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莲藕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莲藕是一种古老的被子植物,睡莲科莲属,多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目前主要在中国和日本栽培。通常以根状茎藕和莲子供食用,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矿质营养,并且具有镇静、降血压、强心血等功效,兼有素菜与水果的特性,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是一种药食同源食品。
随着我国莲藕生产的快速发展,莲藕栽培面积发展较快。但由于莲藕属无性繁殖,因气候、土壤、环境等因素及选种的方法差异,莲藕产量得不明显提升。同时,随着多年传统方式的莲藕种植后品种易产生变异,影响优良品种的种性。不少种植者在栽培管理技术上基本仍按传统方式进行,未能按莲藕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执行,高新技术普及到位率较低,莲藕质量较差,一些生产技术规程和管理办法落后于生产实际,造成莲藕生产效益逐年下滑,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莲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莲藕种植方法,该方法具有增温、杀草、节水、保肥等功效,可早种早收,增产增效。可显著促进莲藕种植的生产效率,提高收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莲藕种植方法,包括:在种植地上作厢并将种藕播种于平整地厢面以及覆盖地膜后。在种藕长出第3-4片立叶之前保持厢沟内有水,以使得厢面湿润且不见明水。在种藕长出第3-4片立叶直至封行的时间段内,厢面的水深为2-3厘米。在封行之后莲藕开始膨大之前,厢面的水深为8-10厘米。在莲藕开始膨大时,厢面的水深为4-5厘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莲藕不同生长时期设置不同水位既能够有效提升水温,促进种藕生长,提升肥力和肥效,缩短种藕的生育期,使得莲藕提早上市,增加莲藕的经济效益。并且通过对不同生长时期所用水量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对莲藕的生长进行监控,防止莲藕采摘不及时,造成莲藕损坏等。而且该水位管理方式,根据莲藕的生长来增减水,能够有效节约了灌溉用水量,在促进莲藕生长、提升肥效的同时节约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地膜覆盖能够有效地对种藕进行保温处理,促进种藕对种植地内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地膜覆盖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人工除草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莲藕种植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S1、选种以及种植地选择;
综合考虑种植地区的天气、土地等因素,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环境的优质、高产的品种。具体选用的是个体大、抗逆性强、优质丰产的早熟品种例如花旗莲、雪莲、无花1号、新1号、鄂莲一号等,可比中熟品种提前10-15天成熟。且选择的莲藕种子要有完整的顶芽和侧芽,藕节粗壮没有损伤,进而保证莲藕种子以及后续莲藕正常生长。
为了保证莲藕能够正常生长选择的种植地的pH值的范围在6.0-7.5之间,耕层深度为25-35厘米。土壤的pH值位于该范围内时,土壤整体呈现为偏酸性,对于氮、磷、钾、镁、硫、钙等元素的吸收率最高,有利于莲藕的生长。而该范围内的耕层深度保水力强、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
S2、种藕以及种植地的预处理;
在种植种藕前对种藕进行预处理,预防种藕生长过程可能发生的病害,降低后期莲藕生长发病的概率,减少后期为了防止病害所采用的农药的数量,进而减少莲藕表面农药的含量。同时,降低莲藕因为病害而减产的可能性,保证了莲藕的生长,提升经济效益。
具体的种藕预处理为将种藕洗净后使用多菌灵的800-1200倍液浸泡8-15分钟进行消毒,预防根腐病。
对种植地进行预处理是为了提升种植地的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其蓄水保墒能力,为莲藕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同时可以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加强了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使土壤释放出更多的速效养分,从而能够促使增施的有机肥料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等。
具体的种植地预处理是在将种植地的水排干后进行冬炕,具体的是耕整种植地并晒垡,使翻转垡片架空,最终种植土壤经过干湿冻融交替使得耕层土壤松疏细碎,并促进土壤对有机质的分解、氮的矿化以及微生物的脱氮化作用。
种植地经过冬炕后,在3月下旬(即3月20-30号)对种植地进行耕整以及施加底肥。首先在耕整前施入硫酸钾复合肥45-55kg、碳铵45-55kg和磷肥45-55kg,再耕整并按每667m2种植地施腐熟人畜肥2800-3200kg的数量进行施肥。
耕整前先施肥一次,是为了保证耕整后,最开始位于种植地表面的土壤具有肥力能够为种藕生长提供必要的元素。而耕整则是为了将压实板结的表层土壤连同地表杂草、残茬、虫卵、草籽、绿肥或厩肥等一起埋到沟底,起到松碎土壤,改善耕层结构,促进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相互协调,消灭杂草和病虫,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进一步地,后续覆膜后不易向种植地追肥,因此,若底肥施加不足则可能使得种藕生长发育不良,进而使得莲藕不能正常生长,降低得到的莲藕的质量以及产量。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施加底肥时,应施加较多的底肥,优选地,施加底肥的数量占整个施肥数量的70%-80%。
S3、作厢;
根据种植需求,在种植地上开设多个长度为145-160厘米,宽度比后续覆膜的地膜的宽度宽20-25厘米的厢块。开设厢块便于后期对于种植地的管理,同时便于种藕的生长以及莲藕的膨胀生长。同时,厢块的宽度宽于地膜的宽度20-25厘米是便于后续扎膜,提升地膜的保温效果。
同时,开设的厢块的表面即厢面要保持平整,厢面平整则容易覆膜成功,且利于保温。若厢面凹凸不平,覆膜时地膜难于与厢面紧密贴合,造成覆膜失败,同时,凹凸不平的厢面可能导致地膜被损坏,进而不利于后期水位管理增温甚至使得其不能保温同时容易污染土壤。整体要求厢面平整如镜,泥面松软不硬,沟泥上厢不回流。
进一步地,在每块厢块上开设多条围沟、多条厢沟以及多条腰沟。开设围沟的数量一般为4条即在每块厢块的四边开设围沟,每条围沟的宽度为32-35厘米,深度为40-45厘米。
开设厢沟和腰沟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生产所需的要求来进行设置。每条厢沟的宽度为25-30厘米,深度为30-35厘米。每条腰沟的深度为35-40厘米,宽度为25-30厘米。厢沟及腰沟不可过深,过深不利于藕鞭穿插生长。整体的厢沟。围沟、腰沟能够达到沟中有水,厢里无水,涝时易排,旱时好灌的标准即可。
S4、排藕覆膜;
开设完厢块、厢沟等以后便可开始种植种藕即进行排藕。在每块厢块上种植两行,行距为0.8-1米。每行均匀排种,株距为1.5-1.7米。具体的种植密度是每667m2栽350-400株,有效芽头400-500个,平均用种量400-500kg。该种植密度以及定植方法能够尽可能地保证种藕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且种植地能够为其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进一步地,种植种藕时将种藕叶芽朝上平整摆放泥中,且种藕叶芽及种藕的尾梢要低于厢面0.5-1厘米。种藕叶芽以及尾梢低于厢面,保证后续覆膜时地膜能够与厢面紧密的接触,且覆膜时地膜不会损坏,保证了覆膜的效果,进而保证了保温效果。种藕叶芽和尾梢低于厢面0.5-1厘米,使得种藕具有一定的生长空间,且为种藕自动顶破地膜提供一定的动力。
覆膜是将厚度为0.004毫米或者0.005毫米的地膜轻轻地覆盖在厢面上,使得地膜与土壤紧贴。使用的地膜的厚度的设置是结合保温效果和藕芽能够自行顶破地膜的能力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而得到的数值。覆膜既能够有效的保温,同时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也降低了人工除草的成本。进一步优选地,地膜为超滤膜。
若地膜厚度高于0.005毫米,则藕叶芽不易自行顶破地膜,增大后期人工破膜的次数,同时,人工破膜需要观察藕叶芽的生长状况,而藕叶芽整体在地膜下面,若是观测不准确不能及时帮助藕叶芽破膜生长,则可能发生烧苗的现象,导致莲藕不能正常生长。若是地膜厚度过低,则会降低其保温效果,同时容易破损,容易污染土壤。
进一步优选地,为了提升保温效果,将地膜的边缘全部扎进厢面下部即地膜超出厢面宽度的区域全部埋入到地面以下。
随着种藕的生长,一般坚硬的藕芽可自行顶破地膜继续向上生长。但是偶尔会发生藕芽难以破膜,藕叶在膜内展开。此时,需人工辅助破膜接苗,接苗后将洞口用泥及时封严,保证地膜的保温效果。破膜揭苗要仔细,一般上午9点左右进行,一天一次。而需要人为协助破膜的种藕是藕叶已长出3-4片立叶而仍未自行顶膜而出的莲藕。
S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水位管理、追肥以及病虫害管理等。
具体的水位管理是:首先在种藕长出第3-4片立叶之前保持厢沟内有水,以使得厢面湿润且不见明水,厢面湿润保证了种植地能够为种藕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厢块内的土壤温度高,水肥利用率高使得种藕能够快速生长。同时不用大量灌溉水,节约生产成本。当厢面的泥土干时,向厢块灌跑马水,随灌随排,保证种植地湿润。而寒潮时加深田间水位进行保温。
当种藕长出第3-4片立叶直至封行的时间段内,控制厢面的水深为2-3厘米。此时为莲藕的为生长旺盛期,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因此,需要适当的增加厢面的水深。厢面水深为2-3厘米时水温高,利于种藕继续生长,同时水温高利于种藕利于肥料的吸收,同时该深度的水用量少,相对现有的种植技术,减少灌溉用水量。
当莲藕封行之后,将厢面的水深控制为8-10厘米。封行后,莲藕生成更多的侧鞭同时利于蒸腾作用,为莲藕吸收水分提供动力,并且使得莲藕生长所需的盐类或者溶于水的营养物质被运输到莲藕的各个部位,促进莲藕生长。
封行后,地膜失去增温效果,可将地膜在此时揭除。同时,覆盖地膜时,不便于追肥,前期莲藕生长过程中已基本将基肥中的营养物质充分利用。此时,揭去去膜便于追肥、保证了莲藕的生长。
在莲藕开始膨大时,厢面的水深为4-5厘米。此时,莲藕节间开始缩短和膨大,累积养分。该水位深度利于结藕膨大,提高产量。此时,降低水位,土温高,肥效高,促进莲藕生长,进一步缩短生长时间。
综合上述的水位管理方式既能够有效的促进了莲藕的生长,提升肥料的效力,还减少灌溉用水量,并且能够对莲藕的生长进行监控,进一步地保证了莲藕的生长,促进莲藕提早上市,增加收益。
整个种植莲藕的过程还包括两次追肥。第一次追肥是在封行后揭去地膜后施加肥料,具体的施肥量是每667m2种植地施加尿素35-40kg。第二次追肥是在莲藕开始膨大是施加肥料,具体的施肥量是每667m2种植地施加硫酸钾复合肥8-10kg。采用上述的追肥方式施加肥料能够及时为莲藕生长提供充分的营养物质,保证了莲藕的正常生长,避免因为种植地肥力不足而导致莲藕不能正常生长、影响产量。
藕田病害,后期防治难度较大,应以预防为主、实施综合防治。具体措施包括坚持轮作、清园消毒、药剂处理、合理密植、科学管水等。发现叶部病害,可喷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广谱性杀菌剂予以防治。同时,地膜莲藕虫害早期以蚜虫为主,防时喷施万灵、乐斯本等高效杀虫剂,喷药重点放在嫩茎、嫩叶背面蚜虫群集为害处。
S6、适时采收;
早熟莲藕若市场销路好,价格高,宜早挖早卖,力争高效。其它藕种,则宜在藕叶枯萎、藕身长足后,根据市场需要随时采收,通过高产提高效益。若是地膜未在封行后揭去,莲藕开挖前,应将泥表茎叶全部清除,然后揭去厢面地膜,防止残膜污染农田。
采用该方法种植的莲藕比一般种植方法的莲藕能够提早上市8-10天,能够有效的缩短莲藕生长所用时间,其中其能够有效的缩短幼苗期,进一步节约时间。同时,采用地膜覆盖以及浅水湿润管理,节约大量的灌溉水,节约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实施例1
根据种植当地的土壤、天气等条件选择优质、高产的无花1号作为种藕。选择pH为7,耕层深度为25厘米的土地作为种植地。种植前将种藕洗净后使用多菌灵的800倍液浸泡10分钟预防根腐病。
将种植地排干水并进行冬炕后,在3月下旬首先对种植施入硫酸钾复合肥45kg、碳铵55kg和磷肥50kg,再耕整并按每667m2种植地施腐熟人畜肥2800kg的数量进行施肥。
在种植地上开设4个长度为150厘米,宽度比地膜宽度宽25厘米的厢块。沿每个厢块的边缘开设4条围沟,每条围沟的宽度为35厘米,深度为40厘米。在厢块内开设3条厢沟,每条厢沟的宽度为25厘米,深度为32厘米。厢块内开设有5条腰沟,每条腰沟的深度为38厘米,宽度为30厘米。
而后在每块厢块上种植两行种藕,行距为1米,株距为1.5米。种植时,种藕叶芽朝上平整摆放泥中,且种藕叶芽及种藕的尾梢要低于厢面0.5-1厘米。种植完后进行覆膜,覆盖的地膜为超了膜,超滤膜的厚度为0.004毫米。
在种藕长出第3-4片立叶之前保持厢沟内有水,以使得厢面湿润且不见明水,厢面湿润保证了种植地能够为种藕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当种藕长出第3-4片立叶直至封行的时间段内,控制厢面的水深为2厘米。当莲藕封行之后,将厢面的水深控制为9厘米。同时,揭去地膜并按照每667m2种植地施加尿素35kg。在莲藕开始膨大时,厢面的水深为5厘米。同时,按每667m2种植地施加硫酸钾复合肥9kg。而后进行病虫防害以及采收。
该莲藕较露地种植莲藕提早采挖10天,每667m2种植地增加经济效益1000元,同时灌溉用水减少40%,整体生产成本节约2000元。
实施例2
根据种植当地的土壤、天气等条件选择优质、高产的花旗莲作为种藕。选择pH为6,耕层深度为35厘米的土地作为种植地。种植前将种藕洗净后使用多菌灵的1000倍液浸泡15分钟预防根腐病。
将种植地排干水并进行冬炕后,在3月下旬首先对种植施入硫酸钾复合肥50kg、碳铵50kg和磷肥45kg,再耕整并按每667m2种植地施腐熟人畜肥3000kg的数量进行施肥。
在种植地上开设3个长度为160厘米,宽度比地膜宽度宽20厘米的厢块。沿每个厢块的边缘开设4条围沟,每条围沟的宽度为32厘米,深度为43厘米。在厢块内开设4条厢沟,每条厢沟的宽度为30厘米,深度为30厘米。厢块内开设有4条腰沟,每条腰沟的深度为35厘米,宽度为27厘米。
而后在每块厢块上种植两行种藕,行距为0.8米,株距为1.6米。种植时,种藕叶芽朝上平整摆放泥中,且种藕叶芽及种藕的尾梢要低于厢面0.5-1厘米。种植完后进行覆膜,覆盖的地膜为超了膜,超滤膜的厚度为0.005毫米。
在种藕长出第3-4片立叶之前保持厢沟内有水,以使得厢面湿润且不见明水,厢面湿润保证了种植地能够为种藕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当种藕长出第3-4片立叶直至封行的时间段内,控制厢面的水深为3厘米。当莲藕封行之后,将厢面的水深控制为10厘米。同时,揭去地膜并按照每667m2种植地施加尿素40kg。在莲藕开始膨大时,厢面的水深为4厘米。同时,按每667m2种植地施加硫酸钾复合肥8kg。而后进行病虫防害以及采收。
该莲藕较露地种植莲藕提早采挖12天,每667m2种植地增加经济效益1300元,同时灌溉用水减少43%,整体生产成本节约2200元。
实施例3
根据种植当地的土壤、天气等条件选择优质、高产的鄂莲一号作为种藕。选择pH为7.5,耕层深度为30厘米的土地作为种植地。种植前将种藕洗净后使用多菌灵的1200倍液浸泡8分钟预防根腐病。
将种植地排干水并进行冬炕后,在3月下旬首先对种植施入硫酸钾复合肥55kg、碳铵45kg和磷肥55kg,再耕整并按每667m2种植地施腐熟人畜肥3200kg的数量进行施肥。
在种植地上开设6个长度为145厘米,宽度比地膜宽度宽22厘米的厢块。沿每个厢块的边缘开设4条围沟,每条围沟的宽度为34厘米,深度为45厘米。在厢块内开设4条厢沟,每条厢沟的宽度为27厘米,深度为35厘米。厢块内开设有6条腰沟,每条腰沟的深度为40厘米,宽度为25厘米。
而后在每块厢块上种植两行种藕,行距为0.9米,株距为1.7米。种植时,种藕叶芽朝上平整摆放泥中,且种藕叶芽及种藕的尾梢要低于厢面0.5-1厘米。种植完后进行覆膜,覆盖的地膜为超了膜,超滤膜的厚度为0.005毫米。
在种藕长出第3-4片立叶之前保持厢沟内有水,以使得厢面湿润且不见明水,厢面湿润保证了种植地能够为种藕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当种藕长出第3-4片立叶直至封行的时间段内,控制厢面的水深为2厘米。当莲藕封行之后,将厢面的水深控制为8厘米。同时,揭去地膜并按照每667m2种植地施加尿素37kg。在莲藕开始膨大时,厢面的水深为5厘米。同时,按每667m2种植地施加硫酸钾复合肥10kg。而后进行病虫防害以及采收。
该莲藕较露地种植莲藕提早采挖11天,每667m2种植地增加经济效益1400元,同时灌溉用水减少40%,整体生产成本节约2100元。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莲藕种植方法,通过前期地膜覆盖并采用浅水湿润管理,节约大量的灌溉水,节约了用水成本,地膜覆盖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也降低了人工除草的成本。同时,地膜覆盖能够有效缩短生育期,使得莲藕提前结藕,提高种植藕的经济效益。整体上采用该莲藕种植方法一般能够提早上市10天左右,节约成本2000元左右,同时增加经济效益1000左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知识
莲藕种植方法与流程
一种莲藕的高产种植方法与流程
一种莲藕种植土壤的杀菌方法与流程
一种水稻与莲藕的混合种植方法与流程
莲藕怎么种植方法 莲藕栽培与种植技术
种植莲藕方法与技术
莲藕什么季节种植最佳 莲藕的种植时间与方法
莲藕种植技术莲藕种植方法
莲藕种植技术 莲藕种植方法
一种莲藕酒的酿造方法与流程
网址: 莲藕种植方法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12716.html
上一篇: 哇哦,挖藕! |
下一篇: 初冬采藕忙 喜算丰收账 |