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以拙之力成卓之境

以拙之力成卓之境

  一个美国心理学家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的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也不看摘要的成绩最差。这个实验让人联想到了“拙”与“卓”的关系。

  “拙”是“一个钉子一个铆”式的手段与方法,“卓”则是斐然的成绩和高超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只梦想一步登天、一鸣惊人的喜悦降临头顶,却常常忽略“拙”与“卓”的辩证关系,要么有想法没行动,要么有行动没毅力,要么热衷于投机取巧,不屑于一步一个脚印地花“拙”功夫。

  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会吟诗,前提是要“熟读唐诗三百首”;要习得一番真武功,就得按照“入门先站三年桩”的规矩,打牢站桩的本领。为学如此,习武如此,想干的每一项事业都是如此,要想取得“卓”,首先必须“拙”:要有虚心待事、耐心经事的“憨态”与“笨劲”,要有遇到困难和矛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愚法”和“倔强”。

  纵观那些从古至今的卓越者,无一不拥有“拙”的表现和“拙”的劲头。汉代司马迁著就《史记》这一不朽之作,就是通过博览、遍访、收集、整理的“笨”功夫,花了18年的“拙”劲才写成。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高峰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这些事例无不说明,建功需要“拙”功夫,卓越皆从笨拙始。

  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巧力”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和厚实功底,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肖凌之 摘编自 4月11日《光明日报》,原题为《“拙”与“卓”》)

相关知识

以拙之力成卓之境
以元之力,种下成长之树:希望之林中的生命之树
以青春之力浇灌文明之花
以“内秀守拙”为美的中式设计禅意家具馆
搜狐养生 | 中药爱情魔法瓶:以草木之力疗愈情感的东方智慧
安卓QQ
以东方仙草之力,探索自然养颜之方
让童真和拙趣绽放:少儿水墨画背后的故事
坚韧不拔的花——追逐梦想的力量(以生命之力)
兰圃——幽静游憩之境

网址: 以拙之力成卓之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0894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释文和
下一篇: 不同颜色菊花有什么含义?菊花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