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第30届上海电视节的白玉兰电视论坛引发了对微短剧创新发展的热议。论坛聚焦于“融合与共生”的主题,尤其是听花岛这一精品短剧厂牌的引领者——总制片人赵优秀的发言,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在短剧市场从快速发展进入品质提升的关键时期,听花岛以其独特的价值思维突破困境,通过千分之一的产能创造了三分之一的爆款占比,探索的路径不仅改变了行业的生态,也为短剧的未来指明了价值深耕的方向。
**价值思维重构创作逻辑:从上头到走心的范式革新**
早在短剧兴起之初,听花岛就已经打破了“短剧=快餐文化”的固有认知。赵优秀在论坛上明确指出:“价值思维是流量的前提,创作者应该摒弃对观众的偏见。”这一理念在《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中得到了深刻印证——70年后重逢的母子通过时空交错演绎亲情,弹幕里充满了观众对母亲温暖治愈的真情流露。该剧通过家庭伦理的切入,将家国情怀与微观叙事完美融合,成功实现了从猎奇吸引到情感共鸣的跨越。
数据也充分证明了这种价值创作的市场回报。2025年上半年,听花岛推出了近30部新剧,总播放量突破了100亿次。在红果平台上,13部新剧的追剧人数超过了300万,其中听花岛占据了4席,《家里家外》和《请君入我怀》两部作品的播放量都突破了20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中每年约有4万部新剧发布的激烈竞争中,听花岛以仅40多部剧的年产量,创造了千分之一产能贡献三分之一爆款的奇迹。
**精品战略打造行业标杆:全链路升级定义内容新高度**
听花岛的精品化道路,并非单纯的预算堆砌,而是贯穿创作全流程的精益追求。从剧本到拍摄,再到表演与后期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把控。赵优秀进一步解释:“精品意味着每一环节都做到极致。”这一理念在《家里家外》中的体现尤为显著,剧中通过细腻的母女关系描绘,展现了非血缘亲情的深刻内涵。通过母亲为继女补织毛衣的细节,精细的情感渐变让观众思考家庭关系的真正意义。
此外,听花岛的专业化运作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家里家外》不仅被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报道,还入选了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推荐剧目,并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斩获五项重磅奖项。而另一部《法官的荣耀》则通过法治题材的创新,展现了短剧在社会议题上的表达可能性,入选了“跟着微短剧来学法”推荐片单。
随着这些行业认可的不断涌现,听花岛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在2025年北影节微短剧生态大会上,听花岛荣获了“最佳短剧制作公司”的称号,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也授予了其“年度微短剧制作机构奖”,这些荣誉标志着短剧行业从边缘娱乐向主流文化形态的飞跃。
**情感叙事突破圈层壁垒:以真善美元素叩击受众心门**
听花岛的创作矩阵一直围绕着家与亲情这一核心展开。在《家里家外》这部年代怀旧剧中,继母蔡晓艳为继女陈爽补织毛衣的细节,巧妙地用绿色毛衣粉红底边的视觉符号,传递了亲情延续的温暖。而在《十八岁太奶奶》一剧中,容遇为70岁儿子轻抚皱纹脸庞的场景,通过时空错位强化了母爱永恒的主题。这些情节设计打破了短剧常见的快节奏和强冲突模式,用细腻的情感编织出了跨年龄层的共鸣。
赵优秀对创作的本质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创作观也在作品中得到了具象化。比如,《此生更如意》通过女性成长的叙事引发了独立思考,而《别有用心的妻子》则通过婚姻悬疑的外壳,探讨了信任的本质。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听花岛的创作坐标:在真善美的底层逻辑上,嫁接多元化的题材表达,使短剧成为了传递社会情感的重要载体。
**长短融合开启行业新局:从竞争博弈到共生共荣**
上海电视节期间,长短剧的关系成为热议的焦点。导演汪俊在谈到《家里家外》时提到,长剧的叙事结构与短剧的节奏优势能够互补。这一融合趋势在技术层面表现为短剧借鉴了长剧的制作手法。比如,《家里家外》采用了电影级的运镜和多线叙事,《请君入我怀》则引入了长剧的人物弧光设计,使短剧在保持短小精悍的特性时,依然能够实现更深刻的叙事。
广电总局专家陆先高也指出,行业的成熟标志在于不同形态的内容能够共同繁荣。而听花岛的成功实践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其作品不仅在短视频平台上收获了海量的流量,还通过电视台、电影节等主流渠道打破了圈层,形成了双屏共振的传播格局。
**多维拓展勾勒未来图景:商业价值与文化出海双轮驱动**
在产业生态层面,短剧的商业价值正逐步得到全面释放。听花岛的演员们也逐渐从内容表演者向全能艺人转型。曾辉和王道铁分别接下了天猫、瑞幸咖啡等品牌的代言,并跨界参与综艺和影视制作,标志着短剧艺人的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听花岛的作品在海外市场同样受到关注,尤其是在东南亚和北美,《家里家外》凭借其家庭伦理主题跨越了文化差异,成为了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新载体。
随着微短剧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在文旅和产业赋能方面的价值也愈发显著。广电和文旅部门的积极入局、平台的技术升级以及6亿用户的内容生态,正在迅速形成。在行业趋势趋向题材多元化、制作精品化、运营IP化的过程中,听花岛以其价值思维为指导,展现了可复制的发展路径,并证明了在流量洪流中坚守内容本心,才能够实现真正的精品突破。从上海电视节的行业对话到市场端的热烈反响,短剧正以崭新的姿态,书写着中国网络视听内容的新篇章。
相关知识
第30届白玉兰论坛听花岛建言:价值思维驱动短剧内容与商业双赢
听花岛亮相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短剧创作要有价值思维
从上海电视节看短剧趋势,听花岛坚持价值思维与题材创新
听花岛闪耀短剧节,荣登全国微短剧TOP10
长剧破局与短剧进化,「上视节」把这事说明白了
听花岛:微短剧持续爆款创新+用户思维+标准化流程
专访|听花岛:微短剧持续爆款=创新+用户思维+标准化流程
专访听花岛:今年短剧卷竖屏美学
专访丨听花岛:微短剧持续爆款=创新+用户思维+标准化流程
杭州微短剧大会开幕,短剧厂牌听花岛“让短剧有深度,更有温度”
网址: 第30届白玉兰论坛听花岛建言:价值思维驱动短剧内容与商业双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07869.html
上一篇: 白玉兰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 |
下一篇: 听花岛亮相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