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芦荟叶,芦荟叶的功效与作用

芦荟叶,芦荟叶的功效与作用

跳转到: 导航,搜索

芦荟叶
Lú Huì Yè 别名   功效作用 泻火,通经,杀虫,解毒。治白浊,尿血,妇女经闭、带下,小儿惊痫、疳积,烫伤,痔疮,疥疮,痈肿。 英文名 Aloe leaf 始载于 《岭南采药录》 毒性 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 肝经、大肠经 药性 寒 药味 苦、涩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1.《植物名实图考》:油葱,即罗帏草。

2.《岭南杂记》:油葱形如水仙叶,叶厚一指,而边有刺。不开花结子,从根发生,长者尺余。破其叶,中有膏,妇人涂掌中以泽发代油。按油葱,粤西人以其膏治汤火的伤有效。又名罗帏花,如山丹。象鼻草,初生如舌,厚润有刺,两叶对生,高可尺余,边微内翕。外叶冬瘁,内叶即生,栽之盆玩,喜阴畏汉,盖即与仙人掌相类。产大理者,夏发茎,开小尖瓣黄花

【拼音名】 Lú Huì Yè

【英文名】 Aloe leaf

【植物形态】①斑纹芦荟,又名:油葱(《岭南杂记》),象鼻草(《纲目拾遗》),象鼻莲、罗帏草、罗帏花(《植物名实图考》),篾草、龙篾草、龙角、乌七。

多年生肉质草本。根系须状;短茎或无茎。叶簇生,螺旋状排列;直立,肥厚;狭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1.5~2.5厘米,厚5~8毫米,先端渐尖,边缘有刺状小齿,基部阔而包茎。花茎单生或分枝,高60~90匣米;总状花序,疏散;花柄长约2.5厘米,黄色或有紫色斑点,具膜质苞片;花被简状,6裂,裂片稍向外弯;雄蕊6,有时突出,花药2室,背着生;子房上位,3室,花柱线形。蒴果三角形,长约8毫米。花期7~8月。

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芦荟花)、根(芦荟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②库拉索芦荟,详"芦荟"条。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化学成分】斑纹芦荟叶含芦荟苦素,即2-丙酮基-8-D-吡喃葡萄糖-7-羟基-5-甲基对氧萘酮。

芦荟属的叶中还含有一种新的苦味的糖甙,叫芦荟宁,即甲基乙酸。

【药理作用】参见"芦荟"条。

【性味】苦涩,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涩,性平。"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有小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涩,无毒。"

【功用主治】泻火,通经,杀虫,解毒。治白浊,尿血,妇女经闭、带下,小儿惊痫、疳积,烫伤,痔疮,疥疮,痈肿。

中药百科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止血药 活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开窍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外用药

Bk3gr.jpg

按归经查药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按药性查药 温性中药列表 平性中药列表 寒性中药列表 凉性中药列表 热性中药列表 按药味查药 甘味中药列表 苦味中药列表 辛味中药列表 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列表 涩味中药列表 淡味中药列表 按名称查药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方剂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电子书 《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学》 中药相关 中医百科 中药图典 有毒中药列表 药品百科 归经 四气 五味 中成药百科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相关知识

芦荟叶,芦荟叶的功效与作用
芦荟叶的功效与作用
【芦荟叶的功效与作用】
芦荟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芦荟叶的作用
库拉索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库拉索芦荟(为何库拉索芦荟能一枝独秀)
芦荟的美容功效与作用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 芦荟的吃法及好处
芦荟叶图片,别名,功效作用,方法用量
芦荟花,芦荟花的功效与作用

网址: 芦荟叶,芦荟叶的功效与作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0721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芦荟属植物叶解剖结构与有效成分相
下一篇: 四种芦荟属植物叶片结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