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梅花大鼓#
【史】【戏曲曲艺知多少】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斯人不堪怜。邀酒催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钗头凤斜卿有泪,荼靡花了我无缘。小楼寂寞心与月,也难如钩(啪)也难圆。
大家好,我是中国政史法墙的素锦。我们,又见面了。在之前的几期栏目里面,我们聊过很多小知识。从民族传统乐器,到戏曲曲艺的区别,再到后来说说心里话。今天,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大家到底喜欢些什么,那我想了一下,不如我们就聊聊大家心里头的国风、古风、中国风,到底是什么。我曾经写过一小段对它们几个的理解,那我就抛砖引玉,先说说我的看法吧。
国风,凡是能以国为名的,必定内涵极其宏大。国风不止包括歌曲,还包括戏曲,民间小曲小调,乐器,书法等一系列经过漫长时间而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古风,相对来讲时间较短,以服装,歌曲,文字为主。比起内涵,更看重的是外在的形式,华丽词藻的堆砌,整齐划一的格式和空洞浮华的内在。中国风,取二者之长,更贴近与大众,但不缺乏真正的历史背景,文字以白话文为主,偶尔夹杂极少量的文言词汇,但也易于理解。在如今,已经有无数的专业人士开始在各行各业以自己的方式来呼唤国风的普及,重新焕发国粹的生机。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真正的国风,关注真正的历史和真实的文化。戏腔虽好,但终归是戏曲最美。
话不多说,想必大家已经等急了。那咱们就直接进入正题吧。
梅花大鼓,脱胎于清代中叶产生于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于京津地区。解放前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调。艺人演唱则多见于拆唱节目中,专演此曲种者很少。最早有钟万起、金小山等,稍晚有曹宝禄、王子玉等。自金万昌出,经其加工创新,这一曲种才焕发了新的青春。从此,它也就分成了北板、南板两个流派;前者守旧,唱腔简单,上下句无何异样儿的区别,平淡无奇,王宪臣、刘荩臣等善唱之;后者则为金万昌所创演的梅花调,唱腔娓娓动听,且有许多出色的创新,深为听众所欣赏,逐渐成为此曲种之正宗。(1)
梅花大鼓的演出形式为一人打鼓说书,后又加进对唱。他还有一种独特的形式——五音连弹,即演员司鼓击板,乐队四人相互协作,操五种乐器,演员唱唱段。(2)
梅花大鼓在发展中,先后形成两大流派:金派与卢(或花)派,金派创始人为金万昌曾与刘宝全、王佩臣(铁片大鼓演员)被天津观众誉为"鼓界三绝"。卢(花)派创始人卢成科,瞽名弦师,根据第一个弟子花四宝嗓音高亮、音色纯美的特点,开辟了梅花大鼓的高腔音域,形成了悲、媚、脆的演唱风格,也称卢派或花派。卢(花)派演员有花五宝、花小宝(史文秀)、周文如,青年演员籍薇等。
梅花大鼓的传统曲目中有一个是《王二姐思夫》,这个节目是一个小短段,发花辙。故事源于明人小说《醒世恒言》中的《张廷秀逃生救父》。叙王二姐的丈夫张廷秀进京赶考六年,杳无音讯。王二姐独居房中,日夜思念、无比焦虑。既然如此,那我就以这个小段作为今天短片的结尾。{url:https%3A//www.urlshare.cn/umirror_url_check?_wv=1&srctype=touch&apptype=android&loginuin=2975403898&plateform=mobileqq&url=https%253A%252F%252Fwww.bilibili.com%252Fvideo%252Fav36050420%252F&src_uin=2975403898&src_scene=311&cli_scene=getDetail,text:网页链接} 希望大家喜欢。
1.梅花大鼓,360百科
2.民间曲艺,2015年,杨和平
相关知识
梅花大鼓历史
绝妙优雅音韵 曲坛德艺双馨 ——梅花大鼓“花派”艺术家花五宝(下)
天津梅花大鼓培训机构
曲艺“牡丹”花开神州
曲艺“牡丹”花开神州 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系列活动举办
曲艺“牡丹”花开神州,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系列活动举办
大鼓石斛花
梅花大鼓的传奇之旅:从花四宝到花五宝的艺术传承
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长治赛区)即将开赛
中国传统大鼓手抄报
网址: #曲艺##梅花大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09733.html
上一篇: 荼蘼的读音是什么 |
下一篇: 花开荼蘼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