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万物复苏,在这百花争艳的时节,有一位“国宝级选手”悄然登场,它就是有着多重响亮名号的珙桐。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堪称“国宝级”花卉,同时,它还被赞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植物活化石”,如今迎来了它的花期。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的珙桐花 图源: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成为“国宝级”花卉之前,珙桐家族经历过了第四纪冰川的寒潮,展开过一场惊心动魄的逃亡。它们褪去繁茂的枝叶,将生命力浓缩成沉睡的种子,在冻土中撰写着植物界的“流浪地球”剧本。
01
冰川逃亡指南:珙桐的“绝地求生”
如果植物界有“荒野求生”大赛,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一定是冠军候选人。它诞生于60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曾是北半球的“网红植物”,遍布欧亚大陆。然而,第四纪冰川期的到来,让全球气温骤降,珙桐家族遭遇灭顶之灾。冰川像一台巨型推土机,碾碎了大部分地区的珙桐林,只有中国西南横断山脉的深谷和高原,因复杂地形阻挡了寒流,成了珙桐最后的“诺亚方舟”。
四川省都江堰市的珙桐花 图源:都江堰发布 韦洪涛/摄
逃亡秘籍一:地理优势
四川、湖北、云南等地的高山峡谷,形成天然屏障,让珙桐躲过了冰川的“追杀”。这些地区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加上海拔1200-2200米的温凉环境,成了珙桐的“五星级避难所”。
逃亡秘籍二:装死程序
珙桐祖先启动了一套惊掉科学家下巴的“装死程序”:将新陈代谢降至常规植物的3%,同时激活种子中的抗冻蛋白基因。在神农架发现的千年古珙桐年轮显示,其树干木质部竟存在蜂窝状储能结构,能在零下25℃把细胞液浓缩成“防冻糖浆”。
四川省都江堰市的珙桐花 图源:都江堰发布 韦洪涛/摄
逃亡秘籍三:佛系繁殖
珙桐的种子堪称“拖延症晚期患者”——成熟后需休眠2年才能发芽,且发芽率极低。但正是这种“慢节奏”,让它在动荡的冰川期避免了盲目扩张,专注于保存实力。
逃亡结果:活化石认证
这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苟命哲学,让珙桐成为冰川灭绝事件中中国特有植物唯一幸存属。如今,珙桐成为全球唯一幸存的珙桐属物种,被称作“植物界的活化石”“绿色大熊猫”,并跻身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熊猫谷内熊猫与珙桐“两宝”同框 图源:成都日报
珙桐年轮中保存着7000年的气候记忆。科学家通过同位素分析发现,珙桐木材中的碳同位素比值清晰记录了全新世大暖期与多次小冰期的交替,堪称“活着的树轮气象站”。
02
“鸽子花”之谜:珙桐的颜值与智慧
在川鄂交界的土家族传说中,珙桐花是百鸟之王涅槃重生时的羽毛所化。每年春天,当第一朵珙桐绽放时,山寨里的长老会带领族人跳起“鸽子摆手舞”,模仿鸽子飞翔的姿态,祈求风调雨顺。这种仪式舞蹈,实为对珙桐物候的原始观测。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珙桐,叶似桑而厚大,花白如鸽,可治跌打损伤。”清代画家恽寿平所绘《珙桐图卷》,用没骨技法勾勒出花瓣的丝绒质感,题款“雪魄冰魂”道尽珙桐的清冷气质。近代诗人闻一多在《鸽子花》中写道:“开在深渊里的花,比飞翔的鸟更轻盈”,赋予其超越物理形态的精神意象。
梵净山上的珙桐花 李鹤 田葛鑫/摄
花非花:白鸽展翅的真相
每年4-5月,珙桐树冠上仿佛落满白鸽,随风舞动。但你以为的“花瓣”,其实是两片特化的苞叶!真正的花藏在苞片基部,是一簇紫红色的小球,低调完成传粉任务。这种“以叶代花”的策略,既能吸引昆虫,又能保护花粉不被雨水打湿,堪称植物界的“障眼法大师”。
梵净山上的珙桐花 图源:百姓关注
色彩盲盒:从白到粉的惊喜
大多数珙桐苞片为白色,但2016年,四川珙县王家镇发现了罕见的粉苞珙桐,苞片呈淡粉色,叶片泛红,犹如“樱花与白鸽的混血儿”。这一发现为培育观赏新品种提供了珍贵基因。
粉色珙桐花 图源:“四川第一眼”微信公众号
分布地图:从深山到公园的逆袭
-原生地:四川珙县、汉源县,湖北神农架,云南铜锣坝等地,保留着成片野生群落。
-国际移民:1869年法国传教士戴维将珙桐标本带到欧洲,此后它成为欧美园林的“顶流”,被誉为“北半球最美乔木”。
-城市定居:北京国家植物园、成都植物园等地通过人工驯化,让珙桐在低海拔城市绽放,市民也能近距离观赏“鸽子花”。
贵州松桃苗绣的珙桐花 图源: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03
守护珙桐:一场跨越百年的“植物保卫战”
当前,由于道路建设与采矿活动将珙桐栖息地切割成“生态孤岛”,神农架核心区的珙桐居群已分裂为7个孤立种群。小种群近交衰退导致种子发芽率下降30%,某些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低于0.5(临界值)。预测显示,若全球升温2℃,珙桐适宜生境将向高海拔退缩200-400米。
四川省都江堰市的珙桐花 图源:都江堰发布 邓青/摄
生存危机:内外交困的困境
-天灾:珙桐种子自然萌发率不足5%,且需15-20年才开花结果,“千花一果”的设定让种群恢复艰难。
-人祸:历史上盗挖野生苗、砍伐森林、开发破坏栖息地,导致野生种群萎缩。
四川省都江堰市的珙桐花 图源:都江堰发布 邓青/摄
保护行动:科学与情怀的双重奏
-就地保护:在珙县、汉源县等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每株珙桐挂牌“身份证”,专人巡护。
-人工繁育:陕西岚皋县破解种子休眠难题,培育2万余株幼苗;云南水富市村民董仲厚摸索出“三年育苗法”,带动村民种植上万株珙桐。
-迁地保护:成都植物园引种粉苞珙桐,开展适应性研究,让珍稀基因库异地备份。
四川省都江堰市的珙桐花 图源:都江堰发布 邓青/摄
共生共赢:珙桐经济学的诞生
-生态旅游:四川珙县修建步道、开发研学路线,游客可徒步原始森林,感受“白鸽绕身”的奇景。
-文化IP:珙桐登上成都大运会闭幕式舞台,化身“和平使者”;其果实被开发为养生食材,树皮用于制作环保材料。
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的珙桐元素 王红强/摄
趣味冷知识:珙桐木材是制作古琴面板的顶级材料,其共振频率与《广陵散》古曲完美契合。
从冰川世纪的幸存者到和平文化的象征,珙桐的存续不仅是自然奇迹,更是人类生态觉醒的见证。它的每一片“鸽羽”,都在提醒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下次遇见珙桐,不妨驻足片刻——那随风起舞的,不仅是6000万年的生命史诗,更是人与自然和解的希望。
本文由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两微一网”综合整理
部分图源网络仅供分享 如侵删
一审:张雯雯
二审:鲍港
三审:张翼晶
相关知识
《冰川时代冰上秀》
第594期:一起观赏!来自冰川世纪的“中国鸽子花”
植物中的大熊猫——“鸽子花”
特产中国的鸽子花
珙桐:缓慢而执著的中国鸽子花
新经典 | 冷冰川:遗世独立
2025年十大最好看的穿越小说 2025最火穿越文排行榜前十
“树语者”朱海峰:冰川密语,藏在树木年轮里
他花几千万买鸽子职业生涯累计赢奖金近2亿!看看他是如何养鸽子的!
次元穿越者的日常
网址: 这位冰川时代穿越者,偏要开成鸽子的模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11948.html
上一篇: 夏朝历史遗迹知多少? |
下一篇: 香花拢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