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色:梅花的花色有紫紅、粉紅、淡黃、淡墨、純白等多種顏色。“紅梅”,花形極美,花香濃郁;“綠萼”,花白色,萼片綠色,重瓣雪白,香味襲人;“紫梅”,重瓣紫色,淡香;“骨裡紅”,色深紅重瓣,凋謝時色亦不淡,樹質似紅木;“玉蝶”,花白略帶輕紅,有單重瓣之分,輕柔素雅。成片栽植上萬株梅花,疏枝綴玉繽紛怒放,有的豔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綠如碧玉,形成梅海凝雲,雲蒸霞蔚的壯觀景象。

▲[清代]費丹旭《踏雪尋梅圖》,絹本設色,40.8×29.3cm。私人藏品。

香:梅花香味別具神韻、清逸幽雅,被歷代文人墨客稱為暗香。“著意尋香不肯香,香在無尋處”讓人難以捕捉卻又時時沁人肺腑、催人欲醉。探梅時節,徜徉在花叢之中,微風陣陣掠過梅林,猶如浸身香海,通體蘊香。

▲[清代]改琦《賞梅圖》,紙本設色,95×50cm。私人藏品。

形:古人認為“梅以形勢為第一”,即形態和姿勢。形態有俯、仰、側、臥、依、盼等,姿勢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樹皮漆黑而

▲[清代]冷枚《冷豔圖》,絹本設色,70×40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多糙紋,其枝虯曲蒼勁嶙峋、風韻灑落,有一種飽經滄桑,威武不屈的陽剛之美。梅花枝條清臒、明晰、色彩和諧,或曲如游龍,或披靡而下,多變而有規律,呈現出一種很強的力度和線的韻律感。

▲[清代]任頤《賞梅圖》,紙本設色,80×40cm 。私人藏品。

韻:宋代詩人范成大在《梅譜》中說:“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石著為貴。”所以在詩人、畫家的筆下,梅花的形態總離不開橫、斜、疏、瘦四個字。人們觀賞梅韻的標準,則以貴稀不貴密,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謂之“梅韻四貴”。

▲[清代]田小虎《賞梅圖》,絹本設色,35×22.5cm。私人藏品。

時:探梅賞梅須及時。過早,含苞未放;遲了落英繽紛。古人認為“花是將開未開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時為佳,故名“探梅”。

▲[清代]汪圻《踏雪尋梅圖》,絹本設色,45×78cm。私人藏品。

梅花以“驚蟄”為候,一般以驚蟄前後10天為春梅探賞的最佳時機。觀賞梅花的情境也十分講究。上文所說的《梅品》由南宋張功甫撰寫於紹熙五年(1194),專門介紹如何欣賞梅花。據《梅品》曰有26宜:淡雲,曉日,薄寒,細雨,輕煙,佳月,夕陽,微雪,晚霞、珍禽,孤鶴,清溪,小橋,竹邊,松下,明窗,疏籬,蒼崖,綠苔,銅瓶、紙帳、林間吹笛,膝下橫琴,石枰下棋、掃雪煎茶、美人淡妝簪戴等情況下,對梅的欣賞就更富有詩情畫意。

▲[清代]佚名《賞梅圖》,絹本設色,105×67cm。私人藏品。

四貴四不貴:貴疏不貴繁,貴合不貴開,貴瘦不貴肥,貴老不貴新。梅的枝幹以蒼勁嶙峋為美,形若游龍,遒勁倔強的枝幹,綴以數朵淩寒傲放的淡梅,兼覆一層薄雪,“古梅一樹雪精神”,儼然天成一幅水墨大寫意。

相关知识

十二花神之⑫:十二月梅花
十二花神之梅花花神
十二花神系列丨一月梅花花神
风花雪月|十二月令花,十二月花神,全介绍!!
十二花神杯寓意? 十二花神杯详解?
十二月花卉、十二月花神都是哪些,有没有浪漫和风月?
十二花神与十二花神杯---故宫博物院赋有美的意境
十二月开什么花,十二月花神出炉!
花朝节十二月花神,十二月花神插画
十二月花神文化解析 花神传说与花语解读

网址: 十二花神之⑫:十二月梅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0666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十二花神曲(史志有)免费在线收听
下一篇: 中国古画|十二花神 —— 一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